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37283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生的眼睛 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2、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领悟父亲的话的含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从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赠的正确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活动体验:师:眼睛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器官,它让我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色彩,看到了世界的奇妙与精彩。可是,对于失去光明的盲人来说,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谁愿意来暂时扮演一位盲人。请一位学生上来蒙着眼睛,让这位学生试着从彩色笔盒中先拿出红笔,再拿出黑笔来,接着让

2、这位学生蒙着眼睛回到自己的座位。让学生说说体验当盲人的感受。让学生们进一步体会到盲人看不到光明的痛苦。师:我们体验的只是一时的不方便,而盲人却要承受一辈子的黑暗。如果能有一个机会,让他重见光明,那会是多么美妙的重生!两岁的盲童小芳涵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幻灯片出示材料:岁的少年辰辰遭遇车祸,家人和医生尽一切办法,但仍无法挽救辰辰的生命。他的父母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捐献了辰辰的眼角膜,移植给了两岁的盲童小芳涵,得益于器官捐赠,光明将陪伴她一生。)师:眼角膜是眼睛的哪个部分呢?器官捐赠指什么?同学们,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是一扇窗户,那么眼角膜就是窗户上的玻璃,起着保护作用。一旦我们的眼角膜 受损

3、,轻者视力受损,重者则是失明。2、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和器官捐赠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师:让我们走进课文,翻开课本50页,拿起笔来,听录音,边听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根据阅读提示做做批注笔记。拿起笔来,按照金钥匙的提示,边默读课文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幻灯片出示:听录音,回答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有哪些人物? (2)琳达、琳达的父亲和温迪对于器官捐赠的态度一样吗?找出相关的语句,做上批注笔记文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深有感触或疑惑不解的,请在旁边做上批注。(做笔记时,标记需要解决的问题,圈画重点和精彩的语句,把心得简要地记在批注笔记

4、中。) (3)学生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有哪些人物? 幻灯片出示:琳达 琳达的父亲 温迪不要用幻灯片,最好直接板书到黑板上。三、 情感体验1、 师:当琳达、琳达的父亲和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献这件事时,她们分别是怎么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再度回到课文,读1到8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听听1到8自然段的朗读,并根据刚才的“金钥匙”做做批注笔记。2、 结合学生回答,填表格,并相机指导朗读,幻灯片出示:面对器官捐赠时,琳达琳达的父亲温迪痛苦根本不能理解哭喊气愤平静理所当然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感动、理解这个表格如果要出示,那么要更改下,我直接给你改在幻灯片上 天壤之别师:琳达面对器官捐赠有什么反

5、应,谁来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14岁的琳达听到器官捐有什么反应?谁来谈一谈?生:痛苦、根本无法理解。师:琳达还有什么表现?生:含着泪水。生:哭喊。师:哭喊,来你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师:同学们,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 喊呢?谁能来表演一下?师:你在家里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喊吗?喊不喊?喊会被认为什么?(生:不礼貌)大人一听,你看这个孩子“嗷嗷”直喊,会认为咱们没有礼貌。现在琳达竟然哭喊,你可以看出琳达怎么样?(生:非常难过气愤)师:好,我们一起来读。师: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板

6、书)。那么父亲是怎样的呢?那么父亲此时的态度又是如何呢?生:平静。师:平静是什么意思呢?生:非常地冷静。师:冷静你说。生:不急躁。师:不急不躁。他面对女儿的哭喊平静地说,为什么父亲能平静地说?生: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师:从那些词中你能看出?生:从“很久以前”。生:是,我从“很久以前”能看出他们早就打算自己死后捐献角膜。师:父亲和母亲早就商量好了,死后要捐赠器官,父亲面对女儿的呼喊才能如此地平静。请你把这段话用平静的语气把这段话再读一读。生:读“你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礼 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 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7、师:非常好。同学们,捐赠器官这样一件重要的事,父亲却认为是平平常常,理所应当,很平静。(幻灯片出示)师:在文中,除了父亲跟琳达的反应截然不同,还有谁跟琳达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还有谁在首次听到器官捐赠时的反应也与琳达截然不同?生:琳达的女儿温迪。师:琳达的女儿是吧,你从哪里看出来了?是琳达的女儿温迪,哪谁能来说说温迪的反应又是如何呢?生:读第八自然段。师:好,读到这可以了,读到这温迪的表现已经出来了,她(生齐接:热泪盈眶)走过去(生接:紧紧地拥抱外公)可见温迪怎么样呢? 生:可见温迪被外公感动。师:好,感动她理解了。是啊,温迪的眼泪和拥抱,说明了她理解了外公的做法,也被外公所感动。(幻灯片出示)3

8、、 理解词语“天壤之别”师:他们反应如此截然不同,用文中一个成语来形容是?这一家三代人的反应如此不同,谁能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幻灯片出示)你能不能用“天壤之别”造个句子?“天壤之别”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天壤之别”造个句子?4、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反应“天壤之别”的原因、器官捐赠的意义。师:我想问一问:父亲和琳达在“天壤之别”当中谁的表现是“天”?谁的表现是“壤”?生:父亲是“天”,琳达是“壤”。师:我再问一个问题,琳达她爱自己的母亲吗?生:爱!师:父亲他爱自己的妻子吗?生:爱!师:两者都是爱,怎么会有天壤之别?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想一想。(学生思考)(师用商量的语气)两个人商量商量,交换交换看

9、法?生:(小声讨论。)师:好,同学们,琳达爱母亲,父亲也爱自己的妻子,两者的爱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生:琳达不舍得让医生肢解自己的母亲,但是琳达的父亲认为如果他的妻子的眼角膜能帮助别人,这样他的妻子死得有意义。师:是的,有意义。父亲认为器官捐赠对谁有意义呢?师:对盲童来说有意义,父亲是怎么说的呢?还对谁有意义,再找找父亲的话来体会。师:依次出示句式:给予他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眼角膜,对盲童来说_! 给予他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眼角膜,对盲童的家人来说_! 给予他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眼角膜,对捐赠者自己的家人来说_! 生反馈,齐读。这个部分,我一直觉得设计得不是很流畅,但是又怕自己贸然改动变化太大,

10、要不你自己再斟酌下,进去我们再讨论。4、 理解“振聋发聩”、体会父亲的精神并板书师:器官捐赠多么有意义!此时父亲那平静的话语不禁再次萦绕在脑海中(再读父亲的话)师:你们从父亲的话里感受到了父亲身上什么可贵的精神?(生反馈,板书:帮助 奉献 关心、博爱)师:朴实、平静的话语,蕴含着帮助他人、奉献、博爱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文中用一个成语形容父亲的话语是?(生:振聋发聩 幻灯片出示,指导字的结构、说说字义)5、 生讨论对器官捐赠的看法。师:同学们,听了父亲振聋发聩的话语,此时此刻,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是你,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四、小结:师:生命是短暂的,而器官捐赠者战胜了短暂,生

11、命的价值得到了延续。请读几句关于生死意义名言。幻灯片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删去这句师:孩子们,让我们再来读课题,相信这种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会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生命得到延续,精神得到永生。结尾可以结合上面的名言,再来深化下文章的主题,比如这样说“孩子们,人难免会有一死,可是有的人死得其所,死的有价值,而且死后依旧活在别人的心里,就如文中那无私捐献器官的父母亲和温迪一般,孩子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吧。是的,器官捐赠真是太重要了,琳达一家人很无私,它们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到了延续,相信这种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会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下去,让生命得到延续,精神得以永生!五、作业搜集资料向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