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6441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 三驾马车拉动农民工再就业 XX县区是一农业大市和人口大市,全市160多万人口中,农业人口约13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据统计,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有14.4万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今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总数为41689人,其中失业返乡农民工5686人,截止到今年2月底止,仍未返岗农民工的总数4327人,其中在当地实现就业的有2765人,未返城滞留农村留守“三亩保命自留地的有1562人。 在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XX县区农

2、信社把社会责任扛为已任,把支持农民工作为落实科学开展观,建设和谐农信的一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自然资源和当前的经济环境,灵活运用政策和资金扶持,开通绿色通道,快、简、省、方便地为农民工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帮助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参与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为农民工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劳动密集型型企业扩军,帮助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一、建立长效信贷机制,解决农民工创业资金需求 XX县区农信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依托,通过“信贷专柜、送贷上门、集中发放等多种方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农民工实际需要的金融效劳,为农民工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一)为农民工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 为解决返乡

3、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该社注意引导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农民工进行创业,以农民工带动农民工就业。有效缓解一局部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春节前,XX县区农村信用联社组织基层信贷人员走进返乡农民工家中,了解农民工返乡原因、就业愿望、创业工程及资金需求,对返乡农民工的个人能力、技术水平、经济状况、创业条件、创业工程和资金需求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在此根底上,适时推出了返乡农民工创业专项贷款,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工积极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程序,快、简、省、方便地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资金扶持,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工程的成功率,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竭尽全力为需要创业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信贷支持。 该社还春节期间在

4、南湖广场竖起广告,公开贷款受理条件、审批程序,实行“阳光信贷。据统计,去年2023月份以来,全辖农村信用社先后推出了“创业贷款、“小额授信贷款等适合返乡农民工需要的贷款新品种。截至今年3月末,全辖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7592万元,直接帮助农民工1127人返乡创业;发放生活消费贷款391.29万元,帮助农民工813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附城镇南田村等2023多名返乡农民工在信用社贷款20万元,在海滩涂上养殖海豆芽。沈塘镇茂莲村返乡农民工利用贷款租用20多亩土地,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富贵竹养殖大棚,带动当地群众加工富贵竹,使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也为返乡农民工起了示范作用。

5、 (二)重点支持农民工开展特色种养业 并实行利率优惠,有效地缓解了农民工创业贷款难、资金少的问题。 多年走闯在外的农民工,因为见过世面,善于发现市场契机,能够独辟蹊径开展特色种养业。由于特色种养业市场前景看好,产品有销路,能起辐射示范作用,带动一方群众致富,所以,该社对这类贷款放松政策,扩大信用额度,增设特级、特大信用户,授信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特大信用户可凭承包合同养殖合同授信到50万元。从去年至今,我社累计投放支持特色种养专业户贷款达5012万元,其中:支持香菇种养户36户,支持金额127万元;养土黄鸡48户,支持金额97万元;种植火龙果11户,支持金额35万元;养殖土元、海豆芽、食

6、用蝎子7户,支持金额28万元;另外,还支持香蕉专业户129户,金额达792万元,养虾专业户80户,金额达583万元,种树专业户55户,金额480万元,种植甘蔗专业户300多户,金额2480万元,种植菠萝专业户130多户,金额240万元,其他专业户200多户,金额150万元。 二、支持农村根底设施,扩大农民工就业渠道 农业根底设施是农村经济开展的根底,加强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的扶持,就是为广阔农民工铺设“小康之路。目前,政府已调整投资结构,把对根底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村经济开展和繁荣。XX县区农村信用社坚决“三农效劳方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聚集工程、捆绑

7、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围绕当地经济开展思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创新信贷效劳举措,坚持信贷资金向改善农业根底设施倾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积极投身到支持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进程。配合当地政府村村通公路的建设,投资1370万元,完成道路硬底化28公里,直接提供就业时机685人;全市实现了信用联社支持农民工再就业经验汇报材料第2页 村村通公路。投放资金1127万元,改造农村危房560座;直接提供就业时机824人;积极支持沼气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370万元,建设沼气池26.1万户,直接提供就业时机225人。这些投入有效解决了全市农民生活用能、生产用肥、养殖

8、用料问题,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二是加快对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支持增加农民就业时机和促进农民直接增收的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冬春农闲的有利时机,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农民工大力开展农田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至3月底止,目前,该社投入1,500多万元支持水利建设,维修水库、塘坝7座,完成渠道清淤维修36处,新增农田灌溉8万亩。解决人畜饮水1万多口,创造农民工就业时机852多人;发放低产田改造贷款800万元。帮助完成低产田改造任务2万多亩,解决农民工就业1125人。发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1.73亿元,支持农民购置地膜、化肥、种子

9、、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环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支持劳动密集型型企业扩军,帮助农民工就业牵线搭桥 该社对本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效劳业给予融资方便,扩大其信用额度,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民工就业,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采用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方法,尽量不裁员。 一是支持如效劳型的餐饮业、农产品加工业。我社按照“择优扶持,突出重点的信贷策略,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倾斜政策,全力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开展,切实增加就业时机和农民收入。如我社向XX县区伊齐爽食品贷款1,220万元,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200多人。投放2,180万

10、元支持珠联和远源两家出口创汇水产品加工企业,创税利近1,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500多人。 二是支持公司+农户模式。该社有一定资金、肯吃苦的农民工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开展种养业、就地发家致富。“公司+农户模式开展多年,配套政策比较齐全,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养殖户效益也不错。XX县区农村信用社对返乡农民工开展种养业给予了一定的资金倾斜。如邦塘村李军在外打工多年,今年返乡后,在信用社支持下,该户搭起了600多平米的鸡棚,养殖了合计本地鸡2万只,年收入已突破4万元。截止目前,XX县区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公司+农户贷款115户,贷款金额296万余万元。 三是支持开展订单农业。许多返乡农民由于农业领域就

11、业渠道窄、农业品价格不稳定、农业种植收益低而对农业生产失去兴趣,为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我社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农信社与糖厂、农民合作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积极主动与糖厂合作,试行甘蔗订单农业贷款。实施“甘蔗订单农业贷款合作模式。从去年至今,我社又在原根底上,与有资金需求的凯基、信通、恒福等糖业合作。累计发放甘蔗订单农业贷款1,014户,金额达24,80多万元,有力支持本地区农民累计种植甘蔗27万多亩,充分显示农信社支农主力军的强大作用。 四是加强用工信息沟通。该信利用与平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相互沟通联系,及时获得企业的用工信息,倡导企业招收本地返乡农民工,同时,支持其增加投资,扩大用工规模,成功地帮助一批技能较为熟练的返乡人员实现再就业。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倡导下,该市各家中小企业纷纷举办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如“春风行动大型系列招聘会,参加招聘活动的33家用人单位共提供涉及营销、餐饮、水产加工、平安保卫等就业岗位1367个,“春风行动让700多农民工找到了工作。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