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172737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长乐初中 仵鹏真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考试中占重要的一席之地,俗话说的好得作文者得天下。然而许多学生因作文写不好而影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对写作文有了畏惧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做起,这就需要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在作文评改中参与作文评改,赏识中鼓励学生写作,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关键词 中学生 写作兴趣 培养 一、 引导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也可以修身养性,休闲娱

2、乐,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那么老师怎么办?首先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其次,要学生会阅读。阅读方法有(初读、精读、悟读),初读就是对阅读素材的大体轮廓有所了解,精读就是对阅读材料进行“庖丁解牛”掌握其结构,掌握其主旨,悟读是从阅读的素材中能汲取营养,掌握其构思手法,布局方法,用语特点,最终达到借鉴-消化-利用的模式。著名教育

3、家钱梦龙在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中写到要的是许多哈姆雷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切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实践,生活实践

4、中处处有写作的素材,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有着独特视角的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身边语言,留心身边的标语,多参加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积累的写作素材消化吸收,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出新,有创意,有见解,立意新,然后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三、 相互评改,提高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初读全篇,看作文题目与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其次是精读精改全篇,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

5、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标出,再次是研读研改作文,合作讨论基础之上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最后是悟读作文,写出批改作文的得失,加以吸收利用,这样对调批改作文是写作基础不同的学生作文得到交流,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写作知识。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 赏识鼓励,调动激情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

6、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写作兴趣写出好的习作。参考文献 1、钱梦龙一个哈姆雷特还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