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145041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南宁八中 梁艳(一)作家研究1、生平 事迹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

2、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 “行则膝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改贬

3、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柳宗元在柳州四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召回柳宗元。然而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2、思想 精神 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

4、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在永州10年期间,亲自体验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写下了大量的揭露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等散文作品。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

5、运动的进步倾向。3、作品 创作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古文大致为五类。(1)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2)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

6、、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3)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4)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5)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

7、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

8、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4、价值 影响(1)和韩愈一起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出了“文以明道”的观念,促成了散文体裁和语言艺术的全面革新,形成了既实用又便于艺术创作的新文体,解决了在文学领域和骈文争优的根本问题。(2)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老百姓立传,突破了以往传记作品不为普通人物立传的传统,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小人物的光辉。(3)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开创了描写自然美的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二)课文研究1、课文内容 主旨种树郭橐驼传借种树之道,讽刺官吏扰民的弊政,寄托着作者的政治理想。“借种树以喻居官,与捕蛇者说属同一构思。文章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前幅写

9、橐驼命名,写橐驼种树,写橐驼与人问答种树之法,琐琐述来,纯笔成趣。读至后幅,陡然转入官理一段,变成绝大议论。读者读其前文,竟是一篇游戏小文章;读其后文,又是一篇治人文章。前后改观,咄咄奇事”(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卷四)。本文题目虽称为“传”,但并非是一般的人物传记。文章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仍旧民不聊生。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只有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如果封建统治者仍借行政命令瞎指挥,使老百姓疲于奔命,或者以行“惠政”

10、为名,广大人民既要送往迎来,应酬官吏;又不得不劳神伤财以应付统治者摊派的任务,这只能使人民增加财物负担和精神痛苦。 2、结构特点 艺术本文共五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是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第一小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第二部分(第3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正反两面对举,种树经验的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第三部分(第4、5段)是正面揭出本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的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

11、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3、表现手法 技巧(1)对比与映衬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 “他植者”的批评。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

12、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2)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

13、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4、语言运用 特色本文语言简洁而生动。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掌握实词“类、固、致、易”和虚词“且、而”。能力目标:学习

14、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文化目标:认识“繁政扰民”,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教学难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如:师说);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捕蛇者说反映了“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的社会现象。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点。二、作者简介与解题1作者简介2解题本文选自柳河东集。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

15、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注意以下字词读音(幻灯片展示)橐驼tu 偻l 孳z 莳sh 勖x 缫so 飧sn 饔yng2学生自由读,质疑,教师解答,疏通文意。重点把握词类活用现象。四、赏析课文1本文是一篇传记,这篇传记与普通的传记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作者为什么要为郭橐驼写传?2郭橐驼有高超的种树技艺,他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其他种树人怎样做的?结果如何?“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4拓展探究:在现实生活中,郭橐驼的“种树经”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大家是否看到或听到过和“他植者”类似的情形呢?5作者给郭橐驼作传,介绍他的“种树经”的意图是什么?种树 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