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管理资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157321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格管理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网格管理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网格管理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网格管理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网格管理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格管理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格管理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背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 持会议。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 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初步形成党委领 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 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系统介绍城市网格化管理是

2、一种革命和创新。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 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 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 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 管理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 和高效;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 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

3、能力和水平。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 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简单的讲: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 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 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省级解决方案服务办事流程省级网格化管理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以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前提,以实施网格精细化管理为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 心,以加强组织保障建设为关键,

4、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全覆盖,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 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一、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建设1、建立省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通过建立省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建立了以省、市、县(区、市)、乡镇(街道)、社区(村 和基层网格六级“网格化”机构,以省级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 管理的整体联动。2、建立市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以市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纽带,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 各部门、组织、纪检、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住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畜牧、 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基层社会

5、服务管理的信息科技水平.3、建立县(区、市)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立县(区、市)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组织、纪检、宣传、信访、民政、文化、教育、卫生、人社、住建、国土、农 业、林业、水利、畜牧、安监、工商、人口计生等部门力量,融合共享政务大厅、信访接待大厅、书记县长公开电话、110指挥中心等资源,建立县(区、市)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4、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乡镇(街道)综治为牵头,整合基层政法各部门、信访、民政、教育、卫生、人社、国土、农业、畜牧、安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资源,建立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实行集中办公,“

6、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5、建立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以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便民利民的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兜底”功能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形成方便群众和各方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在农村,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在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整合服务管理资源,按照“政事分开、民事村办”的原则,协调处理农村服务管理事项。二、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在全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网格资源,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管理有效、

7、服务精细的网格运行 体系。1、科学设置网格。根据“地理布局、区域属性、人员相熟、便于管理”的原则划分网格。2、明确网格工作人员及职责。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员,进行日常信息录入、事件处置、各类民生服务事项的办理。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综治办工作人员,综治委成员单位领导和办公室人员,政府主要领导及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均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者。3、规范网格工作流程。对网格内发现的问题,规范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 档六个环节的工作,形成“六步闭环”运作机制.4、加强制度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首问首办负责制度、代理服务制度、信访陪访

8、制度、组团服务制度、预约联动制 度、限时办结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报告制度、工作台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社 会评价制度、督办督查制度。5、完善“六联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服务管理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应急工作联勤、社会治安联防、基 础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三、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硬件配备增设服务器等设备。软件部分根据需要目前主要功能包括1、基础数据平台主要是通过网格员对辖区范围内的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 便于工作查找和处理。2、统计分析平台主要是对于基础数据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智

9、能化汇总和分析,制成数字和图形报表,用柱 状图和饼状图来显示一目了然、突出重点、全盘分析。3、服务办事平台服务办事平台以动态形式展现辖区范围内所有事件,可以对事件进行督办督查和点评这个模块主要是提供服务办事的流程和事项的管理.4、民情日记和考核评比平台主要是上级对下一级事件办理时限或者绩效的一个考核管理,以及民情日志的管理。5、指挥中心平台各级指挥中心分别可以按照权限对涉及此项工作的单位和管理人员发布公告、通知、信息发送、视频会议、内部邮箱、及时通讯和网络硬盘的管理6、应急管理平台应急管理平台是为了处理比较紧急或重大的事件,主要通过事件的电话受理、核查回复、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的终止,来达到保障

10、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7、风险评估平台风险评估针对的是一些重大的决策等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过程和报告进行记录。8、领导辅助决策平台主要是能够让领导一目了然的看到各个机构对管辖范围内各类人口和事件的统计情况,起到 辅助决策的作用。9、系统管理平台主要是对网格化系统的用户、机构、角色进行权限设置管理以及管理网格机构、系统日志、 图片管理、扣分制度及海量数据智能导入。10、百姓互动和服务平台(1)、主要是为百姓提供一个反馈诉求的渠道,让百姓参与并监督社会管理。通过互动服务平台,百姓可以随时发表看法及意见,反映各类社情民意问题。同时,乡镇街道以及社区的 各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处理答复。(2)、

11、通过互联网为社区和居民提供各类便捷的家政、家电维修、保姆等等各类社区服务(3)、地图便民服务可以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地图搜索服务的功能,如:粮油派送、鲜花订购、电器维修等服务,以服务范围的形式在地图上将相应的服务点给显示出来,包括联系方式、服务时间等信息。11、手持终端平台主要是为网管员配置手机,提高事件反馈的速度和事件协同处置的效率。网格管理人员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手机排查、手机拍照、手机上报、手机查询等操作,对各类事件进行迅速及时的上报、办理.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人口等各类信息.12、地图管理系统平台(1)、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在二维地图和卫星地图上进行区、街道、社区、小区等

12、信息的标注。支持在三维地图上 进行区、街道、社区、小区、楼栋、房屋等信息的标注以及可以自动和数据库的人口等基础 数据进行挂接,能够显示所有楼栋,每个楼栋里的每一户房屋,以及户主和家庭成员的信息。(2)、GIS城市部件管理针对城市中的各类公共设施实现在地图上的标注管理以及查询管理。(3)、GPS定位系统 实现对手持手机终端的网格员及社区内特殊人群等需要监控的人员实行实时位置的监控和 行动轨迹的显示.13、电话呼叫中心通过电子保姆呼叫器可以实现通过前台电话接听,显示相关电话号码的基本信息,并可以对 通话内容进行记录.安排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相关的处理。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提供各类 服务。14、民生1

13、10服务平台系统支持通过民生110服务平台反映过来的事件,再通过我们的网格化系统进行分流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市级版服务办事流程市级网格化机制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综治办牵头,整合政法各部门、组织、纪 检、公安、司法、民政、人社、人口计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统一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将党建、公共服务、安全生产、人口管理、社会组织、 社情民意等各类服务管理信息纳入系统形成全面覆盖、动态管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 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加强网络保密工作。开展网上办公、网上服务管理、网上监督考 核等工作,全面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科技水平。通过晨华市级版网

14、格化管理系统建立了以市、县(区、市)、乡镇(街道)、社区(村)和基层网格五级“网格化机构,以市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形成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整体联动。晨华市级版网格化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基础数据平台、统计分析平台、服务办事平台、民 情日记平台、指挥中心平台、系统管理,及百姓互动平台、手机终端平台和地图管理系统平 台等。1。基础数据平台:主要是通过基础采集收集管理辖区里的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 便于工作查找和处理.2。地理信息平台:包括地埋信息系统、GIS城市部件管理、GPS定位系统和地图便民服务。(1) 、地理信息平台:支持在二维地图和卫星地图上进行街道、社区、小区等信息的标注。支

15、持在三维地图上进行街道、社区、小区、楼栋、房屋等信息的标注以及可以自动和数据库 的人口等基础数据进行挂接,能够显示某个小区下的所有楼栋每个楼栋里的每一户房屋,每一户房屋里户主和家庭成员的信息。(2) 、GIS城市部件管理:针对城市中的各类公共设施实现在三维地图上的标注管理以及查询搜索管理。(3) 、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手持智能终端的网格员及社区内特殊人群等需要监控的人员实行实时位置的监控和行动轨迹的显示.(4) 、地图便民服务:可以根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地图搜索服务的功能,如:粮油派送、鲜花订购、电器维修等服务,以服务范围的形式在地图上将相应的服务 点给显示出来,包括联系方式、服务时间等信息。3。统计分析平台:对基础数据平台中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数据报表和图表形式显示.4。服务办事平台:这个模块主要是提供服务办事的流程、事项的管理及事件的督办督查和 点评。事件处理流程:各个网格的信息事件,如果处理不了的可以随时逐级上报到社区工作站、街 道(乡镇)服务中心、区(县)级服务中心、市级指挥中心,各级再进行分流到相关部门进行 处理,处理完后反馈结案,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流程。5。民情日记平台:主要是上级对下一级事件办理时限或者绩效的一个考核管理,以及民情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