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154652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抓住细节 创优一等奖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抓住细节写作指导【教材分析】学会“抓住细节”,进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是统编教材的规定任务,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即为“抓住细节”。初中生已经具备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意识,但普遍存在细节描写少而空、内容散乱不传神等问题。为此,本单元写作训练主要从“感知细节”“品味细节”“在具体事件中描绘细节”三方面进行指导,并配以三个“写作实践”,梯度清晰,便于学习掌握。“抓住细节”写作任务很宽泛,因为细节描写可以分为人物细节、场景细节、事物细节等类别,不可能全部涉及到。聚焦本单元课文可以发现,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人物细节描写,例如:阿长与中阿长语言、动作的

2、描写;老王中人物外貌、动作的刻画,台阶中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活动等,这恰好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范例。【教学目标】1.感知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2.运用细节,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预习提示】1. 本单元课文中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人物是谁?关于他的描写中哪一点让你记忆犹新。2. 仔细观察你熟悉的一个人,回忆与他(她)相处的点滴,谈一谈最难忘的美好瞬间。【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颊上三毛”的故事吗?世说新语里记载,东晋的大画家顾恺之,当时给一个名士裴凯画像,最后在裴凯的脸颊上画了三根胡须。看画的人非常费解,顾恺之就说:裴凯这个人英俊爽朗有才气,全都体现在这三根胡须上。从这个故事里面,

3、我们就可以看到细节对于认识人物的重要性。(板书:细节)著名作家赵树理也曾经这样阐述过细节的作用,他说: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使人印象深刻。是啊,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何谓细节描写,如何抓住细节为文章增色。二、感知细节描写1.出示学生考场作文片段,读一读为四段文字打分。片段一:快要考试的时候,他仍然在挤出复习做题和背诵的时间,并及时巩固知识点,他每天都这样。考试成绩出来后,他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的脸上又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韩宇衡片段二:到了考试的前一天,老师嘱咐我们好好复习,戒骄戒躁。我却总是听不进去,回过头去,可以看见他

4、正在埋头做题。只见他一手拿着笔,一只手扶着书,一丝不苟地看着。有时遇到难题,又会放下笔,用手摸摸下巴,若有所思,想通以后,就立刻拿起笔,写个不停。后来考试成绩下来,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不仅取得了进步还直接超越了我,成为了班里的第一名。当成绩宣告出来时,我清晰地看见他的嘴角露出微笑,眼睛直盯着成绩栏,甚至含着泪光。 他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吴博文片段三: 还有他上课听讲,那个专注,一般人比不了。每当我看到他那么努力、认真的样子,我就明白了他的成绩为什么能在班里名列前茅。 他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孙吉睿片段四:她坐在桌前,双手“嗒嗒”地在键盘上敲着字,似乎忘记了时间还在走,我就这么静静地凝望着着她,我看

5、着她揉着自己酸痛的肩膀和脖子,微弱暗黄灯光勾画着她脸庞的轮廓,一双好看的眉毛轻轻地蹙着,双唇微张,好像在喃喃地说着什么。她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曹心萌2.说一说分值和打分的理由。预设:片段二、四得分高,片段一、三得分较低。因为片段二、四比较具体、详细,片段一、三写得太简略。片段二、四描写细致,能给人真实的感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适时点拨:是的。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亮点和得分点。3.明确何谓细节描写:屏显: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

6、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也就是说对某些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事物特点的细小环节或情节,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等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我们应该怎样抓住细节表现人物呢? 让我们从经典课文中去学习。三、品味细节描写(一)重温课文,寻找细节。第三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从率真、不拘小节的阿长到勤劳要强的父亲;从卑微不幸的老王到不卑不亢的卖油翁,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系列的小人物。浏览课文,寻找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描写,说一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展开细节描写的。学生边读边做批注。(二)经典再现,品味细节。1.学生自主学

7、习后小组合作交流。2.师生共同交流。结合课文教师预设,课件超链接出示以下三个语段:(1)阿长与山海经中,写没有文化的阿长将她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寄托在新年第一句话中时是这样写的: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2)老王一文中的华彩段落则集中在老王最后一次到“我”家来送鸡蛋和香油的场景: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

8、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3)李森祥的台阶,其中有一处细节写得格外优美细腻: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

9、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3.这三个语段在细节描写方面各有什么特色?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的理解。4.师生共同明确:(1)语段一中将一个迷信,没有多少文化,但又急切渴盼美好未来的阿长写得惟妙惟肖,特别是其中的动词,一个“摇”字,将阿长那一刻的担忧、急切与渴求刻画得淋漓尽致。似乎再没有一个动词比这个“摇”字更贴切,更恰当。 (2)老王这一段文字中,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动词是“镶嵌”,只有无生命的物体才能被用于“镶嵌”,这个词将老王临终前的那种毫无生机,行将就木的样子,一下子就突显出来。而后面的“僵尸”之比,以及在这个比喻之

10、下,紧承而来的“骷髅”、“白骨”等词,在让读者触目惊心的同时,也把临终前老王的样子刻在自己的记忆中,一同刻入脑海中的,还有读者对不幸的老王深深的同情。 (3)语段三写了深秋清晨,父亲为盖新房踏黄泥的场景。在这一处细节描写中,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去写作者的动作或是父亲的神态,而是将笔墨放在父亲的头发上,放在父亲头发上那些小水珠上。不仅写出了父亲的辛苦,而对水珠的一连串的描写中,我们还能隐隐地窥到父亲的内心世界,他此刻的快乐。一个在努力用自己汗水构铸梦想,建设家园的农民的快乐。那快乐是那样的单纯,如同晶莹的水珠;那快乐又是那样的隐秘,只能用头发上的小水珠来传达。此外,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还颇费笔墨地

11、写了父亲踏好的黄泥。写了颜色,“红中透着白”,“亮亮的,红得耀眼”;写了形态,“冒着几个水泡”。这些描写,不仅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走进父亲踏黄泥的那个秋晨,还可以让我们更真切地走入父亲的内心世界,一个明亮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充满希望的内心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父亲是辛劳的,但更是快乐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快乐,当新屋建成后,父亲内心巨大的失落才会令人心痛和难过。 (三)品评探究,把握特点。1.读了以上文字,你认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2.学生思考交流,共同明确:(1)动词用得极为精准到位,往往一个准确传神的动词就能使人物形象尽现纸上。 (2)多用修辞。无论是比喻,还是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往

12、往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也更易于传递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3)将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小结:总而言之,好的细节描写应具有画面感,有事物的色彩,有光线的明暗,有人物的形态或事物的形状,也许还有声音等等,而最最重要的是,在摹写细节时,我们要有情感,要有一颗能细细体察生活和他人的心,用心去揣摩你笔下的人物,去感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的阳光、风或是花落的声音,去贴近他们的心灵。唯有如此,我们笔下的细节才会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从而具有了生命力,从我们的心、眼、手中流泻而出,带着我们的温度走入读者的心灵。 四、练习细节描写(一)小试牛刀,补充细节描写。他脚

13、步缓慢。他脚步缓慢,一步一步往前( )。(精选动词)他脚步缓慢,一步一步往前( ),慢的像_。(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他脚步缓慢,一步一步往前( ),慢的像_。_。(设置环境,渗入感情。)(二)修改片段,运用细节描写。1.学生观看视频,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为描绘画面做好准备。2.教师出示描绘画面的文字。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 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孩子看见了这个情景, 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现儿子不见了, 原来她的儿子也去端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脚。 3. 出示评价标准,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做到真实、生动(精选

14、词语,适当运用修辞)进行升格。评价标准:典型性选取最能表现主题的镜头真实性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切生动性语言表达简洁传神4.师引导学生修改,学生学会在关键处驻足,细微处慢绘。选取典型,定格画面,细化动作,延长过程。5.展示学生修改作品。预设:母亲回头一看,啊?!在昏暗狭窄的过道里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向前走来。那纤弱的小手显然承受不了水的重量,可他依然固执地用双手紧紧握住盆边,背向后弯,肚向前顶,用胸口抵住水盆,努力地维持着身体和水盆的平衡,就像一只刚爬出蛋壳的小鸭子般,左右摇晃,步履蹒跚。水盆左右晃动着,水不断从盆里泼洒出来,晶莹透明的水花四溅,溅到他稚嫩的小脸上。他却腾不出手来擦一下,

15、任由水从他细小的肩膀滴下,落在手臂和衣服上。终于来到母亲的跟前,分不清是水还是汗顺着他额头流到下巴,他却毫不在意,一脸孩子气地笑着,奶声奶气说:“妈妈,洗脚!”那满脸的喜悦,仿佛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是呀,是件伟大的事,它的名字就叫做“孝”。6.针对学生的补充,适时提醒学生细节描写需要注意的问题:(1)写好细节,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基础。 (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主题的事。(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5)语言要精炼。有些同学认为细节描写就是描写上的不厌其烦,越详细越好,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 7.屏显小结:当一切的结局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