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14666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训练(二)酸和碱的性质一、选择题1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体液唾液胆汁胰液pH6.67.16.87.47.58.0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但溶质成分没有改变的是()A氯化钠溶液 B石灰水C浓硫酸 D浓盐酸3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浓盐酸防止挥发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C浓硫酸防止吸水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

2、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图ZT216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A锌与稀盐酸B烧碱与稀硫酸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7物质X可发生下列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X碱盐水 X金属氧化物盐水AHCl BCO CNaOH DCaO82019潍坊25 时,向20.0 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ZT22所示。下列有关叙

3、述正确的是()图ZT22Ab点和d点对应溶液的pH:bd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C向b点对应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无色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9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是()图ZT23二、填空题10.根据图ZT24两个实验,请你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通过这两个对比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图ZT24112019北京如图ZT25所示,在白色点滴板的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图ZT25(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

4、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填“酸性”或“碱性”)。(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填孔穴序号,下同)。(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4)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 _。12如图ZT26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提示:BaSO4是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图ZT26(1)A 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B 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3)C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4)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在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为有色溶液。此时,利用烧杯中的沉淀,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

5、Cl2溶液过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三、实验探究题1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ZT27甲所示的三个实验。(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图ZT27(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2)C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HCl;你的猜想:有_。交流讨论 你认为_同学

6、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设计实验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我的猜想成立反思与总结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 _。142019衢州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ZT28中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图ZT28(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

7、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教师详解详析1C2C解析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溶剂质量增加,但不发生化学反应,溶质成分没有改变。3D4.B5A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明显,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现象明显,不需

8、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的发生。6B解析 烧碱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没有沉淀、气体等明显现象。7A8D9B解析 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NaOH和H2SO4会先发生中和反应,不会出现沉淀,当H2SO4反应完毕,NaOH和CuSO4才开始反应生成Cu(OH)2沉淀,当CuSO4反应完毕,即使不断加入NaOH,也不会再产生沉淀了。10H2OCO2=H2CO3或2NaOHCO2=Na2CO3H2O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11(1)碱性(2)2、5(3)3(4)2NaOHH2SO4=Na2SO42H2O解析 (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性物质变蓝,说明碳酸钾溶液呈

9、碱性。(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所以2号稀盐酸和5号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4号孔穴中是水,呈中性,是空白对照实验。(4)孔穴4中原来是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12(1)试管中溶液呈蓝色(2)能与活泼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3)生成白色沉淀(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始终有白色固体剩余13(1)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Na2CO32HCl=2NaClH2OCO2 (3)提出猜想 NaCl、Na2CO3交流讨论 丙白色沉淀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表述合理即可)设计实验 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或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合理即可)反思与总结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表述合理即可)14(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2)部分变质(3)如图所示: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