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136703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共12分)(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 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 证据)、给出( 证明)或(举出反例 );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 )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2)有10名棋手参加一次围棋比赛,每人都要和其他选手赛一场,一共需赛(45)场。(3)在一个整除的除法算式里,余数是138,商是99,除数最小是( ),被除数是( )。(4)4个不同质数的积是210,这四个质数分别是(2、3、5、7)。(5)一个三角形的三

2、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根据角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是(钝角 )三角形。(6)有一个四位数 52AB ,能被2、3、5整除。这个四位数最小是(5220 )。(7)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比是267。其中最短边是6厘米,最长边是( )厘米。(8)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后是8/9,这个分数是( )。(9)下图的大长方形中,含有不同的小长方形。数一数共有( )个长方形。(10)在教学“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思路,体现了( )数学思想的渗透。(11)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

3、立方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12)有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在它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共6分,每题0.5分。)(1)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错 ) (2)“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3)不应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 (对 )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5)“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理解”的表述。 (对) (6

4、)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和5都是乘数。 ( 对) (7)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个角的内角和会减少。 (错 ) (8)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对 )(9)掷两枚硬币,它们全部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 (错 )(10)除尽是整除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 )(11)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错 ) (12)求一个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它的侧面积的一半乘以半径。 (对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的选项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共14分(1)“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是对过程性目标“(D)”的表

5、述。A、经历 B、感受 C、体验 D、探索(2)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D )。A.只会产生负迁移 B.只会产生正迁移C.既不会产生正迁移也不会产生负迁移 D.既会产生正迁移也会产生负迁移(3)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 B )。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以再造性思维为主(4)在除法算式mnab中,(n0),下面式子正确的是(C )。A、anB、na C、nb (5)1、3、7都是21的(D)。A、质因数 B、公约数 C、奇数 D、约数(6)84.78元,59.50元,12

6、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多少?( )A、343.73 元 B、343.83元; C、344.82元; D、344.73元。(7)下图是世界人口发展情况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预测出2010年世界人口的数量约为(B)亿人。年 份195019601970198019901999世界人口(亿人)25.230374452.760A. 60 B. 80 C. 90 D、100 (8)5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为(A )部分。 A、16 B、15 C、14 D、13(9)二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一个新长方体,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求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B. )。 A.22平方厘米

7、 B.24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10)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是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农场,总共用了5.5小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 A、15千米; B、20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11)学校有一长方形花坛,长630米,宽390米,少先队队部要求沿花坛四周等距离地种上“美人蕉”,而且四个顶点必须各种一棵,至少要种(C)棵。 A、30 B、34 C、68 (12)用3根都是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则围成的(C、 )面积最大。A、长方形 B、正方形 C、圆形 (13)下列图形中,哪一个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8、 ) A、 B、 C、(14)36名学生参加数学比赛。答对第1题的有25名学生,答对第2题的有23名学生,两题都答对的有15名学生。两题都没有答对的学生有( )名。A、1 B、2 C、3 D、4 E、5四、简答题。(共25分。第5题和第7体各5分,其它每题3分。)1、你认为课程改革提倡算法多样化,其价值体现在哪几方面?希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实现教学民主性、合作性;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为孩子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展开。2、结合下面的例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1)要联系生活实际,把

9、估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2)要从数量估计、测量估计等结合具体操作,培养学生估算兴趣。(3)精心设计一些有估算价值的问题,深刻感悟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4)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估算方法的好处。(5)教育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6)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7)处理好估算和精确计算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当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8)做好对学生估算策略的评价。(9)制定计划,长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ABCD和ABCD,重叠在一起,经过怎样的几何变换(只允许平移、旋转),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写清变

10、换的过程)如平移使与重合,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4、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此题会运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5、某居民小区原有水泥地面为232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根据小区居民的意见,计划在一个月内投资10万元把部分水泥地面改造成绿地,问应将多少平方米水泥地改造成绿地,才能使绿地面积正好是水泥地面积的3倍?(1)232+156=388(平方米)3884=97(平方米)232-97=135(平方米)。(1)解出此题 (2)写出解题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步骤2)读题和理解题意,排除无关的数据“10万元

11、”的干扰; 分析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列式解答。指导学生分步列式,列综合算式也可。检验与书写答句。不能答得太简略等。6、生活中,为什么把“下水井盖”做成圆形的?请用数学知识解释。因为圆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样无论如何旋转翻转井盖都不会掉下去如果是正方形的,转动角度后就可能从对角线的位置掉下去而且圆的有利于转动而且,在所用原料一样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7、师徒两人共加工零件168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完成任务时,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请至少用三种方法解答)解法一:设师傅加工x个,徒弟加工(168-x)个。X (168-x)=1/51/9 X=108, 168-x

12、=60。 解法二:设师傅加工x个,徒弟加工(168-x)个。168(1/51/9+1)=60(个) 60(1/51/9)=108(个)。 解法三:168(1/5+1/9)=540(分钟) 1/5540=108(个), 1/9540=60(个)。五、论述题。(任选一题,共5分。)1、试举一例说明,你在数学课上是如何落实“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2、什么是行动研究法?请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举例说明。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例要点:1 、发现问题 2 、界定问题 3 、收集文献 4 、实地调查研究 5 、形成假说 6 、制定计划 7 、实施行动方案 8 .评价实施结果 9 .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六、教学设计。(任选一题共8分。)1、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以“9加几”或“圆的认识”为例,写出你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教学环节及意图)。2、任选一课,写一篇学案设计。答案:一、填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