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135431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健康培训记录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培训时间:2017年12月20日培训内容: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主讲人: 林天恩所需时间:1课时平安教化记录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护一、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通常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异样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等;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2) 劳动过程中的有

2、害因素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轮班制度不合理等。 劳动中精神过度惊慌。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支配不当,如支配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体过度疲惫,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疲惫等。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运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工序支配在一起等。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设备。平安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二、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

3、理措施是什么?1生产性粉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依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1) 尘肺长期吸入肯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峻的危害。(2) 粉尘镇静症吸人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肯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3) 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4) 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5) 局部作用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常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

4、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混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6) 中毒作用吸入的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汲取,引起中毒。2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削减或消退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密:密闭尘源。运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削减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

5、污染的重要措施。“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实行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干脆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扬教化,普及防尘学问,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相识。“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限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需合理、正确地运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筹个人防护用品。“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别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三、噪声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是什么?1

6、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多方面的。噪声会阻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人简单感觉疲乏、烦躁,以及留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精确性降低等。噪声可干脆影响作业实力和效率。由于噪声掩盖了作业场所的危急信号或警报,使人不易察觉,往往还可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长期接触剧烈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以下有害影响:(1) 听力系统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在强噪声作用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引起噪声聋;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聋。(2) 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惫、睡眠障得、记忆力减退、心情不

7、稳定、易怒等症状。(3) 其他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功能紊乱等。2限制和减小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的措施采纳肯定的措施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和减小噪声危害。这些措施主要有:(1)实行技术措施限制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即消声和隔声,如运用汽车排气消声器、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地板等。(2)加强个人防护,运用劳动防护用具。合理运用耳塞。防噪声耳塞、耳罩具有肯定的防噪声效果。依据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隔声效果可达3040dB(A),对高频噪声的阻隔效果更好。改善劳动作业支配。工作日中穿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离开噪声环境,限制噪声作业的工作时间,可减轻噪声对人体

8、的危害。(3)卫生保健措施接触噪声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以听力检查为重点,对于已出现听力下降者,应加以治疗和加强视察,重者应调离噪声作业岗位。有明显的听觉器官疾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不得参与接触剧烈噪声的工作。五、如何预防职业性危害职业性危害的预防,首先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厂房起先,在变更工艺、更新产品时,都要从平安卫生的角度考虑尽量防治生产性有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产生影响。农夫工在监督并要求企业改善生产环境,供应预防职业性危害的生产条件和防护用品的同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学习并在生产劳动中严格遵守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卫生管理制度。(2)自觉接受平安卫生教化,仔细学习平安卫生学问,提高自我爱护意识。(3)在有平安作业证要求的岗位工作的农夫工,肯定要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平安学问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以接着从事生产。(4)刚刚进场的农夫工,在进入生产作业前要主动协作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性体检,从而及早发觉是否有职业禁忌症,避开从事不宜从事的工作;老职工也要依据详细状况,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做到早发觉早治疗。(5)要在生产和生活中留意个人卫生,并加强熬炼,增加体质。(6)要正确佩戴和运用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防护用品的检查、管理和维护保养,发觉问题要及早上报,进行修理或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