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183027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1-10 试在以下条件下比拟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

2、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答: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

3、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假设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1-20 网络体系构造为什么要采用分层次的构造?试举出一些与分层体系构造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答:分层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效劳而不需要知道效劳是如何实现的。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那么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构造上可分割开。各层

4、可以采用最适宜的技术来实现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与分层体系构造的思想相似的日常生活有邮政系统,物流系统。1-21 协议与效劳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网络协议:为进展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那么、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构造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展通信的规那么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效劳,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协议和效劳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效

5、劳。本层的效劳用户只能看见效劳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效劳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展通信的规那么。但效劳是“垂直的,即效劳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效劳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效劳原语。1-22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答:网络协议:为进展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那么、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构造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第二章 物理层2-01 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

6、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本钱层的协议和效劳。2给其效劳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物理层的主要特点: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

7、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2-02 归层与协议有什么区别?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那么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10 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双绞线屏蔽双绞线 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无屏蔽双绞线 UTP (Unshielded Twis

8、ted Pair) 同轴电缆50 W 同轴电缆75 W 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传输:短波通信/微波/卫星通信2-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2-16 共有4个站进展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 B:11111111C:11111111 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 A发送1SB=113113118=1, B发送0SC=113113118=0, C无发送SD=11

9、3113118=1, D发送1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3-08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3-09一个PPP帧的数据局部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答: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 7E FE 27 7D 7D 65 7D 3-10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假设接收端收

10、到的PPP帧的数据局部是10110,问删除发送端参加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答:011011111 11111 000101101 11111 1103-16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答:码元传输速率即为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3-18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和“T所代表的意思。答:10BASE-T中的“1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

11、形网,但1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3-20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答:对于1km电缆,单程传播时间为1/200000=5为微秒,来回路程传播时间为10微秒,为了能够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射时间不能小于10微秒,以Gb/s速率工作,10微秒可以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因此,最短帧是10000位或1250字节长3-22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10Mb/s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

12、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100Mb/s的以太网呢?答:对于1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ms对于100mb/s的以太网,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为5.12微秒,要退后100个争用期,等待时间是5.12微秒*100=512微秒3-24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场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完毕之前B也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

13、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面还要增加假设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答:设在t=0时A开场发送,在t=64+8*8=576比特时间,A应当发送完毕。t=225比特时间,B就检测出A的信号。只要B在t=224比特时间之前发送数据,A在发送完毕之前就一定检测到碰撞,就能够肯定以后也不会再发送碰撞了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当然也不会和其他站点发生碰撞。3-25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

14、送了数据帧。当t=255比特时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t=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扰信号的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假定A和B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0和rB=1。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场重传其数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顿发送数据?答:t=0时,A和B开场发送数据T1=225比特时间,A和B都检测到碰撞tauT2=273比特时间,A和B完毕干扰信号的传输T1+48T3=594比特时间,A开场发送T2+Tau+rA*Tau+96T4=785比特时间,B再次检测信道。T4+T2+Tau+Rb*Tau如空闲,那么B在T5=881比特时间发送数据、否那么再退避。T5=T4+96A重传的数据在819比特时间到达B,B先检测到信道忙,因此B在预定的881比特时间停顿发送3-26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展重传。重传次数记为i,i=1,2,3,.。试计算第1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传的概率、第3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答:将第i次重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