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17997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演讲稿12月1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痛苦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惨不忍睹的大屠杀,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遍染血光,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30多万同胞遇难。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

2、、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 77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用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刺杀的靶子,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他们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了我30万余同胞!惨叫四起,撕心裂肺;尸骸遍地,触目惊心。 这是历史上屈辱的一

3、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国家公祭,既是对自己死难同胞灵魂的安抚,也是对那些犯罪者的警示,警告这个罪孽深重又不愿悔改的邻国,更是告诫我们的国民,保持清醒状态,不要有片刻的忘却与麻木,绝不能忘却历史、忘却苦难。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在共同悲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南京大屠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但我们还痛心的发现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能够看到少数麻木不仁的同学,整天没有奋斗目标,没有上进心,不认真学习,不遵守纪律,不懂得孝敬父母,甚至整天游手好闲,惹是

4、生非。我要问这些同学,你们这样混迹下去,对得起含辛茹苦,翘首盼望你成人成才的父母和老师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中国少年这四个字吗?你们能撑起中国的脊梁吗? 中国梦,我的梦 ,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实现自我梦想,共筑中国梦。作为我们每一个学生,我们就要从做好学生这个根本出发, 明志笃学 珍惜每一天,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坚持奋斗。我们要自觉遵守 八礼四仪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以优异的成绩向30万死难者保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作为中国当代青年学生,我行,我们行! 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息!愿伟大的中国梦早日

5、实现!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同学们,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在南京大屠杀77周年纪念日之际,山东英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团委学生会发出以下倡议: 一、重温历史,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让我们努力去了解那段历史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把记忆抱紧。 二、将悲愤化为动力,牢记责任。为历史不再重演,为事实不被抹杀,为道德得到诉求,为正义得到伸张,我们要牢记身负的责任,并勇敢地肩负起时代的责任,我们要让和平的橄榄枝永不凋谢! 三、珍惜时光,刻苦学习。让我们铭记 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开拓创新,勇于争先,重建民族的崛起。我们要以先人为榜样,端正态度,积极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院师生一起在12月13日悼念遇难同胞、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追忆历史、奋发图强,做文明英才人!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