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加减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4377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脉散加减方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脉散加减方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脉散加减方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脉散加减方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脉散加减方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脉散加减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脉散加减方(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脉散加减方生脉散加味可治心血管疾病笔者临证发现,心血管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 胸痛、头晕眼花、气短、动则汗出、口干咽燥等症,符合中 医的气阴两虚证候。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一书中生脉散一 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固表止汗之功,是治疗气阴两虚的良剂。多年来,笔者在生 脉散的基础上辨证加味,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 压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房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屡 用屡验。基本方:人参 10 克,麦冬 15 克,五味子 10 克。加味:1. 胸闷、心前区疼痛者加蒲黄10 克(包煎),五灵脂10 克, 丹参20 克,玄胡15 克;2. 惊悸、夜卧不宁加柏子

2、仁10 克,炒酸枣仁20 克,合欢皮15 克,夜交藤 20 克;3. 脉结代者(心律失常、多发性室性早搏或室上性早搏)加 炙甘草20 克,桂枝6 克,阿胶15 克(烊化冲服),玉竹20 克;4. 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烦躁易怒、面红耳赤、耳鸣等,加代赭 石 20 克,牛膝 15 克,龙齿 30 克,天麻 10 克;5.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加山萸肉15 克,黄芪30 克,山药 30 克,石斛15 克,花粉15 克;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心率缓慢、头晕胸闷、心悸、 气短、四肢不温、肢体麻木者,加黄芪 30 克,桂枝10 克, 川芎15 克,丹参20 克;7. 心房纤颤表现为心悸不安、头晕或晕厥

3、等,加茯苓20 克, 石菖蒲10 克,柏子仁10 克,远志10 克,琥珀粉2克(冲 服)。以上方剂均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 次温服,每日1 剂,10 天为1 疗程。一般服药2 个疗程,症状即明显改善。(梁 兆松)日期:2012 年7月31 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虚人夏宜生脉散炎炎夏日,大多数人经常会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提不起 精神,而对于体弱之人尤其难过,时常会有心烦、困倦、气 短乏力、身热汗出,脚软眼黑等伤暑、中暑之症。以上症状 的出现,与暑邪伤人有极大关系。暑为夏季主气,暑邪其性 炎热,易内扰心神,可致人身热心烦;暑邪可致人腠理开泄 故汗多;汗多伤津,则口渴喜饮;气随津伤则气虚,故伤于

4、 暑者,常可见到困倦、气短乏力,脚软眼黑等症,严重者可 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对于伤暑、中暑,可选的药方较多,如清暑利湿可选六 一散,解表清暑,健脾利湿可选香薷饮。但对于平素体虚之 人,以上二方皆不适宜。因为六一散之滑石利窍,表虚者服 之会致卫气不固,更易外感;而香薷饮中之香薷易走散真气, 使人更易招致暑邪所伤。对于体弱之人,夏季若经常现困倦、 气短、汗出、乏力、口燥咽干等症,适宜的药方应是生脉散。生脉散为常用的中药方剂之一,方由麦冬、人参、五味 子组成,现一般认为出自金张元素医学启源。张元素主 要用此方治疗久咳肺虚、气阴两伤,金代李杲继承了其师的 思想并加以创新,将此方用于暑热汗多等症。明李

5、时珍用其 治自汗、怔忡、惊悸,脉虚身热等症。其实,不管是用于治 疗何症,气阴两伤是病机的关键。体虚之人,夏季较易受暑热之邪所伤而成气阴两虚之证。 生脉散中“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 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 为佐。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 复,故曰生脉。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 能益气而御暑也”(吴仪洛成方切用)。全方补肺清心,以 补为主,对于纯虚无邪、气阴两虚者的伤暑、中暑所致的困 倦、气短乏力,脚软眼黑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真可谓虚人 抗暑良方。现代研究证实,生脉散有强心,改善微循环、抗休克、 抗心律失常、调

6、节血压、镇静、解热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 近来医家将其用于心、肺疾病之气阴两虚型所致的心悸,胸 闷,气短等症,也有较好的疗效。生脉散有多种剂型的成药可供选择,如生脉散口服液, 生脉颗粒,生脉饮口服液等,对证选用,疗效明显。 日期:2012 年 7 月 9 日 -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治盗汗盗汗”隶属于“汗证”一病范畴,早在灵柩五癃津液别论 中就有“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的记载,金匮要略首 提“盗汗”这个名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的区 别更是明确指出:“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睡著 汗出,即明盗汗”。对于自汗、盗汗,病因主要有营卫不和, 肺卫不固,里热迫蒸

7、,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对于“盗汗”来讲,大多是由于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 邪热耗阴,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精被绕,不能自藏而 外泄为汗。盖“汗为津液”所化,且根据“气血津液同源”理论, 故过度的汗液外泄则可产生伤津耗气损阴的证象,失治或不 治日久,必然会导致“气阴两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 笔者在临床上针对因盗汗过度而造成的气阴两亏型病人,以“滋阴补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为基本治法,灵活运用知柏 地黄汤合生脉散加减,辨证施治,确能收效。方药用黄柏、 知母、熟地黄、山药、山萸肉、云苓、牡丹皮,泽泻、党参、 麦冬、五味子等,对于伴肾虚耳鸣、耳聋等症状者,给以石 菖蒲、

8、磁石等以滋阴补肾,潜阳聪耳。对于伴眼目干涩、视 物昏花等症状者给以枸杞、菊花等以滋阴养肝明目。患者,张某,男,54 岁,以“夜寐汗出伴全身无力半月 余”为主诉就诊。患者平素嗜好烟酒,腥辣香燥之品,查体: 体型偏瘦,面色苍白,汗多体倦,夜间虚烦盗汗,腰脊酸痛 无力,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根据患者舌、脉、 症的表现,辨证为盗汗日久导致的气阴两亏证。给予“滋阴补 肾降火,益气养阴敛汗”的治法,方用知柏地黄汤合生脉散加 减治疗:药用黄柏20 克,知母20 克,熟地黄 20 克,山药 30 克,山萸肉15 克,云苓20 克,牡丹皮15 克,泽泻6 克, 党参30 克,麦冬25 克,五味子20 克

9、,酸枣仁20 克,远志 10 克,龙骨 15 克,牡蛎15 克。水煎至400 毫升,早晚分 服,上方连进 10 余剂,现已痊愈。(张红光) 生脉散临证运用举隅生脉散出自医学启源,为临证常用之名方。其运用日益 广泛,并取得满意疗效,笔者试举两例,介绍如下。多食案患者,女,34 岁,1990 年1 月20 日就诊。患多食症3 年。家居农村,自幼订婚,长大后虽欲不从,但父命难违。 婚后夫妻不和,婆媳不睦,因长期精神压抑,情绪不舒,渐 成本症。初期偶发多食,后则常发。每因与人谈及或自己虑 及家事而诱发。发作之时,情绪激动,滔滔不绝,心中烦乱, 难以自已,自觉腹内空空,有下坠饥饿感,唯大量进食,渐 可平

10、复。因家中贫寒,无有他物,便每日做两大锅面粥,每 遇发作,随时服食。一次可服几大碗(常人几天的量),服后 无撑胀感。前医诊断为脏躁证,方用逍遥、疏肝之属加减。 效果不著,时有反复。刻下:体态偏瘦,面色偏黄,二便尚 可,月经量少,血糖正常。善叹息,情绪易激动,口渴,舌 淡红,苔少欠润,脉弦细。应为木郁土虚,化燥伤阴之脏躁。 治宜疏肝补脾,生津润燥。但前医已尽用之。观其舌脉,为 阴伤液少之象;虑其病证,肝郁日久,脾土必虚。当以益气 生津、疏肝润燥为法。方用生脉散加减:党参 15g ,麦门冬 30g ,五味子6g,郁金12g ,香附9g,当归12g ,石膏30g , 甘草6g,小麦30g,大枣lO枚

11、。10剂,水煎服。二诊:食 量明显减少,情绪畅快。继服上方20 剂而愈。按:脏躁一证,多见于女性。多因情志不畅,肝气失和; 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所致。仲景治之用甘麦大枣汤。古人云: “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且有消烦利溲止汗之功。” 故患者服麦面之粥可得一时之缓。观其证,虽因于肝郁,但 以疏郁治之却效果不著,何也?多食一证,乃肝郁所致。因 肝气郁滞,生火化燥,伤及胃阴,胃中燥热,则消谷善饥。 可见,多食的直接原因是胃中燥热。口渴,苔少而欠润,提 示胃中阴津不足;脉象弦细,又为阴津亏乏之象。况肝郁日 久,必克中土。脾虚胃燥,津伤液少,而成本证。故用益气 生津之生脉散为主方加减,而获良效。方中

12、党参、甘草、小 麦、大枣甘温补脾;五味子酸温,与甘味相合,酸甘化阴; 麦门冬、石膏养阴、清热、润燥;郁金、香附、当归行气活 血。诸药合用,脾虚得补,阴津得生,肝郁得疏,而多食自 愈。口唇燥裂案患者,男,45 岁。口唇干燥2年,近2 月加重。患者 因工作原因多年来经常大量饮酒。近两年来,口唇干燥,渐 行加重,尤以酒后或舌添后更甚,平时渴不欲多饮。因甚感 不适,要求治疗。观其上唇较轻,下唇皮肤焦裂翘起,色白 如贴纸。舌质红而微暗,苔薄白少润,脉象平和。诊断为唇 燥证。因燥热伤阴,气阴两伤,津不上润所致。治以益气养 阴,生津润燥。方用生脉散加减:西洋参 10g ,麦门冬 20g, 沙参15g,五味子

13、10g,葛根15g,炙甘草5g。5剂,水煎 服。劝其戒酒或少饮。二诊:口唇燥裂减轻,已有润色。因 公事繁忙,无暇煎药,改用生脉口服液常服。1 月后偶遇之, 上证痊愈。按:本证症状在唇,可知其因在脾。脾“开窍于口”,“其 华在唇”为津液输布之输。素问经脉别论日:“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 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虚不运,气不布津,津不 上承于口,以荣于唇,故见本证。方中西洋参益气养阴;麦 门冬、沙参养阴润燥,清热生津;五味子酸收敛阴;葛根升 胃中阳气,生津布津;炙甘草补中益气,与五味子相配,具 有酸甘化阴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益气生津,酸甘化阴之功,

14、 使脾气充足,阳升津布,药至效彰。总结 生脉散原治暑热或久咳而致气阴两伤。随着临 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临床报道逐渐增多,其应用范围逐步扩 大。凡气阴两伤之证,皆可用之。方中药仅三味,人参补脾 之气,麦门冬生胃之津,合五昧子则酸甘化阴,对于气阴两 伤之证,可谓配伍得当,药简效宏。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80 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0 例, 给予能量合剂静脉输注,口服辅酶 Q10 和病毒灵,治疗组 150 例,相同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散加味治疗;两 组疗程均为 3 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

15、谷草转氨 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 )、肌酸磷酸激酶(CK )及其 同工酶(CK-MB )、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生脉散加味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异常心电图、 降低血清心肌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生脉散加味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中药疗法;生脉散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近年来 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部分甚至造成心 脏扩大、心脏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 着儿童及青壮年的身心健康。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益 心气、养心血的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现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全部病例均为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成人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照 1995 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 会拟定的标准。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照 1984 年九省市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修改的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治疗标准。选择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8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 例,男 64 例,女 86 例,年 龄5一43岁,平均19岁;病程5一90天,平均78.5天;心 电图异常有早搏者81 例,窦性心律不齐者48 例,窦性心动 过速者19 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6 例,房室传导阻滞者27 例,束支传导阻滞15例。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 例,年龄6一44岁,平均21岁;病程6一91天,平均79.6 天;心电图异常有早搏者15例,窦性心律不齐者12例,窦 性心动过速者6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例,房室传导阻滞者 4例,束支传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