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8399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社会工作者实务真题与答案000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 (中级 )社会工作实务试题(附答案及解析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20 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调研中发现, 一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存在重重困难, 家 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实, 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 有的夫妻关系变得紧张, 导 致婚姻破裂的危机;有的老人疾病缠身,无人照顾;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 经济困难; 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 对未来充满担忧。 社区居民虽然对 失独家庭感到同情,但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也很少邀请这些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问题:1、列出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问题,2、结合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

2、取什么干预措施。答案解析:1、列出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问题。( 1)心理压力大、摆脱不了失独的阴影,案例中提到 “家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 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 ”;( 2)家庭关系紧张、面临婚姻破裂的风险,案例中提到 “有的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导致婚姻破裂的危机 ”;( 3)家庭照顾缺失的危机,案例中提到 “有的老人疾病缠身,无人照顾 ;( 4)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案例中提到 “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经济困难”;( 5)养老问题面临挑战,案例中提到 “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对未 来充满担忧6)社会参与少、社会支持不足,案例中提到 “ 社区居民虽然对失独家庭感到 同情,但不知如何与

3、其交往,也很少邀请这些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2、结合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 干预措施。(1)家庭层面:1)提供个人心理疏导,缓解失独家长的心理压力,鼓励其走出失独的阴影;2)提供婚姻辅导,鼓励夫妻双方要携手共同度过难关,相互扶持;3)提供经济援助,为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4)提供家庭照顾,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力量为缺乏照顾的家庭提供家庭照顾;(2)社区层面1)组织丰富的社区活动,鼓励失独家庭积极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活动;2)进行社区宣传, 鼓励社区居民要关心照顾失独家庭, 为失独家庭创造一个温暖、 友爱的社区环境;3)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和社区

4、邻里为有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必要的服 务,例如家庭照顾、家政服务等等;4)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失独家庭的主要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3)社会层面1)积极倡导针对失独家庭的政策法规的改良,完善国家的养老保障体制;2)积极宣传对失独家庭的关心和照顾,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友善、和谐的社会环 境。第二题(案例分析题, 20 分)社会工作者在某企业提供服务时发现, 员工小张的父亲最近遭遇严重车祸住院治疗,小张的生活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情绪低落,工作多次出错,还出现擅自离岗的情况,企业领导多次批评,并声称要扣发奖金。社会工作者在预估中,绘制了小张的社会生态系统图:问题:1、依据上图,分析小张的社会生态系

5、统状况2、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张提供那些服务?答案解析:1、依据上图,分析小张的社会生态系统状况(1)小张的家庭由父亲、母亲、妻子四人组成,小张与父亲、母亲、妻子的关 系都很紧密;(2)小张的家庭关系中,小张的父亲、母亲与小张的妻子关系不好;(3)小张目前的资源主要有媒体、 政府部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老乡、企业、 同事、邻居、医院;(4)在小张目前的资源中,可以使用的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老乡、同事、邻 居,并且这些资源关系比较紧密,可以充分使用;(5)在小张目前的资源中,关系比较疏远的有媒体、政府部门、企业、医院, 这些资源是可以争取使用的。2、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

6、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张提供那些服务?(1)情绪管理、心理疏导,小张由于遇到了各种问题出现了情绪困扰,所以要 对小张进行情绪管理与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目前的情绪问题;(2)平衡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小张遇到了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冲突,因 为没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导致其工作出错、 擅自离岗等情况, 要指导其平 衡好家庭、工作和生活的关系;(3)调节劳动关系、争取职工合法权益,小张在工作中出现了小错误和纰漏, 领导声称要扣发其奖金, 要协助小张与公司领导积极沟通协调, 向公司说明情况, 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4)协助困难职工改善生活,此时的小张家庭遇到了困难,可以向企业申请困 难职工的

7、救助,帮助其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减轻生活压力;(5)家庭关系调节,家庭系统图里可以看到小张的父亲母亲与小张的妻子关系 并不好,也可能是目前造成小张压力过大的原因, 所以调节家庭成员关系, 让小 张的妻子也承担起家庭照顾的责任,减轻小张的生活压力。第三题(案例分析题, 20 分)某社区有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 社区拥有各类活动场所和服务器材, 每年有 一定的社会服务经费; 社区居民骨干、 志愿者人数较多; 辖区内有多家社会组织 和便民服务商,然而,该社区的服务效率低下、质量较差,社区活动形式单一, 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服务需求。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受街道办事处委托,邀请了社区居委会人

8、员、 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和志愿者一起分析各自的优势、 局限和角色差别, 澄清了对社 区服务的认识, 达成了共同的目标, 明确了各自职责, 建立了信息搜集与共享制 度、联席会议制度和服务联办制度, 在该社区逐步形成了社区居委会、 社会工作 服务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 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有了大幅提 升。问题:1、列出该社区自身拥有的资源。2、本案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调该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时,把握了哪些原则?答案解析:1、列出该社区自身拥有的资源。该社区的目前拥有的资源主要有: 文化资源、 各类活动场所和服务器材、 社会服 务经费、社区居民骨干、 志愿者、社会组织和便民服务商、 社会工

9、作服务机构等。 2、本案例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协调该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时,把握了哪些原则?(1)多方参与、共同协商的原则,案例中提到 “ 邀请了社区居委会人员、社区 社会组织骨干和志愿者一起分析各自的优势、局限和角色差别 ”;2)认识清晰、目标明确的原则,案例中提到澄清了对社区服务的认识、达成了共同的目标3)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案例中提到明确了各自职责 ”;4)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的原则,案例中提到建立了信息搜集与共享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服务联办制度5)三社联动的原则,案例中提到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区社会组织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第四题(案例分析题 20 分)服刑人员李某假释

10、回到社区后, 感到难以适应,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被人 瞧不起。面对几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境,李 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班里低保申请时,工作 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再来办理。 李某为此很生气, 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 并当场 撕掉了申请材料。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 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 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 式(ABC 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协调多方资源环节李某的生 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 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 李某找到了工作和 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李某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好转。问题:1、社会工作者为

11、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 A、B、C 作具体说明,并分析 其相互关系。答案解析: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1)为李某提供心理疏导,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控制自己的情绪;(2)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帮助其就业,社会工作者协调多方资源缓解了李某的 生计困难,协助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3)改善其家庭关系,社会工作者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家人重新接纳了李 某。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 A、B、C 作具体说明,并分析 其相互关系。( 1) A 是引发事件,即 “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

12、其补齐材料再 来办理”。B 是对事件的看法、态度与评价,即 “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 了”“ 李某为此很生气 ” 。C 是行为后果,即 “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2)ABC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不直接影响 C,而是通过 B 影响了 C。案例中提到的李某在办理低保时与工作人员产生了冲突, 实际上是非理性信念导致的结果,是由 A 引发事件发生之后,由于李某对目前的状况受到了各种情绪 和态度的影响,即 B的影响,所以导致了 C 的结果出现,所以通过理性情绪治 疗分析,导致 C 出现的原因是 B,也就是李某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 A 申请低 保的事件,所以事情的

13、解决要从 B 着手,而不是 A,即要解决李某的非理性信念。第五题(方案设计题, 20 分)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现, 社区内一些十六、 七的未成年人, 由于家庭贫困 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敏感、内向等性格特点,自我认同度较低,这些未成年人 正处于进一步就学、 就业的抉择关口, 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也不了解社会上 有哪些职业适合自己, 对未来倍感迷茫, 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为这些未成年 人提供服务,并希望通过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获得资金支持。要求: 依据生涯选择配合论, 设计一份 “未成年人职业规划服务 ”的项目计划书(只需 把需求分析、 具体目标、服务活动形式和预计成效四部分答案, 依据下列

14、表中所 列字母的顺序,在答题卡中填写)答案解析:A 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 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发现,目前该社 区的青少年性格内向、 敏感,自我认同度较低,需要进一步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对外在职场陌生, 不了解职场情况, 需要进一步了解社会职场情况; 缺乏职业生 涯规划、对未来倍感迷茫,需要明确职业生涯规划。B1 帮助青少年提升自我认同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B2 自我探索、小组活动、互动分享等形式,例如通过 “我有 ”“我能” 造句,每人在 3 分钟内以最快的速度造句,最后分享。B3 让服务对象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自己的长处、优势、劣势与不 足等。C1 帮助青少年了解外

15、在职场,了解职场需求与职场动向。C2 外出参观与访问,带领青少年到 “就业指导中心 ”或“职业介绍所 ” 或某些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参观访问, 并进一步目前招聘的具体需求和岗位要求等 内容。C3 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现状,把握职场要求和岗位需求。D1 帮助青少年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方向。D2 培训,邀请职业规划师进行培训, 教导服务对象如何更好地对职业进行规划D3 充分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掌握职业规划的方法与技巧E1 帮助青少年做应聘技巧的训练,进行就业指导、提升求职能力E2 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课后作业等,让青少年以小组的方式模拟招聘与应聘 的情况,让其切身感受求职中的各种环节,其中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服饰 搭配等等。E3 熟练掌握应聘技巧,轻松心态应对求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