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5761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评估标准(HK)(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附录:船上作业活动内容的风险及措施:内容索引A安全登船2B关于船上的安全走动3C进入和在封闭或限制空间工作*(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4D手动拉升和移动沉重物体*(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7E使用工具和材料8F焊接、火焰切割和其它热工作业*(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10G涂漆12H在高处和舷外工作*(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13I电子及电气设备的使用15J危险物、刺激性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的使用*(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19K使用钢丝绳和纤维绳21L抛锚、靠码头、系泊、解缆23M与货物运输相关的危险源25N在机器处所工作26O在厨房、配

2、膳间和其它食物操作区域工作32P船上紧急、应急装备和各种演习35Q驾驶台当班职责40R生活区的安全与健康41S与水手工作有关的因素43T船上的办公活动44按照活动内容,对照索引,找到活动内容,得到该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采取的措施,按照这些风险和措施,填写现场风险评估记录,进行现场活动的风险评估。A安全登船项目风险活动内容风险认定应对措施备注A1使用由港口当局提供的舷梯/登船梯掉入船和码头或浮桥等类似结构中间,或者掉到码头或浮桥或类似结构上 (1)登船设备的建造、保养和检查要求达到安全标准。(2) 船员或岸上人员要时刻进行监督。(3) 不要刷漆或处理以隐藏裂缝。(4) 带有自亮灯浮的救生圈和安

3、全绳要在登船处提供。(5) 适当的照明。(6) 登船设备要避免冰雪、油脂和油料等。(7) 保持没有障碍物。(8) 要标记最大角度和安全装载的人数和重量。(9) 梯子两侧安装了立柱或护栏,提供了合适的把手。(10)安放了适当尺寸、网眼和构造的安全网。见 CAP 478 M 香港旗“商船(海员)安全工作守则”A2使用船舶的舷梯和登船梯掉入船舶和码头之间或掉到码头上(1) 悬梯或登船梯至少55厘米宽。(2) 在两侧配备支柱和紧的扶手链或绳网。(3) 支柱不超过3米间隔并适当固定。(4) 绳网至少1米高和中间的护栏或锁链50厘米高。(5) 旋转顶部平台配备防滑踏板和底部有轮子或滚轴。(6) 进行定期的

4、保养和检查。(7) 适当的照明。(8) 一个带有自亮灯浮的救生圈和安全绳要在登船处提供。(9) 登船设备要避免冰雪、油脂和油料和障碍物等。(10) 任何码头和船舶之间的缝隙都要用适当尺寸、网眼和构造的安全网保护。(11) 船员或岸上人员要时刻进行监督。 (12)船长大副对正确安放、操作和监控登船梯、舷梯,给予船员培训以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A3跌倒或绊倒A4梯阶之间跌倒A5装配和操作登船梯时受到背伤移船时登船梯弯曲或折断A6使用便携梯从高处掉到甲板上(1) 不是用来登船的。(2) 优良的构造、适当强度和合理保养。(3) 顶部被提升离登陆处至少1米。 (4) 梯子适当地安放在坚固的,水平的基面

5、上。(5) 固定以避免被浪打动、跌落或横向移动。(6) 和水平保持60到75度之间。(7)关于便携式梯子的正确安放和正确使用,负责人培训使用该梯子的船员。A7使用引水梯从高处掉入水中并被夹在艇和船的甲板之间所有控制措施参看SOLAS1974, 第5章规则17A8水上运送人员登岸或离岸的时候落入水中/掉在着地处(1) 用做运送的小艇要有合理的构造、合适的装备、适当的保养和配备人员。(2) 人员上下应注意-抓住艇上装有的把手;保持警惕,注意脚下以便上下小艇时不会掉到码头和小艇之间的海里。B关于船上的安全走动项目风险活动内容风险认定应对措施备注B1在船舶上的一般性走动由于在海上不正常的倾斜或船舶剧烈

6、的摇摆从高处跌落在甲板上。(1) 船员明白这个危险并小心行走。(2) 可能导致障碍和对运载工具、提升装置或人员有危险的永久性的装置要通过颜色、标记或照亮以做得醒目。(3) 任何甲板上的障碍物和头一样高的障碍物都是危险源,要刷成明亮、醒目的颜色。(4) 需要的地方,要张贴警告通知。图解标记在可能的地方都要使用。(5) 头部高度的障碍物要装上垫子。(6) 甲板货物的存放要考虑到能安全到达船员工作区以便操作船舶、上引水和存取安全设备。(7) 船上装卸或其它工作过程或通行的区域要适当地和合适地照明。(8) 安排合理的灯光照明以减少刺眼、眩晕和形成深的黑影及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明暗的巨大反差。(9) 损

7、坏或有缺陷的灯要立即报告并尽快维修。(10) 禁止船上在没有便携灯的情况下进入没有照明或不适当照明的地方。(11) 固定和便携式的灯要进行检查以保证在适用之前适当操作和安全安置。禁止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开始或继续工作。(12)在甲板和机舱行走的船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例如安全帽、安全鞋、眼罩和护耳设备等。 见 CAP 478 G 香港海事处“商船(海员)船上安全走动规例B2在过道和走道上的一般移动甲板上跌倒或从高处(1) 所有用来通行的过道、走道、楼梯和所有的甲板表面要适当保养,并不要放置容易导致滑倒或跌倒的材料。(2) 通行的区域在现实的情况下要配备在干湿情况下都防滑的表面。(3) 甲板

8、上的走道要画上油漆线或用记号标记。(4) 保持露天甲板无冰无霜. B3物体跌落砸在脚部或头部(1) 在海上任何放在过道或走道边上的机械或设备要安全地固定或绑好以对抗船舶的移动。(2) 使用头盔。(3) 当预料到恶劣天气时,救生索要在露天甲板上安全的安置。B 4开关水密门被挤压(1) 所有可能使用水密门的船员都要被指导安全使用。B5在小舱口围和其他开放处工作从高处跌落(1) 每个小舱口围通常要紧闭。(2) 敞开的小舱口围入口要放置格栅以保护入口被盖住了。C进入和在封闭或限制空间工作*(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项目风险活动内容风险认定应对措施备注C1在进入货舱、双层底、压缩机室、油舱、压载水舱、隔离舱

9、、空舱、箱形龙骨、壁间空间、污水舱、电缆管道、管道隧道、压力容器、锅炉、电池间、系索间、二氧化碳和灭火剂储藏间之前:由于缺少氧气或易燃和/或有毒气体/蒸汽导致窒息(1) 根据公司程序获得工作许可。(2) 在进入空间之前,根据适用要采取下列谨慎措施以确保在不需要呼吸器具的情况下安全进入,并确保船员在里边的时候是安全的: (a) 一个合格的人员对该空间做一次评估,任命一个负责的高级船员主持操作;(b) 要辨别潜在的危险源;(c) 准备并加上防护以便进入该空间;(d) 测试内部空气;(e) 使用一个“许可工作”系统;(f) 建立并遵守进入程序;(g) 整个过程保持持续的通风。(3) 其他的谨慎措施,

10、包括呼吸器具的使用,上述(2)描述的控制措施实施了,确立了不安全的大气环境,携带呼吸器。(4) 船员不得在没有首先呼救其他人帮助和带呼吸器具的情况下进入危险空间去试图进行营救。即使携带呼吸器但在救援没到之前也不得进入。见 CAP 478 B 香港海事处“商船(海员)进入危险空间规例(5) 指定一个能负责的高级船员主持进入可能有潜在危险空间的每个操作是必须的。这个高级船员也可以是那个合格人员。(6) 个负责的高级船员在合格人员评估的基础上决定程序,进入空间时必须遵守这个程序。(7如果看到对生命或健康没有风险,并且认为该空间的状况不会有改变,则可以进入。有人在里面时,要监视该空间。(8) 进入通道

11、和空间的照明是合适的。(9) 不得带入或放入任何易燃物质,除非船长或负责高级船员同意这是安全的。(10) 一个营救团队和拯救设备可以立即动用。拯救设备要放置到入口处以备使用。(11) 只有经过训练的人员才可以分配给进入、看管或营救成员的任务。(12) 进入的人数受限于在该空间工作需要的人员数目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救出他们。(13) 进入空间时,至少一名受过进入程序和紧急情况下要采取措施培训的人员要留在进口处。(14) 通信系统要由所有参与人员同意并测试了,以保证能和守在入口处的人员能保持联系。(15) 当班驾驶员和守在入口处的人员之间要建立通信系统。(16) 在进入许可之前要检查戴呼吸面具进入是

12、可以的。要确认用了呼吸器具、救生索或器具而导致的动作被限制或者伤病的转移被妨碍的程度.(17) 救生索要足够长并容易和穿戴者脱离,但不能意外脱离。C2 进入过程中:由于缺少氧气或易燃和/或有毒气体/蒸汽导致窒息(1) 有人在和暂时没有人在里面时要持续通风。通风系统失灵时,所有在空间里的人都要马上撤离。(2) 当有人在空间里时,对空气要定期测试。当条件有任何变坏时所有人员要马上撤离。(3) 若不可见的困难或危险发生时,停止工作并要求所有人撤离该空间。情况要被重新评估。(4) 如果任何人在空间中工作感觉任何方面的不妙,他就要发出事先安排好的信号给站在入口处的人员并马上撤离该空间。(5) 要穿戴救生

13、带以备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协助救援。(6) 总紧急(或船员)警报要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鸣响,以便立即给与救援队以支援。 在得知大气不安全时的额外控制:(1) 当觉得没有呼吸器具进入,气体是可疑或不安全的时候,并在所有合理的驱除气体的尝试都已经做出的情况下,如果这对于为了测试目的、船舶的工作、生命安全或船舶安全是必要的,就可以进入。进入的人数要求是能够执行工作的最少人数。(2) 呼吸器具要求总是佩戴上。不能使用再生呼吸器因为它不提供独立于该空间的清洁气体。(3) 如上所述,两个空气瓶提供给呼吸器具的佩带者,除非在紧急情况,或由于该空间内移动受到严重阻碍而不可行。一个从该空间外的持续空气供给要求能正常使用

14、。如果证明必须更改到自我供给,要求人员立即撤离该空间。(4) 戴呼吸器具的人员在空间里时,要采取预防措施以保证外来空气源的持续供给。要特别注意来自机舱的空气的持续供给。(5) 当远距离的空间测试不能实现时,如果不要求长时间呆在空间里,而且人员被放置以至他在危险情况中很容易被立即调出,一个单独的空气供给是可以被接受的。(6) 要求穿戴救生带。可行的话也要使用救生索,并由一个经过培训怎样从一个危险空间中将一个神志不清的人拉上来的人站在入口处关照着。如果需要拉升设备来进行营救,危险情况下操作设备的人员的可用性要得到保证。(7) 便携灯和其它电气设备是能在易燃环境中使用的核准类型。(8) 当有液体、气

15、体或蒸汽形式的化学物质的危险时,个人防护设备要穿戴。(9) 要为在危险空间的病倒人员的营救起草一个预先方案,要考虑到每船的不同设计及设备和人力。要考虑到分配人员解救或接替先进入该空间人员的需要。(10) 如果在空间中工作的人员,通过事先约定的通信系统,指出他受到空气的影响,在入口处留守的人员要立即发出警报。在额外的营救到达之前,该留守人员不得试图进入空间。进入营救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具和救生器具和可能的情况下要使用救生索。(11) 如果给不舒服的人员通过空气管供给空气,要立即对供给的空气的正确压力进行检查。(12) 不舒服的人员要从该空间尽快撤离,除非他严重受伤,例如背部损伤,此时基本的急救要首先进行。对伤员的氧气供给在第一时间恢复了是最为重要的。C3火灾 / 爆炸1. 合适的通风2. 进入之前测试空气D手动拉升和移动沉重物体*(作业前进行现场评估)项目风险活动内容风险认定应对措施备注D1手动拉升和移动沉重物体肌肉骨骼的损伤(尤其是背部)(1) 安全鞋和背部支撑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