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136737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印机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及排除 (2).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静电原理光学成像原理半导体原理第二章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第三章 复印机的机械结构第四章 复印机的电气结构第五章 复印机的调整一、机械调整二、图像、电气调整第六章 复印机的自诊断功能一、输入输出自诊断二、故障代码自诊断第七章 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一、零部件及控制故障二、图像质量故障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一)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二)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三)复印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续四)第一章 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一、复印机的种类1.根据复印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复印机可分为模拟复印机和数码复印机两种。2.根据复印的速度不同,复印机可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每分钟复

2、印A4幅面的张数来决定)。 复印机每分钟可复印A4幅面的文件10-30份,中速复印机每分钟可复印30-60份,高速复印机每分钟可复印60份以上。3.根据复印的幅面不同,复印机可分为普及型和工程复印机两种。一般我们在普通的办公场所看到的复印机均为普及型,也就是复印的幅面大小为A3-A5。如果需要复印更大幅面的文档(如:工程图纸等),则需使用工程复印机进行复印机,这些工程复印机复印的幅面大小为A2-A0,甚至更大,不过其价格也非常昂贵。4.根据复印机使用纸张,复印机可分为特殊纸复印机及普通纸复印机。特殊纸一般指可感光的感光纸,而普通纸是指普遍使用的复印机。5.根据复印机显影方式不同,复印机可分为单

3、组份和双组份两种。6.根据复印机复印的颜色不同,复印机可分为单色、多色及彩色复印机三种。一、根据复印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复印机可分为模拟复印机和数码复印机两种。1、模拟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模拟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曝光、扫描方式将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通过光学系统(如:镜头、镜子)直接投射到已被充电的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2、数码复印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对通过曝光、扫描产生的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图像数码信号输入到激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激光束对被充电的感光鼓进行扫描,在感光鼓上产生静电潜像

4、,图像处理设备(存储器)对诸如图像模式、放大、图像重迭等作数码处理后,再经过显影、转印、定影等步骤,完成整个复印过程。数码复印机基本上相当于把扫描仪和激光打印机的功能融合在一起了。复印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的原理:静电原理 电荷有正负两种极性,所谓静电原理是指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 相互吸引。即所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图-1所示光学成像原理 光学成像的基本知识:物体通过光学镜头成像为图像。图2所示半导体原理 半导体原理就是在静态、或加反向电压时为绝缘体;而在加正向电压时 味道体。 复印机用的感光鼓材料则是感光型半导体:即在暗态时(不受光)为绝 缘体;而在亮态(受光)时为导体。图

5、3所示。 总结:复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导体的电位特性,在光导体 没有受光照的状态下进行充电,使其表面带上均匀的电荷,然后通过光学成像原理,使原稿图像成像在光导 体上。有图像部分因没有受到光照(相当于暗态),所以光导体表面仍带有电荷,而无图像区域则受到光照 (相当于亮态),所以光导体表面的电荷通过基体的接地,使表面的电荷消失,从而形成了静电潜像。再后 是通过静电原理,使用带有极性相反电荷的墨粉,使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像转化成为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 。最后,仍然通过静电原理,将光导体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表面,完成复印的基本过程。第二章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 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及各部件如下图所示:

6、复印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按照复印顺序) 充电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 使感光鼓表面均匀地带上电荷。 曝光部件(扫描曝光灯、反光镜、镜头) 使感光鼓表面按照原稿图像,形成图像的反转电位潜像。 (前章已经讲解) 显影部件(显影器、高压发生器) 将感光鼓表面的电位潜像转化为墨粉图像。(前章 已经讲解) 送纸部件(马达、搓纸轮) 马达带动搓纸轮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 表面的墨粉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 转印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丝) 通过转印电极使复印纸表面带上均匀的与墨粉电荷 相反的电荷,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 分离部件(高压发生器、电极架、电机

7、丝) 由于复印纸和感光鼓表面均带有电荷,而且极性相 反,所以复印纸在复印过程中不易从感光鼓上分开。因此要将完成复印的复印纸顺利从鼓上分开,需要采取 分离的措施。早前的复印机采用机械分离,但易卡纸;当前的复印机均采用电流分离。其中分离电流含有高 频交流和固定直流成分。 清洁部件(清洁器) 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墨粉清洁干净,为下一复印做 好准备工作。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鼓表面均有残 留墨粉,不进行清洁,则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 定影部件(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器) 复印纸上的墨粉图像通过定影固定在复印 纸上,以便于保存。若不经过定影,复印纸上的图像一碰

8、就掉落。(所以定影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 复印机的过程同时还包括许多辅助过程,主要有: 消电部件(全面曝光灯) 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电位清除,为以后的 复印做准备。否则复印品会有残留图像或底灰。 删边部件 (像间像边消电灯)复印品均有前端、前 后侧、后端或缩小部分的空白,所以需要通过像间像边消电灯将不需要的感光鼓表面电位清除。第三章 复印机的机械结构 复印机的机械结构通过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复印机机械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光学成像系统 主要由曝光灯、反光镜(16或14块)、光学镜头组 成。其作用就是将原稿成像到感光鼓上,所以,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直接影响复印品的质量。光学系统的清 洁保养

9、和注意事项将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讲解。 感光鼓及成像系统 主要由感光鼓、充电电极、转印电极、分离电极以及像间 像边消电灯和全面消电灯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光学成像系统在感光鼓表面成像的光学图像转化为电位潜像; 再将感光鼓上的墨粉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然后将复印纸从感光鼓上顺利剥离下来完成原稿到复印品的过程 。 显影系统 主要由加粉马达、墨粉盒、显影磁棍、磁棍刮片 、墨粉搅拌器、墨粉输送螺旋杆、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加粉马达将墨粉盒内的墨粉通过墨粉输送螺旋杆 送入显影器内,然后墨粉搅拌器将墨粉进行充分搅拌使墨粉带上电荷后吸附在显影磁棍上,磁棍上墨粉的厚 度由磁棍刮片控制。最后通过感光鼓表面的电荷将磁棍表面

10、的墨粉吸附到感光鼓上形成感光鼓墨粉图像。 送纸系统 主要由送纸马达、搓纸轮、纸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将复印纸送入机内,为下一步将鼓表面的墨粉 图像转印到纸上做准备。 清洁系统 主要由清洁刮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杆、废 粉盒、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是清洁刮片将感光鼓表面的残留墨粉刮下来,然后通过回收棍、废粉传动螺旋 杆将废粉收集到废粉盒。因为所有复印机都不可能通过转印将感光鼓表面的墨粉完全转印到复印纸上。所以 ,鼓表面均有残留墨粉,不进行清洁,则影响以后复印品质量。 定影系统 主要由定影热棍、压力棍、加热灯管、热敏电阻 、过热保护开关、传动齿轮组成。其作用就是通过加热灯管将热棍加热到一定的

11、温度,此温度值由热敏电阻 控制。然后利用热棍和压力棍之间的压力将复印纸上的墨粉熔化后固定在复印纸上。 传动系统 主要由主马达、扫描灯架马达、镜头马达、送纸 马达和显影马达(后两种一些复印机没有)、传动齿轮、传动链条(皮带或钢丝绳)组成。主马达驱动感光 鼓、输纸机构、清洁器、定影器、显影器和送纸机构(一些机型由独立马达驱动);镜头马达控制镜头按不 同的比例前后移动,保证复印品效果;灯架马达驱动灯架的前进和后退,同时也要保证灯架的移动与感光鼓 的转动同步(具体如何实行后面章节详细讲解);送纸马达则驱动搓纸轮将纸送入机内;显影马达则驱动显 影器的转动,将墨粉同步输送到磁棍上(如何、为何实行同步后章节

12、详述)。 输纸系统 主要由输纸导棍、输纸轮、输纸皮带、树枝风扇、输纸导板组成。复印纸被搓纸轮送入复印机到定影后出复 印机完成,除了送纸、转印、定影过程外,需要其他的辅助过程,而输纸系统就是实行复印纸在复印机内正 常传输必不可少的部分。当然,这里也涉及复印纸的定位、同步问题,同样在后面的电气章节进行论述。第四章 复印机的电气结构 复印机的电气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电源部分 主要由电源线、开关、交流到直流转换开关电源组 成。开关电源的作用是将通过电源线提供的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复印机控制部分需要的直流电源,直流电 源一般均采用多组不同电位的输出(常见为24V、12V、5V)。 24V 提供传

13、感器、马达、电磁离合器等输出部件的电源; 12V 提供控制板等部件的电源;5V 二极管、控制板内芯片、传感器等的电源。 控制部分 主要由主控制板、曝光灯控制板、马达控制板等 组成 主控制板 控制复印机的整个复印过程。 曝光灯控制板 根据原稿的不同浓度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 马达控制板 根据不同的复印倍率控制扫描灯架、镜头的位置和前进后 退速度(一些机型此控制部分集成在主控制板内)。 高压部分 高压发生器根据主控制板的指令,提供复印过程所需的充电、转印、分离、显影偏压、栅极偏压、消电和预 转印(一些机型没有)的高压。 显示部分 主要部件为操作面板。 自动测试部分 主要由自动浓度传感器、原稿尺寸传

14、感器组成。 自动曝光 自动浓度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浓度获得不同的电位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给曝光灯控制板不同的 指令,控制曝光灯的发光强度,达到最佳的复印效果。 自动选纸和倍率 原稿尺寸传感器探测不同的原稿尺寸大小获得不同的组合 传输给主控制板,然后主控制板根据不同的组合:1、根据已选择的倍率选择与原稿尺寸相同的纸路;2、根 据已选择的复印纸尺寸选择合适的倍率。 传感器部分 主要由扫描灯架原始位置传感器、镜头原始位置传感器、 纸路传感器、对位传感器、出纸传感器、无纸传感器、纸尺寸传感器等组成。第五章 复印机的调整 复印机的调整分机械调整和图像、电气调整两大部分 一、机械调整: 光学系统调整 光学系统的调整主要是:全程扫描灯架和半程扫 描灯架之间距离的调整(其它诸如反光镜的倾仰角本教程强烈建议不能调整)。此调整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 调整: 更换扫描灯架钢丝绳; 复印品与原稿间存在倍率差异; 复印品模糊。 不同型号 复印机调整的标准位置不同,具体机型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