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家长培训.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13972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家长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完整版)家长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完整版)家长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家长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家长培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家长培训第八章 送教上门的家庭教育第三节 对家长康复教育知识的普法与培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努力做好家长康复知识的培训,发挥家长的作用,充分利用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有利因素,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更有利于重度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因此,对于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的家长,对其普及康复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此背景下,我校对家长进行了一系列的康复教育知识的普及及培训。一、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让家长了解重度残疾儿童的八大康复教育内容,即运动康复、生活康复、心理康复、艺术康复、语言康复、社会康复、教育康复、

2、职业康复。学习相关康复知识和技能,能配合康复教师帮助孩子完成康复训练。二、 培训原则:(一)、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 机构康复与家庭康复就是两个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发生作用的力.只有家长和康复教师、治疗师目标一致、理念一致、方向一致,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较大的康复合力。 在实施家庭康复的时候,家长除了要完成康复机构布置的家庭康复作业外,还要在机构的指导下制订家庭康复计划,根据家庭环境对机构康复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训练。家长要充分利用各种生活情境对聋儿进行随机的生活教育. 例如,对有严重言语障碍的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内容就可以带孩子到菜市场买菜,让孩子从众多的蔬菜中将“青菜挑出来

3、。回家以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将青菜洗一洗、切一切、炒一炒。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进行对话交流。问:这是什么?引导孩子语言表达:这是青菜。问:妈妈做什么?训练语句表达:妈妈洗菜、妈妈切菜、妈妈炒菜。(二)、态度、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同步式家长培训模式在目标上重视家长康复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高。其中,端正态度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前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形成正确态度的必要保证。知识只有转化为技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娴熟的技能是家长培训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家长培训中,应时刻关注家长的态度,同时必须教给家长有效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家长培训初期所举办的家长培训班,其培训目标是:态度,知识,技能。显然,

4、态度比起知识和技能来说更为重要。作为后期培训的每日交流,其培训目标是态度,知识,技能。此时,家长技能的掌握是最重要的.而贯穿于整个培训的网络培训形式则同时关注家长的三个方面,即三个目标并重:态度,知识,技能。虽然不同的形式培训目标的重点不同,但每种培训形式都以这三方面为目标,注重三者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三)循环渐进和强化训练相结合。1、家长在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时,要学会目标的分解,有步骤有计划的前进.接受孩子逐渐改变.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多发现孩子好的方面,及时给予关注和奖励。2、根据康复的进展,制造强化效果,注意强化时机.例如:有的孩子伴有多重残疾,智障、行为障碍、语言

5、障碍等,有的还伴有自闭症。这些孩子在发育过程中某些方面受限于以上因素会相对迟缓,能力相对较弱。家长在康复训练中存在失落感和挫败感,需要家长耐心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一点一滴做起,及时鼓励,有针对的强化训练。(四)、集中培训、个别培训及网络培训相结合.家长培训模式在方式上应重视集中培训、个别培训及网络培训的有机整合。集中培训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优点,但无法解决个体差异大的问题.个别培训虽然能针对个别问题个别解决,但却相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网络培训虽然既能用于集中培训,又能用于个别培训,但限于使用面有限,尚未完全普及,目前还无法成为独立的培训体系,只能作为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的补充。因而,集中培训、

6、个别培训及网络培训三者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三、 培训方法:1、系统培训。如:请医师给家长作一些关于功能补偿训练等方面知识的讲座;康复专家给家长作儿童感统训练方面的讲座;邀请家长来学校与老师一起交流、座谈;组织家长之间的联谊与交流会;特校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一对一辅导沟通等。培训形式包括多媒体讲座、观看 VCD、现场模拟互动、布置作业等。 2、建立健全网络交流平台.现如今,互联网的优势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家教学习的网站比比皆是,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的网站建立,可以方便家长简洁明了地学习相关知识。随着 QQ、微信互动平台的深入人心,年轻的家长们都不会放弃这个平台。所以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建立家长交流群

7、,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编印并发放残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宣传资料.有许多家长对于残障儿童的教育经验缺乏,所以给家长发放一些简单易懂的残障儿童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册是非常有必要的。4、宣讲成功残障人士的教育故事,增强家长的教育信心。在残障人群中,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这些人的教育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残障儿童的家长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更能增强对自己孩子成长的信心。四、 培训案例:孩子的各项康复训练,家长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下面列举几个简单的游戏式样的康复案例。案例一:孩子记忆力的康复训练训练目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物品准备:孩子熟悉的物品若干、布或纸

8、板一块。训练方法:取出34件孩子熟悉的物品或玩具,按顺序排列在桌上,让孩子看一看桌上有些什么。然后用布或者一块纸板遮住,问:桌上有什么?让孩子说出物品的名称.玩法同前,让孩子按顺序说明物品的名称,这样不仅让孩子记住有什么,还要记住物品间的排列顺序.随着孩子观察记忆的增长,物品可以不断增加数量和品种。案例二:孩子生活康复训练训练目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物品准备:椅子2把;爸爸和孩子的生活用品各一套;一双系鞋带的鞋、一件拉链衫、一条小毛巾被.训练方法:爸爸和孩子做游戏。由妈妈当裁判。父子二人面前各摆一张椅子,上面放上各自的生活用品。妈妈发令后,爸爸和孩子立刻跑过去坐椅子上,脱下自己的鞋子,穿

9、上指定的鞋,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穿上指定的衣服,把毛巾被像叠被子一样叠整齐,最后跑回原地。先回到原位者获胜。案例三:孩子社会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教会孩子学会到别人家做客,并会使用礼貌用语“谢谢”、“您好”、“再见”。物品准备:一些糖果点心、报纸、玩具等。训练方法:妈妈扮阿姨。孩子带着水果点心去阿姨家做客.来到阿姨家门口,首先轻轻的敲门。阿姨开门后,孩子说:“阿姨您好,来您家打扰了。”阿姨说:“快进来吧!”坐下后,阿姨端上了削好的苹果说:“吃苹果吧!”孩子说:“谢谢阿姨!”在阿姨家玩了一会儿要回家了。对阿姨说:“阿姨,我要回家了,再见!请有空到我家玩!”参考文献:南京盲校送教上门手册 、网络文章同步式聋儿家长培训模式的实施原则、胡爱华老师编著的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必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