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试题汇总.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7540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试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遥感试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遥感试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遥感试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遥感试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试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试题汇总.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科院博士遥感入学考试1995年博士生(地学分析)入学试题一、简答题(分)遥感地学评价标准。andsatTM数据特征。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主要通道及特征。遥感信息处长合分析。二、问答题(任选二题,分)评述我国遥感应用的发展特点。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举例说明遥感在地学研究中应用与作用。遥感监测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1996年博士生入学试题(遥感地学分析)(任选四题,每题分)遥感地学分析及其意义遥感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特点论述遥感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作用遥感信息增强方法专题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与应用2000年中科院博士入学考试(RS)遥感概论一、简答与名词解释:1.混合像元(98)2.高光谱(9

2、8)3.监督与非监督分类(97)4.最大似然法(97)5.纹理特征用于信息提取(98)6.主成分分析(99)7.TM的七个波段(97)8.高光谱遥感(99)9.遥感影象的特征(99)二、论述1.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公式及应用。(98)2.结合工作,谈遥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99)3.遥感地学评价基础。(97)2000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生入学考试RS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1. 高光谱遥感2. 空间分辨率3. 大气纠正4. 色度空间5. 小波变换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25分,共75分)1. 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2. 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3. 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4. 结合你的

3、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2002年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入学考试(RS)一、名词解释(20分)1. 波谱分辨率2. 密度分割3. 全球定位系统4. 遥感制图5. 监督分类二 简答(40分)1. 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 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3. 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 问答(40分)1. 成像光谱仪的基本原理2. 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 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中国院遥感所XXXX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概论)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1 地物反射波(光)谱 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3 基尔霍夫定律4 瑞利散射5 大气窗口6 分辨率7 辐

4、射亮度8 维恩位移定律9 高光谱10 小波分析二、 问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12分)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12分)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12分)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12分)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三、 论述题(30分)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5、。(30分)表1:风云1-C、D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通道号波长(微米)备注10.58-0.6820.84-0.8933.55-3.93410.3-11.3511.5-12.561.58-1.6470.43-0.48海洋水色80.48-0.5390.53-0.58100.90-0.965水汽2004年中科院地理所考博试题遥感概论一、答题(10分/题)1、ETM影像的各波段特征2、监督分类的过程3、高光谱遥感及其特点4、植被指数及其计算方法5、干涉雷达遥感二、论述题(25分/题)1、遥感信息融合的方法及它们比较2、遥感图像分类的方法3、遥感分辨率及其地学意义华东

6、师范大学2000年硕考RS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4*10=40分)电磁辐射 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地物光谱特性中心投影多光谱摄影静止卫星判读标志地面分辨率非监督分类二、问答题(60分))什么叫遥感平台?按其高度不同可以分为那几种?各种遥感平台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何谓航空像片的比例尺、平均比例尺?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们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试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遥感概论 考试时间:1月18日上

7、午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试题: 一、遥感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选择性辐射体 2电磁波谱 3漫反射 4大气窗口 5中心投影 6真彩色合成 7数字地形模型 8静止卫星 9瞬时视场角 10亮度湿度 二、问答题:(共60分) 1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共10分) 2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共10分) 3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共10分) 4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共15分) 5试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物理基础及其数据的主要用途?(共15分)

8、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遥感概论 考试时间:2月1日上午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6分) 1 波粒二象性 2 辐射亮度 3 普朗克热辐射定律 4 像点位移 5 合成孔径雷达 6 后向散射 7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8 大气校正 9 植被指数 10遥感信息模型 11灰度波谱 12独立变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 2推帚扫描(CCD)与光机扫描有何异同? 3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三、论述题(其中2、3两题任选一题)(34分) 1论述气象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16分

9、) 2遥感图象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18分) 3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设计一个遥感应用的实例(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及结果)(18分) 北京大学2000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遥感概论 考试时间:1月24上午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试题: 一、遥感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共十二个题,可任选做十题) 1热红外遥感 2遥感平台 3成象光谱仪 4电磁波谱 5近极轨卫星 6光谱分辨率 7色调 8边缘检测 9真实孔径雷达 10纹理特征 11辐射传输方程 12数字影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微述遥感机理 2什么是高分辨率遥感影象,简述高分辨率遥感

10、影象的具体应用? 3常用的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他们的应用? 三、论述题(30分) 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如何运用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地物空间位置来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北京大学1998年(遥感信息模型)简述遥感信息模型的概念和理论(20)试述遥感信息模型的理论与方法(40)举例说明遥感信息模型的应用(30)试论遥感信息模型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10)北京大学1999年遥感信息科学(每题25分)如何获取遥感数据(成像原理)?如何获取遥感信息(解译原理)?试述遥感信息模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阐述国内外遥感技术与遥感信息的发展方向。你认为遥感信息科学应该包括那些内

11、容?北京大学2000年遥感信息科学(每题25分)1试述下列物体的波谱特性及其在目视判读中的应用。(可以以TM片为例)植被(阔叶与针叶)、水体、土壤、冰雪、岩石。2试述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及微波波段的遥感机理,并阐述它们各自的特点。3大气对遥感数据(遥感图象)有什麽影响?如何纠正?4试述21世纪遥感技术的发展动向。北京大学博士入学考试2001年遥感信息科学试述成像光谱仪成像特点及图象信息提取特征。遥感信息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举例说明遥感信息与GIS的关系。你打算选择遥感的什么领域做你的博士论文?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遥感试题 名词解释 1.大气窗口 2.亮度温度 3.地物波谱 4.视场 5.趋

12、肤深度 6.综合孔径雷达 7.同步轨道 8.植被指数 9.图像增强 10.最大似然分类 问答题 1.应用陆地卫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来解释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2.试述陆地卫星TM的波段划分及各波段的应用 3.试述气象卫星NOAA-AVHRR的波段划分及各波段的应用 4.试述红外遥感中温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复习总结中心投影:投影面是平面、投影中心S在有限远处的投影称作中心投影。 摄影照相机就是中心投影。地面起伏引起投影误差;中心投影有两个问题:投影面P与地面E不平行; 也引起投影误差。正射投影:投影面平行于地面、投影线垂直于地面(S于无穷远处)的投影。 实际上的正射投影二次投影,即将起伏地面

13、正射投影于一个基准平面上,再进行中心投影,且投影面与基准面平行。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目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为:10.31.15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其中: 0.30.4m:透过率约为70% 0.40.7m:透过率大于95% 0.71.1m:透过率约为80%21.41.9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60%95%之间,其中1.551.75m通过率较高32.02.5m: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43.55.0m: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60%70%58.014.0m: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80%61.01.8 mm:微波窗口,透过率约为3540%左右72.0 5.0 mm:微波窗口,透过率在5070%之间88.01000 mm: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