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148456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聋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与策略南京聋人学校 孙继红摘要:随着我国高中与义务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使新课程及相关的课改理念 更有效在学校层面得以实施与贯彻,即如何实现“校本化课程实施”已渐为各基层学校所关 注和重视。在聋校加强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研究将更有助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性质、听 障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把国家或地方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书面的、计 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听障特殊群体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从而确保听障学生能 够获得更适切、更相宜的教育。本文结合我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规划、实践 与思考进一步探讨在聋校开展“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相关

2、策略与体会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程 校本化实施随着我国高中与义务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使新课程及相关的课改 理念更有效在学校层面得以实施与贯彻,即如何实现“校本化课程实施”已渐为 各基层学校所关注和重视。作为一所培养听障学生的基础教育段聋校,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办学与 普通学校相比既具共性更具特殊性。因此,在聋校加强对“校本化课程实施”研 究将更有助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性质、听障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创造性地 实施国家课程,从而确保听障学生能够获得更适切的发展和更相宜的教育。一、聋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进入聋校义务段学习的学生多为听力损失为较为严重、缺乏早期干预或早 期干预与康复训练效果不显著的

3、听障学生。表面上看,听力损失对他们的影响似 乎主要是使之丧失了一条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实事上相关的影响决不仅止于 此。具体表现在信息素养方面,就是听障学生的信息能力相对薄弱。主要体现 在其由于语言发展滞后而引起的信息读写与表达能力的相对贫乏,以及由于思维 发展的相对滞后而引起的信息的分析、提炼、判断、想像能力的相对缺失,这两 方面的因素又进一步阻碍学生们信息创新与批判能力的有效形成。我们开展的一些研究也进一步表明:聋生的语言能力是制约网络探究活动 深入开展的最大瓶颈。但我们同时发现:听障学生的信息处理技能却未必占劣势, 某些方面更具其独特性。因此,电子作品可以作为听障学生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

4、 这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将具有益的启示作用。二、校本化实施的规划1、规划的依据2007 年,江苏省新颁布“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省版纲 要)。省版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基本性质;阐明了注重知识 与能力建构、强化态度与文化内化的课程基本理念;强调了必须以信息素养的培 养为核心的课程实施原则;确立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旨的课程总体目标。 从省版纲要可以看出,目前我省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更为关注与强调的 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同时,纲要确立了夯实双基、注重能力、内化伦理的指 导思想,并对义务段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从五个方面和四个维度按不同的学 段做了更为细致而具体

5、的描述与分解,使信息素养这一相对抽象的概念与宏观的 目标,得以具体、清晰的呈现,为相关教材的编写与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可靠 的指导与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我省进一步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新版配套教材。新版教材 在内容编排、活动设计、目标分解等方面都较好地落实了省版纲要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说,新教材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学生在获取 信息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全面的信息能力、良好的信息道德, 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套教材同样可作为聋校义 务段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依据。2、课程的起设点与教学内容我们可自课程规划的角度从以下二方面加以思考与分析

6、。首先是“何时教?”。省版纲要建议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起点可从小学三 年级开始。然而,对于语言发展相对滞后的聋生而言,这个阶段仍是其系统学习 语言的初期,一方面,他们的语言尚待进一步强化与积累,另一方面,其相对贫 乏的语言能力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借助教材等资源更有效地开展学习。因此,我们 认为聋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可以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此时聋生的语言积累、言 语经验与思维发展将对其信息读写能力的逐步形成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其次是“教什么?”。新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与选修)当然是我们 教学的首要依据,但是仅依赖于这些教材仍是不够的。首先,从课程目标看,聋 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关注听障学生信息素养

7、提升的同时,也应当特别强调学生相 关计算机技能的牢固掌握,因为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既有可能成为部分学生未来立 足社会的生存之本也更有助于听障学生能够借助技术有效地利用信息;其次,从 课程内容看,新编教材本身在围绕知识与技能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得不够 清晰、充分,有待明确化与具体化;第三,从课程资源看,新版教材虽有配套光 盘但相关教学资源仍需要相关教师结合学生特点与自身的教学特色不断地挖掘、 收集、整理、积累、丰富与完善。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结合聋校的实际在基于 纲要与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补充、调整与完善。3、课时的分配参照省版纲要建议,普通义务段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一套可行的课时

8、规划方 案见下表。学段年级教材周课时总课时小学三年级小学必修(上)134四年级小学拓展I134五年级小学必修(下)134六年级小学拓展III134初中七年级初中必修(上)134八年级初中必修(下)134九年级初中拓展(I、II、III)134合计238:必修136;选修102上表中约有170课时的教学内容(含小学拓展I)基本切合义务段听障学 生的学力水平。结合听障学生遗忘率相对较高,信息获取渠道相对狭窄等特点, 这部分内容真正在聋校实施大约需要255-340课时。另一方面,我校的义务段信 息技术课程开设从五年级始至预高年级止,每周约 2 课时。这样六年下来共约 408课时。那么,除完成教材中的

9、教学内容外,剩下的百余个课时还要教什么值 得我们仔细规划。4、规划的确立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遵循省版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听障学生特点对 课程的起设点、各年级教学内容的分配与补充、各年级周课时的确定等方面做了 相应的调整与安排(详见表一),并按年级将教材各章节的课时内容与相应的教 学目标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规划,采用“学期课时规划表”与“教学建议”相结 合的体例,并以教学指导方案的文本形式加以最终呈现。表一、N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规划年级内容总课时其中新授信息录入综合活动五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指法、录 入训练、金山画王、QQ冲浪684219(指法)7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网上论坛

10、, 电子邮件,博克684115(拼音)12七年级中学信息技术(上册)684210(拼音)16八年级校本课程:多彩的秋天;五笔字 型基础(笔画与字根),综合活动682526(五笔)17九年级中学信息技术(下册):动画,FLASH补充;PS图像处理;多媒体作品制作68415(五笔练 习)22十年级中学信息技术(下册):网络与网 站规划;五笔字型理论(拆分与 编码);主题活动722623(五笔)23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校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规划具有以下特点:关注综合活动。表中各年级的综合活动课时呈是逐级增加的趋势,这反映 出我们的态度与倾向。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完成后我们会以课程作业的形式安 排相应

11、的综合活动,少则 2 课时,多则 4至 6课时。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学 生巩固已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感知和体会到信息技术与实际 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完成相应的电子作品。技能素养并举。计算机技能与信息素养不相矛盾。我们反对过度地强调技 能培训,但并不意味在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可以忽视或淡化计算机技能。相反,扎 实的计算机技能是信息素养得以有效提升的坚实基础。因此,在我们的规划中强 化了技能、强调了双基。表中可见:我们大约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中学信息技 术(下册)的相关知识点学习。目的有二:一是将增加的课时用于设置活动,引 导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作的体验,

12、感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神奇与乐 趣;二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充分的认识与掌握常用的应用软件功能与操作 (如 FLASH 等),并能切实养成将这些软件视作工具用于信息表达的能力。重视知识积累。尽管聋生的语言能力与思维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不能成为 聋校回避信息技术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理由。相反,在各年级中我们应该根据聋 生认知特点安排较大的比重循序渐进地落实新知识点的教学以引导学生逐步形 成概念,学会判断、比较与分析,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解 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提升其思考力水平,为进一步拓展其信息能力奠 定扎实的思维基础。三、校本化实施的策略1、倡导以强补弱、实施以

13、强带弱一般而言,听障学生信息处理技能相对较强而信息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表 现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则多呈现出操作易学理论难懂,获取信息易整合信息 难的特点。比如,聋生一般能够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信息,却不能自主判断所获 得信息的准确性;聋生一般能够运用已有的技能对图片信息进行必要的修饰、加 工与合成,但对于文字信息,却往往不知如何精减、筛选与提炼;聋生大多能以 较为清晰的、多彩的电子作品展示信息,但当以口语或书面语呈现或表达信息时 却缺乏应有的条理性、逻辑性、次序性,有时甚至令人费解等等。上述弱项产生的根源正是聋生的语言与思维发展相对滞后,它制约听障学 生信息能力的有效形成与提升。因此,在课程校本

14、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倡导“以 强补弱、以强带弱”的原则。通俗地说,就是以学生的强项弥补或代替其自身的 不足,以学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和促进学力较弱的学生共同进步。比如,在信息表 达时,语言能力不同的听障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相对薄弱的学生鼓励 其用电子作品表达信息;而在进入信息的分析、综合、整理与归纳的环节,则可 以采取异质分组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引导生互动中相互学习、分工协作、分享体验、 积累经验。总之,在义务段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引导听障学生在互帮 互助与探究尝试中充分发挥其强项,学会合作与分享,使他们能够逐步体验成功 快乐的同时,克服畏难的心理愉快地投入学习,从而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15、产生情感 上的认同与态度上的接纳,无疑将对他们的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产生积极而正面 的影响。2、强调感知体验、突出学以致用义务段听障学生思维的特点是形象思维相对较强、抽象思维仍有待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强调以感知体验为主,引导生在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中,积累 经验并逐步理解相关知识的意义。以初中信息技术(下)“走进信息世界”单元“因特网的功能与应用”一节 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十年级的听障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网络的功能与应 用,我们设计了探究小活动网上冲浪。将班级同学按其意愿分为四组: QQ 聊天、网上购物、进入论坛、网上学习,每组均有相应的任务要求,各组在体验 实践的基础上需制作幻灯片向全班同学汇报项目实践的过程、步骤、方法与注意 点,全班将对各组的汇报做出评价。活动中各组成员兴趣盎然,参与蛹跃,分工明确。在体验环节,组内的高 手从最基本的申请开始认真示范,耐心指导没有经验的组员一步一步学操作;在 准备阶段,组内成员有的帮助收集素材,有的制作演示文稿,有的则为了汇报更 顺利而一遍遍上机回顾操作过程;在汇报过程中,汇报者结合幻灯片演示讲解, 听众们则根据评价表认真地对汇报内容进行评价。整个冲浪过程历时 2-3 节课,学生们通过亲历活动、整理知识、分享体验 的过程,从中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