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18200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原文】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 记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及试题评价 (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1题。(15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

2、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日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此文难度超过课内文言文。) 【解释】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

3、,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解释是从网上直接拿来的,该注的没注。文中的“忭”需要加解释。解释标号的位置不当,如解释上标序号应加在“弥月不雨”的“雨”字上面,解释上标序号应加在“属客”上面,解释上标序号应加在“荐饥”上面,解释应加在“虽欲优游”上。)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念无与为乐者念:_怀民亦未寝寝:_ 志喜也志:_雨麦于岐山之阳阳:_ 8.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

4、汉语。(2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_ 9.【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2分)_ 10.(4分)(1)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这么短小的文章考线索干嘛?) (2)【乙】文的题眼是_ 11.【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3分) _(比较两文表达的不同感情有必要吗?不合考纲要求。) 参考答案: 7.念:人教版,考虑、想到;语文版,想。(1分)寝:睡觉(1分)志:记(1分)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门为阳(1分)(只要答出句中的“阳”指山的南面即可。) 8.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乐。(2分) 9.句子: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分) 理由: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此时张怀民果真也没睡,二人心愿相通呀!随后一同在庭院中漫步赏月。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1分) 10.(1)赏月(月光)(1分)(2)喜(1分) 11.甲文表达了悲凉苦闷、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2分)乙文表达了关怀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1分,意思接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