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6116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与瓶颈文章来源:网络添加人:56885添加时间:2009-9-2 19:58:00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致使人类承受了气候变暖,空气、水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绿色物流在我国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非常有限,绿色物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和经营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21世纪的物流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环境为导向对物流体系进行改造,

2、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之间的单向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即绿色物流系统。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的过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模式。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绿色物流不仅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绿色物流对社会、对企业是有价值的。

3、 第一,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绿色物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绿色物流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增强其品牌价值和寿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间接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绿色物流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据分析,产品从投产到出售,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几乎90%的时间处于存储、装卸、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中。当

4、前我国的物流基本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显而易见,绿色物流更重视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能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 在我国,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并被认为是我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绿色物流至今仍停留在思想上,离具体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和国外的情况相比,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绿色物流观念尚未普及。 现代物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但是,绿色物流的理念尚未普及。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国外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还很淡薄,绿色物流的理念几乎

5、没有。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物流成本。也有些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是政府的事情,和企业无关。从长远来看,绿色物流是绿色产品与绿色消费之间的绿色通道,必须引起政府及企业足够的重视。因此,在重视物流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绿色物流上升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这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终极目标。 第二,绿色物流政策不完善。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还涉及到政府和消费者。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在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了道路。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许多

6、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部门,而且部门间因独立运作和缺乏沟通,致使物流基地重复建设,也导致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物流系统运作的不经济,进一步加重了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物流技术落后。 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依赖于绿色物流观念的普及和政策的制定,还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技术离绿色化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物流装备水平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

7、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总之,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绿色物流就更无从谈起。 第四,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短缺。 物流产业需要大批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物流教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的大学数量有限,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物流职业教育则更加缺乏,企业的短

8、期培训仍然是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现阶段大部分物流管理工作者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我国高校对这方面关注程度不高,绿色物流人才缺口达百万左右,这从根本上影响绿色物流的实施进程。 第五,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方面缺乏投入。水运、民航运输的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运输系统缺乏周密、科学的设计,对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 (如引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含氮氧化物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仓储设施落后,库容体积小而分散,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缓慢。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和人力浪费,违背了绿色物

9、流节约资源的原则。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影响了物流效率。 第六,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信息标准化和管理模式标准化。随着近几年我国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是物流标准的修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的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物流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

10、源的极大浪费,导致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 第七,包装废弃物利用不容乐观。 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困难,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高。近年来,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等。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文章来源:现代物流报添加人:56885添加时间:20

11、09-8-5 14:49:00佚名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它要求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这种物流系统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传统直线型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全新理念,去设计和建立一个环型的、循环的物流系统,使达到传统物流末端的废旧物质能回流到正常的物流过程中来。 现代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全新的物流形态,形成

12、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绿色物流发展的理论基础 如今,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过多地摄取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我国的物流发展也是以环境为代价的,短期的环境牺牲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些许的好处,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实施绿色物流越来越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以下理论可以说明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发展是重点。 二、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使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应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和政治运行机制。 四、人们的自身发展需要与资源、环境的发展相适应

13、,人们应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五、树立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 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就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第二,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是指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

14、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经济效益涉及目前和局部的更密切相关的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更宏观和长远的利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对立统一的。 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第三,生态伦理学理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这就促使了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是从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

15、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绿色物流的发展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基础,它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因而必然成为21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当前我们实施绿色物流的策略主要有: 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全新运作观念。 当前,有的观点认为物流只要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便尽职尽责。其实这只是物流运行的最基本要求,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当代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全社会的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转型工作。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企业营运的绿色化。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鼓励铁路运输,构筑环保物流发展的框架。在我国物流业刚起步之初,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规范和转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色物流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改造,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企业要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 二、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对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