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16051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兴中学2011上学期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教案-知识助我成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课 时 教 案课 题:知识助我成长1课时 总序第 12 个教案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权利是有条件的,即国家、社会、家庭、学校有义务为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理解教育与人的幸福生活的关系,从而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以后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作好铺垫,并由此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学重点: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学难点: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 板书:知识助我成长 讲述:偏远山区的放羊娃很简单地安排他的人生放羊。为什么放羊,放羊娶媳妇呗,娶媳妇干啥呢,娶媳妇生娃呗,生娃干啥呢,生娃放羊呗。 设疑:从这个故事里,你们读出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

3、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 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课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2、板书标题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二、

4、讲授新课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58页)想一想: 这个幽默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教师小结:愚昧的人就像驴一样,只是一种劳动工具;而教育可以使人获得知识,脱离愚昧,变成有智慧的、掌握劳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的人。所以,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那么什么是教育呢?(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德,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2)教育的作用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5859页) 讨论、交流:结合笛福德信和“阿韦龙野人”的故事,设想一下部受教育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教师

5、讲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59页)想一想:你对“知识改变的命运”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谈谈自己身边学有所成的例子,分析教育对他们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情境活动四:“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的自述”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改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

6、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

7、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教师讲述: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教师讲述:幸福,是人的向往和追求。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

8、识迅速增加,社会变化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能、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正因为如此,国家赋予公民受教育权,并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让公民切实像有这项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几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往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说明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2、我们享有

9、受教育的权利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60页)(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讨论、交流)你能体会小余当时的心情吗? 王老师倾其全力维护了小余的什么权利?(1)受教育权的含义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相关链接:(见教材P60页)情境活动六:(见教材P61页)议一议:孩子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 谈谈你的看法?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小丽的情况还有吗?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小丽的事例还很多,比如:因为贫困而中途辍学的、当童工的;因为学习不好而中途辍学的、或被勒令退学的;因父母只顾眼前利益而让孩子中途辍学打工的等。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影响到中华民族

10、的振兴。因此,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日起施行。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那么什么是义务教育呢?(2)义务教育的含义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教师讲授: 从义务教育的含义中可看出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而义务教育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法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体现在这两方面。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3)义务教育的特征义务教育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强制性,由

11、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以上就是义务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征。其中,义务教育的免费性的内涵同以往相比,有些变化。过去只是对学生免收学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从今年开始,义务教育对农村的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免收学杂费,义务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情景活动七:(见教材P61页材料) 议一议:处罚小淘的家长有什么法律依据?强制小淘接受义务教育,对他本人及家庭、对国家有什么好处?这个案例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什么特征?(强制性的特征)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我们要珍惜享有的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为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四、作业:详见练习册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