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56301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情境自主建构主义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初探【引言】近年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已较为广泛的运用于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它是当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服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作一浅要探讨。【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境 自主一、问题提出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起步较迟,缺少可以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的成功经验,长期以来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处在一种成人化的教学模式上,表现为:教师自说自演的“导演”一阵,剩下时间学生

2、自己操作;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循规蹈矩,往往先从窗口、菜单、工具栏等理论知识讲起,呈成人化教学方式;重信息技术的掌握,轻信息情感、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未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和兴趣;2、缺乏合作交流,不利于个性发展;3、忽视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4、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操作死板。在当前新课程、新标准、新实践的潮流下,为改变上述现象,使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笔者采用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

3、果斯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斯皮罗等都为之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其实际运用于教学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首先是回答什么是知识、如何看待学习者、如何看待学习过程、如何对教师及学生的角色进行定位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忽视的,特别是角色的定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1、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的客观反映,它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学习者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必须通过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2、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地接受和吸收。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4、在教学设计中,

4、应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并积极倡导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方式。很明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传统的教学理论产生了巨大挑战,强调每个学习者应基于自己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等待知识的传递。三、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际,构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建构主义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是在学生特定的知识背景下而设计的,其教学指导思想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认知发生的真实情况)、协作(相互协商和合作)、会话(与学习伙伴交流学习成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

5、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以下是在我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所采用的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步骤:环节描述:1、通过趣味引入,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4、营造气氛,在热烈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5、师生共同对归纳整理所得进行相互交流。6、学生发自内心理解新知识,丰富并拓展已形成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建构起真正的、灵活的知识,提高理智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并在问题发现与解决中不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能力。四、具体操作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小

6、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一课姿态各异的蝌蚪”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会改变图形大小;学会翻转或旋转图形具体操作如下:1、创设情境、趣味导入,目标指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我深知同学们非常喜爱看动画,因此这节课我就从自制的FLASH动画“池塘里大大小小、游来游去的小蝌蚪”与“大小一样朝一个方向游去的小蝌蚪”入手,为学生提供本课教学的情境,通过观看,提出问题:前后两个动画最大的区别在哪?在一定的情境目标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与直接提出“本堂课我们要学习画图中的改变图形大小和图形的旋转与翻转”相比,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

7、良好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里开始新知识的学习。2、独立思考、协作学习,积极参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社会性。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他们进行优化组合。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合作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自己体验出画图中的图形大小改变和方向变化,我通过“你能用用最快最好的方法画出许多大小不同的蝌蚪来吗?”和“让池塘里的小蝌蚪游来游去需要改变蝌蚪的什么?”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图块大小、方向改变的学习。其间,教师要注意搜集同学们在尝试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在适时的时候进行评析(采用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如

8、“画出大小不同的蝌蚪”,有采用一个一个画的,有采用复制、粘贴后对图形进行大小改变的好方法,这时教师提出任务,分组完成这两种方法,以得出采用哪种方法更快更好的结论。结果,通过小组比赛后,学生都同意用后者的方法更好。教师经过这样的调动,使学生在学习“图形大小改变”中,既轻松地掌握了新的操作技能,又在学习中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合作学习、生生互动是学生解决问题、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3、归纳整理,相互交流,拓展能力。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某一堂课的学习里学好一个操作,更主要的是通过

9、学习这一个操作后,会运用这一技能进行知识的迁移。仍以上课为例。教材中最后的练习是改变规则图形的大小、方向,我变通了一下,采用学生熟悉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将练习改为:池塘中,青蛙妈妈在左下角,而远处是到处乱游在找妈妈的小蝌蚪。这又是一幅讨人喜爱的图画,为学生创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显然,它是在学生已掌握改变图形方向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拓展,通过改变这些小蝌蚪游的方向,使所有的小蝌蚪都能找到妈妈,向妈妈游去。很明显,学生在这一情境中的主题练习下,定会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技能使每一个蝌蚪都朝妈妈游去,无形中已牢牢巩固了新的知识技能。五、教学思考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

10、协商性的活动,也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者,因此爱到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研究、探索和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1、关于教学目标与情境的分析:在一堂课的设计中,建构主义强调情境的创设,所以教师往往重视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而忽视了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服务于当前的学习主题。2、关于教师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因此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削弱了或工作变得轻松了,相反,教师要在创设情境、追踪学生的问题和兴趣中去努力使自己成为发问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协商者、谈判者,对教师应具备的这些多种身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关于教学评价的分析:我们对学生最终的教学评价不应只看结果,建构主义认为,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关键在于评价时应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看其是否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