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14229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管桩检测方案样本.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方案 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二月项目经理: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批 准: 目 录1、工程概况2、检测方案编制根据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检测工作量布置5、实验办法与技术规定6、质量保证办法7、工程安全办法8、重要环境因素运营控制办法9、工期筹划10、检测成果提交内容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本工程地基解决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值150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则值Quk3000KN。桩径500mm,桩长25m(入土24m)。依照委托规定,采用单桩静载荷实验拟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值,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试桩桩身完整性,鉴定桩身缺陷限度。 2、检测方案编制根据建筑地基

2、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地基基本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勘察报告(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检测工作量布置依照委托规定,本次检测工作量为3组单桩静载荷实验,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基桩检测工作量 表1名录桩径(mm)桩长(m)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则值(KN)单桩静载实验(组)低应变测试(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50025640335、实验办法与技术规定5.1单桩静载荷实验5.1.1 检测办法简介1)采用单桩静载荷实验拟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性值。本实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最大加载量为3000k

3、N。试桩桩顶放置一承压钢板,钢板上放置一台500T千斤顶,并使千斤顶位于试桩中心,千斤顶通过高压油泵供油加载,荷载观测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压力表测定油压,依照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并控制加载量。本次实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分十级等量加载:加荷级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荷载(kN)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3000单桩实验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后来每隔15min测读一次,合计一小时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相对稳定原则:每1h沉降不超过0.1mm,并持续浮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由1.5h内持续三次每30

4、min观测值计算),以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单桩静载实验当浮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结实验:某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下5倍,且沉降量不不大于40mm;某级荷载作用下,桩沉降量不不大于前一级荷载下沉降量2倍,且经24小潮流未达到相对稳定;当载荷沉降曲线呈缓变形时,可加至桩顶沉降量6080mm,在特殊状况下,可依照详细规定加载至桩顶合计沉降量超过80mm;已达到设计规定最大加载量。卸载分五级进行:级数12345卸载后载荷量(kN)2400180012006000单桩静载荷卸载时,每级卸载量为加载量2倍,每级荷载维持1小时,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

5、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存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后来每隔30min读一次。检测设备为压力表,10m大梁两根,承压板,千斤顶,油泵、位移传感器等。2)低应变反射波法测试桩身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运用自由落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小冲击扰动力F(t),激发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然后运用速度检波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接受由初始信号和由桩身缺陷或桩底产生反射信号组合时程曲线(或称为波形),最后运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所记录带有桩身质量信息波形进行解决和分析,并结合关于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身完整性判断。低应变法完整性分类及鉴别原则:依照各桩实测时域信号

6、,桩身完整性结合缺陷浮现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等按下表综合分析鉴定。反射波波形规则、桩底反射波合理、桩底反射波到达前,无同相反射信号浮现,实测波速在合理范畴内为完整性好单桩,普通可分、四类桩:桩身完整性分类表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时域信号特性类桩桩身完整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类桩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构造承载力正常发挥2L/c时刻前浮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类桩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构造承载力有影响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她特性介于类和类之间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2L/c时刻前浮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

7、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类桩及类桩宜采用钻芯法或浅部开挖等其他办法进一步判断(或直接进行解决),并分析因素,由原设计单位复核与否可满足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规定,提出针对解决办法,根除质量隐患。检测流程:本次检测,严格根据(JGJ106-)执行。被检测桩均被凿去浮浆及破损某些,露出新鲜密实混凝土;每根桩布置24个检测点,检测点打磨平整,每个检测点记录有效信号数均不不大于3个。现场检测示意图如图2。基桩动测仪信号输入参数设定数据解决成果输出手锤击打桩打印机电脑基桩反射波法现场检测示意图低应变检测设备低应变检测设备一览表 设备型号编号证书编号量程/敏捷度主机RSM-PRT(T)

8、型最短10us传感器EG-10F型加速度计70901914kHz锤力棒、橡胶垫耦合剂耦合方式平整粘结6、质量保证办法6.1质量方针与目的质量方针:科学勘测 精心施工 安全环保 持续改进 诚信守法 和谐共赢 质量管理目的:优良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6.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现场主管和项目技术负责共同监督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层层监督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为实现本工程质量目的,依照公司质量体系规定,建立本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 质 量 保 证 体 系质量总负责: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现场主管 质安部施工队技术部 6.3 质量保证办法6.3.1全面进一步贯彻

9、GB/T19001-/ISO9001:原则质量体系.6.3.2各级荷载下稳压控制,以保证恒载作用于桩顶。6.3.3施工前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沉降相对稳定原则要严格执行。6.3.4沉降相对稳定原则要严格执行,做好数据记录。6.3.5压桩过程中避免振动干扰,车辆、桩机远离现场或停机。对施工中出既有也许影响施工质量特殊状况及时向设计、监理部门报告,采用办法并及时做好记录。6.3.6严格按照技术规定进行实验,每个台班二人构成,认真观测记录,不能随意离岗。7、工程安全办法7.1 安全生产目的:安全管理目的:死亡事故 0 重伤事故 0 轻伤事故 0 职业病发生率 1 重大火灾事故 0 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10、07.2 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项目经理安全保证体系材料员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安全技术办法保证安 全 教 育保 证安全检查保 证电气防护保 证机械防护保 证各施工队伍7.3.1 现场配备安全员,全面负责现场安全工作。7.3.2 现场操作人员必要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或甲方代表、监理人员也必要戴安全帽。7.3.3 施工人员必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岗位人员必要执行本岗位关于安全操作规程。7.3.4 施工中应注意用电安全,各种用电线路不得互相纠缠,且不得在地下乱铺。7.3.5 施工现场应有明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办法 表2序号活动/场合/设施危险源也许导致事故控 制 措 施1现场管理/现场/机械

11、机械伤害安全交底不全人员伤害触电车辆伤害扭伤、挫伤等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施工现场有专人指挥完善安全技术交底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等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施工人员不戴安全帽违背安全技术办法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所有施工人员均戴安全帽,并进行安全教诲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操作员无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人员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登记施工人员上岗证登记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2钻机操作、安装拆除管井/现场/钻机、管井钻机行走不稳钻机行走倾倒物体打击人员伤害所有施工人员均戴安全帽钻机行走时,平整场地清理地面上障碍物,施工过程中如

12、遇大风,采用办法保证钻机安全钻架装拆钻架拆卸安装高空坠落所有施工人员均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安全带钻机运营连接不牢固钻机行走倾倒物体打击等所有施工人员均戴安全施工机械及配套机具等在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并由专人负责维护使用3电路控制/现场/配电箱暂时用电不规范施工暂停安装合格漏电保护器,有良好接地保护电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检查电缆外观状况电缆随意摆放挪动电缆触电电缆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做好绝缘包扎、保护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挪动电缆应戴绝缘手套,注意防止电缆摩损漏电4管井运营/现场/抽水抽、排水机械设备状态不佳填写进入现场设备清单检查设备出厂或检修、试运转记录5现场施工/厨房/用火起火火灾安全用火,明确用火制度,责任到人8、重要环境因素运营控制办法8.1 环保管理目的:噪声及污染物放符合地方环保规定符合率 100%垃圾分类弃置符合率 100%资源(水、电、原材料)消耗在定额原则范畴内达标率 100%8.2 水体排放控制:施工废水排放废水排放严格控制,禁止随意流淌。8.3 大气排放控制:废气排放施工现场使用搅拌桩机及泥浆泵柴油机以及各种车辆尾气排放须经检测符合规定,否则禁止使用。8.4 噪声控制:施工现场作业桩机、混凝土泵等会产生噪声,影响附近社区。现场施工应据周边环境及附近居民反馈采用:优选低噪机具、减少同步开机数,避免夜间施工等办法;保证工地噪声排放符合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络安全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