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8082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一圈两翼”经济运行分析内容提要: 开年以来重庆市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开局良好。本文从“一圈两翼”区域总体布局对全市区域经济运行进行分析。区域运行总体情况表现为:1小时经济圈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渝东南、渝东北两翼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增长极效应显现,从总体上保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但各区域间经济增长水平、产业发展、财政入、投资、消费、居民收入增长都还表现出一定差距和各自运行特点。当前区域经济运行主要问题表现为1小时经济圈投资增长相对落后于全市水平,与承担长江上游中心的主要载体功能和适应“加快”、“率先”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建议以力促重大项目储备再上台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重

2、点来促进全社会投资稳健增长,充分发挥“一圈”的增长极效应。 开年以来我市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1小时经济圈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渝东南、渝东北两翼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六大区域中心城市次增长极效应显现,从总体上保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增长。一、“一圈两翼”经济运行情况(一)“一圈两翼”经济增长的多点支撑格局形成。1.一圈带动、两翼助推的经济增长大格局基本形成。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3.77亿元,同比增长13.5%。经济总体实现了又好又快增长。其中“1小时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市约80.8%,经济增长14.4%,高于全市水平0.9个百分点,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1 个百分点,有8个区县的增速超过

3、15%。渝东北、渝东南两翼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分别约为14.5%和4.7%,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3%和11.5%,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表1:2006、2007年一季度“一圈两翼”经济增长比较 全市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GDP增速(%)13.512.614.413.313.312.811.511.6注:表中数据根据各区县2006、2007年一季度统计报表测算得出。2.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增长极效应凸显一季度,我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

4、“一圈两翼”布局中的次增长极效应明显。位于“1小时经济圈”中的江津、合川、永川、涪陵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一圈总量的21.6%,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四区的经济总量均突破30亿元,主城9区约占57.7%;万州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渝东北11区县总量的30.9%,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黔江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的33.6%,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近年来,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在承接重庆主城区“退二进三”的产业转移过程中快速发展,在新的“一圈两翼”总体布局中,正发挥着多点支撑的次增长极作用。表2:2007年一季度重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比较江津合川永

5、川涪陵万州黔江全市GDP(亿元)35.6337.6931.1445.1838.4410.22783.77GDP增速(%)12.613.51414.614.51313.5第一产业增速(%)5.45.65.65.25.76.54.8第二产业增速(%)17.21616.21614.416.515.1第三产业增速(%)1012.813.814.215.510.113.3GDP区域占比四区GDP占1小时经济圈总量21.6%占渝东北30.9%占渝东南25.4% 注:表中数据根据各区县2007年一季度统计报表测算得出。(二)一圈两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保持协调发展。由于当前我市仍处于重化工业中期的初期阶

6、段,二、三产业相对均衡发展。全市主要经济载体1小时经济圈三次产业比重由去年一季度的6.6%:42.6%:50.8%发展为今年一季度的4.8%:46.7%:49.5%,现阶段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圈对全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得到巩固。从三次产业的增长来看,各区域继续延续去年以来的高增长势头,两翼第一产业增幅均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1小时经济圈第二产业增长15.4%,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1%约0.3个百分点;渝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增幅全市最高,达到13.5%,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幅提高1.6个百分点。表3:2006、2007年“一圈两翼”一季度三次产业增

7、幅比较 区域指标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2007年一季度 2006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速(%)4.5524.94.74.83.0第二产业增速(%) 15.414015.916.314.813.1第三产业增速(%)13.212.913.511910.913.4注:表中数据根据各区县2006、2007年一季度统计报表测算得出。(三)投资向“1小时经济圈”集中,两翼投资增长势头良好。1. 全市投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资总量继续向“一圈”集中,“一圈两翼”战略推进动力强劲。一季度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76亿元,同比增长22.

8、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双快增长,分别增长23.9%和55.6%,分别提高18.4和36个百分点。从投资产业结构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投资增速继续提高,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5.22亿元,同比增长38.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5.92亿元,增长17.2%,增幅同比提高2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1.38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到35.7%,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保持平稳态势,同比增长20%,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9、理业投资54.66亿元,增长58.6%。 其中,“1小时经济圈”完成投资301.77亿元,增长21.9%,占全市投资总量的79.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4.77亿元,占全市城镇投资的71.2%。“1小时经济圈”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和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城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基本缓解,投资进入产业与基础设施并重的阶段。 表4:重庆2007年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1小时经济圈#主城9区#渝西12区县渝东北渝东南投资总量(亿元)264.77186.7865.935.613.6投资增速23.9%27.2%21.4%21.5

10、%22.8%投资占全市比重71.2%占全市比重:50.2%占全市比重:17.7%9.6%3.7%占1圈比重:70.5%占1圈比重:24.9%注:渝东北、渝东南投资数据根据2007年一季度投资统计报表测算得出。2两翼投资增长势头良好,但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投资增长低于全市水平。一季度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部投资总量的93.4%,“一圈”、“两翼”城镇投资总体均保持20%以上的良好增长态势,但各区县投资增幅差别较大。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城镇投资总量同比增长19.5%,低于全市水平3.5个百分点。按不含农户投资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口径看,六个区域中心城市投资增长20.9%,也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幅

11、最高的是黔江区,增长54.2%,最低的是万州区,增长8.5%。(四)“一圈两翼”消费保持协调平稳快速增长一季度, 我市各区域社零消费协调发展,消费品市场承接上年的快速增长走势,全市实现社零总额407.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会展消费是我市一季度消费领域的一大亮点。1.五大商圈发力助推“1小时经济圈”社零消费快速增长,成为全市消费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一季度,1小时经济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4%,占全市的79.1%。其中以解放碑、沙坪坝、观音桥、南坪、杨家坪主城五大商圈为代表的都市发达经济

12、圈,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占全市的50.7%,总量首次超过全市的一半;渝西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商业网点建设日趋完善,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5亿元,增长15.2%,占全市的23.2%。2.区域性中心城市消费均衡发展,两翼区县消费增长提速。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发展消费品市场,一季度总体消费增长16.1%,略低于全 市平均水平。江津、合川、永川三市一季度消费均增长15.6%,万洲、涪陵消费增长16.7%,黔江增长16.9%,作为“一圈两翼”战略布局中的次增长极,其消费带动效应明显。随着库区大量新城镇建设发

13、展,新兴市场迅速崛起,渝东北、渝东南一季度社零消费分别增长15.4%和14.8%,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9和0.8个百分点。(五)各区域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的增长势头,一圈两翼工业协调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08.06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9.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7%,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5.44亿元,增长19.4%。从区域工业发展来看,“1小时经济圈”工业增长16.3%,其中主城9区、渝西分别增长16.2%和17.2%;两翼工业增长15%。全市共17个区县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以上,其中主城区3个

14、、渝西6个、渝东北6个、渝东南2个。一季度两翼工业经济增长态势良好。 (六)区域间财政收入协调发展,两翼财政收入持续多年增长态势。一季度,1小时经济圈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4.86亿元,同比增长36%,低于全市0.2个百分点,其中主城区和渝西财政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5.4%和45.7%,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两翼地区增长33.4%。20042007年一季度,1小时经济圈财政收入增幅处于波动调整状态,两翼地区保持逐年增长态势。随着渝东南、渝东北地区济济活力逐步增强,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增幅差距由2004年69.7个百分点减少到2007年的11.1个百分点。 (七)农民收入快速增

15、长,农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城镇职工人均工资增幅。今年1季度我市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7.2%,高于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为13.3%,低于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增幅2.5个百分点。但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增幅差别明显,“1小时经济圈”中的主城9区和除涪陵、长寿以外渝西12区县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差分别为0.2%和1.1%,两翼地区为4.8%,其中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差别最大为6.7%。 表5:2007年一季度重庆城乡收入情况区域比较全市1小时经济圈#主 城 9区#渝西12区县两翼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城乡人均收入差(元)404742374518322538152810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增幅(%)()1616.917.215.4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