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4318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模拟考试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模拟考试试题语 文一、基础(36分)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2)今我何功德, 。吏禄三百石, 。(白居易观刈麦)(3)我们应该抱有“ , ”的豪情壮志,努力克服困难,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用李白诗句填空)(4)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不言而喻 B虽不能察,必以情/情不自禁C不能名其一处也/莫名其妙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高气爽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第35题。(7分)绿,是夏日树阴下的那潭清泉,里面dng yng( )着几根绿油油的小草。绿,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引得无数文人为之神魂颠倒。绿,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成为kui zh( )人口的美文。 。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生存、生活、生命的思索。 3.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2分) dng yng ( ) kui zh( )人口4. 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语句在横线处补充恰当语句。(2分)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3分)神魂颠倒 淡泊 恬静

3、畅想 乐章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第68题。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6以上两则材料

4、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7请你就改变这种现象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3分)8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一个问题。(3分)二、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0题。(一)(8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5、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从“令初下”的“门庭若市”到“期年之后”的“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1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3分)(二)(14分)杞人是一位哲学家周国平(1)河南有个杞县,两千多年前出了一个忧天者,以此而闻名中国。杞县人的这位祖先,不好好地过他的太平日子,偏要胡思乱想,竟然担忧天会塌下来,令他渺小的身躯无处寄存,为此而睡不着觉,吃不进饭。他的举止被当时某个秀才记录了下来,秀才熟读教科书,一眼便看出忧天的违背常识,所以笔调不免带着嘲笑和优越感。

6、靠了秀才的记录,这个杞人从此作为庸人自扰的典型贻笑千古。听说直到今天,杞县人仍为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可笑的祖先而感到羞耻,仿佛那是一个笑柄,但凡有人提起,便觉几分尴尬。还听说有当权者锐意革新,把“杞人忧天”的成语改成了“杞人胜天”,号召县民们与天奋斗的实际行动洗雪老祖宗留下的忧天之耻。(2)可是,在我看来,杞县人是不应该感到羞耻,反而应该感到光荣的。他们那位忧天的祖先哪里是什么庸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位哲学家。试想,当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过日子的时候,他的眼光却超出了身边的日常生活,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灭的道理。诚然,按照常识,天是不会毁灭的。然而,常识就一定是真理吗?哲学岂不就是要突破常识

7、的范围,去探究常人所不敢想、未尝想的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吗?我们甚至可以说,哲学就是从忧天开始的。在古希腊,忧天的杞人倒是不乏知已。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赫拉克利特和恩多克勒都认为天是会毁灭的。古希腊另一个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则根据陨石现象断言,天由石头构成,剧烈的旋转运动使这些石头聚在了一起,一旦运动停止,天就会塌下来。不管具体的解释多么牵强,关于天将毁灭的推测是得到了现代宇宙学理论的支持的。(3)也许有人会说,即使天真的必将毁灭,那日子离杞人以及迄今为止的人类还无限遥远,所以忧天仍然是可笑而愚蠢的。说这话的意思是清楚的,就是人应当务实,更多地关心眼前的事情。人生不满百,亿万年后天塌不塌下来,人

8、类毁不毁灭,与你何干?但是,用务实的眼光看,天下就没有不可笑不愚蠢的哲学了,因为哲学本来就是务虚,而之所以要务虚,则是因为人有一颗灵魂,使他在务实之外还要玄思,在关心眼前的事情之外还要追问所谓终极的存在。当然,起码的务实还是要有的,即使是哲学家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杞人因为忧天而“废寝食”倒是大可不必。(4)按照列子和记载,经过一位同情者的开导,杞人“舍然大喜”,不再忧天了。唉,咱们总是这样,哪里出了一个哲学家,就会有同情者去用常识去开导他,把他拉扯回庸人的队伍里。中国缺少哲学家,这也是原因之一吧。12.请联系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说“杞人是一位哲学家”的原因。(5分)13.第2段主要运用了

9、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4分)14.作者最后写道:“唉,咱们总是这样,哪里出了一个哲学家,就会有同情者去用常识去开导他,把他拉扯回庸人的队伍里。”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题。 (三)天职 (15分)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诊所的

10、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魁力。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海

11、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A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

12、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B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没有,它用得其所。”“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

13、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原文略有删改)15文中A处划线句写海尔曼“不由地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请结合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他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16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17说说你对文中B处画线句子“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的理解。(3分)18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4分)(四)(8分)阅读鲁宾孙漂流记

14、选段,回答下列问题。我还发现,这个海岛非常荒凉,看来荒无人烟,只有野兽出没其间,但至今我尚未遇见过任何野兽,却看到无数飞禽,可都叫不出是什么飞禽,也不知道打死之后肉好不好吃。 回来路上,见一只大鸟停在大树林旁的一棵树上,就向它开了一枪。我相信,自上帝创造这世界以来,第一次有人在这个岛上开枪。枪声一响,整个森林里飞出无数的飞鸟,各种鸟鸣聒噪而起,呼号交作,乱成一片,但我却叫不出一个来。 我打死的那只鸟,从毛色和嘴看,像是一种老鹰,但没有钩爪,其肉酸腐难吃,毫无用处。 到此时我感到对岛上的环境已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回到木排旁,动手把货物搬上岸来。那天剩下的时间全都用在搬物品上了。至于夜间怎么办,在什么地方安息,则还心中无数。我当然不敢睡在地上,怕野兽来把我吃掉。后来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但我还是尽我所能,把运到岸上的那些箱子和木板,搭成一个像木头房子似的住所,把自己围起来保护自己,以便晚上可睡在里面。至于吃的,我至今还未想出办法如何为自己提供食物。在我打鸟的地方,曾见过两三只野兔似的动物从树林里跑出来。19.选文描写了鲁宾孙刚上岸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