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3927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及社会复习计划知识点合用文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古代埃及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天气干旱,雨量罕见,土壤肥沃。2.兴衰史:公元前3500 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 年美尼斯一致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兴旺,地跨亚非两大洲,此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 世纪,被波斯消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3.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渐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夸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声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文化上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

2、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 年前后。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依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 3 个季节,每季4 个月,每个月30 天,年关加上5 天宗教日。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认识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如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所以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域形成乡村, 人口增添, 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 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西亚国家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1.地理地址: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2.主要居民:

3、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3.古巴比伦文明: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兴衰史: 公元前 3500 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 世纪汉谟拉比一致两河流域公元前16 世纪被外族所灭。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政治上:成立起富强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保护统治,拟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齐全的成文法典。内容:比较全面的反响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情况。性质(实质):是一部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眼先人人同样,汉谟拉比法典所表现的法律公正十分有限,主若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进了西亚文化的发展。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流传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 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字确立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立了拉丁字母。)古代印度1. 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2.兴衰史:公元前2500 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成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 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一致半岛3.种姓制度:地位等级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一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统治阶级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

5、国家军事行政大权被三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统治阶级第一第二等级四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几乎没有权益, 受上层剥削奴人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职业注:种姓制度规定不同样样级的人不得通婚。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4. 佛教:时间:公元前 6 世纪 开创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教义:宣扬众生同样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只有摆脱欲望刻苦修行才能拜托苦。发展:公元前3 世纪,国王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佛教兴旺一时。流传:一个是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陆,再有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域以及斯里兰卡、缅甸

6、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佛教在什么时候传入到中国?(西汉末年公元元年前后)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改革早期国家与社会 / 文案大全合用文档1.形成:公元前2070 年,禹成立夏朝公元前1600 年,汤成立商公元前1064 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商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亡于公元前771 年)公元前772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成立标志住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此后辈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任国王:桀。3.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多,且浸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司

7、母戊鼎是目前生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出现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特点: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意义:我国有可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4. 西周:分封制: (内容 +影响: P12)礼乐制度: (目的 +要求 P12)注:商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国王家眷、功臣等)分到什么东西?(土地等)有什么义务?(诸侯必定遵从周王命令,缴纳贡品,捍卫疆土,管理地方事物,捍卫周王室。)又有什么影响?(分封制确立了周王的声威,扩大了周王控制地域)分封制的基础是什么?(宗法制)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规范贵族

8、的身份地位。)孔子为什么尊敬礼乐制度?(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巧是保护社会序次的工具)有无消极影响? (一方面起到了保护统治、牢固序次的作用;一方面压迫了人的个性和创立性)分封制度、礼乐制度、宗法制度的实质是什么?(等级制度,是周朝保护统治的工具)诸侯争霸与社会改革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声威,反而依靠于富强的诸侯。一些实力富强的诸侯国为了强抢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2.齐恒公称霸:原因:他任用管

9、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兴旺起来。后又采用管仲的建议,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旌旗,即在尊敬周王室的名义下,在诸侯国中成立了声威; .地理地址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时间:公元前7 世纪中期,举行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认同他的霸主地位。3. 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前 221 年)晋国韩、赵、魏三个国家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认知趣对地理地址P14;4.社会发展:春秋时期,我国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进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春秋后期,新兴地主和个体农民形成,社会结构发展了深刻的变化。5.变法运动:魏国: 李悝变法楚国: 吴起变法秦国

10、: 商鞅变法 (最大影响)6.商鞅变法:背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诸侯争霸的局势,秦国打出富国强兵的旌旗,掀起变法运动。时间人物:公元前 395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内容 +影响:内容: 1.赞同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3.奖励军工,原因军工的人,按伟绩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4.成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影响:与其他各国对照,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完整,是秦国此后兴旺起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性质:一次比较完整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深得秦孝公的重用;吻合历史潮流;改革者态度坚决获取了人民的相

11、信;献身精神和坚毅毅力商鞅“南门立木”在今天的意义:南门立木使商鞅得以守信于民,加强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对于我们学生的启示: 要做诚实的人, 不谎话言、 谎言,说到做 到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令出如山, 守信于民。 这与我们此刻社会倡议的“诚信” 完满一致, 说了然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百花绽放1百花绽放出现的原因(背景): .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渐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 .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周围游说、讲学。他们针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样见解,形成了百花绽放的场面。2详尽学派与主张等:学派代表人物国别时

12、代主要主张“仁”即“博爱” “克己复礼” ;以“德”教化儒家孔子(开创)鲁国春秋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著有论语孟子楚国战国“德政”“民贵”“君轻”道家老子(开创)邹国春秋认为所有事物都有对峙面,对峙的双方可以互相转文案大全合用文档化;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著有道德经墨家墨子(开创)鲁国战国“兼爱”“非攻”法家韩非子韩国战国“法治”兵家孙子齐国春秋“知己知彼,战无不胜”孙膑齐国战国“事备此后动”3百花绽放出现的作用(意义) :各派不但阐述自己的主张,还互相论辩和责备,互相吸取合理的成分,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也成为了中

13、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4古代思想在此刻的表现:儒家的“德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启示式教育墨家的“兼爱” 、“非攻”同样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5孔子的思想对今世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孔子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吻合教育同样的思想;各个学生有不同样的个性和心智特点,只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优势和专长,吻合”因材施教“的思想,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但在当时还是在此刻,教育是值得借鉴的6联系当时(战国 )的社会形式,想一想,为什么法家会碰到重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深重的赋税、兵役、劳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益,严刑酷法等思想适应于当时社会形式的需要,自然碰到各诸侯国的喜欢和重视。7“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正确做法: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亲近结合起来,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向来都是相辅互帮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以,也不可以偏废8现存最早最完满的兵书:孙子兵法百家: 儒家 、墨家 、道家、法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