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135341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析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职业素质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思路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法研究改革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提出来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给予重要批示的。一定要搞好职业教育。只有创办一流的教育,才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各行各业不仅需要大批量的管理型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在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所以,改革职业教育方法、强化职业素质就成为了职业教育中首屈一指的问

2、题。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只有经过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创新,才能让学生从学校踏进社会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与社会接轨,为就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II教学生“会学”。由被动接受的“学会”变为自主探究的“会学”,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的学生终生受用。 I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目标感与计划性,让学生清楚学习进度和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充分体现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I3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协调、咨询引导的作用,在教学全过程中,教师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 I4强调学生

3、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让学生在进入培训(学习)时就知道自己应达到什么标准,应掌握什么能力;评价标准着重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在执业能力方面,让学生清楚该做好什么的准备走进社会,以哪些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可能遇到的社会问题,使技术能力得到更有效地发挥。 I5优势互补,产学合作。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学校的教师作用,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共享。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21讲授法 针对专业技能的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运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穿插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

4、原理和阐明规律,但要避免一味枯燥讲,让学生思路清晰的领会核心知识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针对某一核心问题进行师生互动,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辅助讨论、交流。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22脑轰法 又称为小组讨论法、集体思考法、智力激励法,是依靠集体智慧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激励的创新学习方法。在职业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就某一课题自由发表意见,并对其意见的正确性或准确性教师不进行任何评价,学生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观点陈述原因,其他学生也没有必要立刻对某个学生的观点加以评价、进行讨论或提出批评。追求数

5、量,尽可能多的讨论和收集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也称为建议集合)。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使学生对某一教学课题产生自己的意见,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引起连锁反映,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经过组合和改进,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3案例教学法 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宗旨不是传授最终真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他真正重视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学生一方面从教师的引导中增进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另一方面也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提升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兴趣,强化自主学习效果。 24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分析人际关系,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能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距离。职业教育中,应根据不同的职业,刨设不同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情景角色扮演的过程给自己的行为作出分析和判断,学生通过实例为媒质:(1)探索他们的感情;(2)洞察他们的态度价值和感知;(3)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4)提升他们对自我改进和提升的主动性

7、,加深对职业知识的理解。强化执业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5行为导向教学法 是指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视觉感知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影响行为、领会、落实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能够训练学生方法能力,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 251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 252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

8、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26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比如:校企合作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承担合作项目,研究、操作,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即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许多情况下,参加项目教学工作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工种,甚至不同的职业专业领域,目的是训练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部门的同事合作的能力。 27任务驱动法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

9、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学中,可以提前进行疑云导人、布置任务,搜集答案,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以成就感,课后布置拓展性、实践性较强或体现合作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直观、形象、结合实际、感同身受的消化、理解知识,既能提升理解能力,又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3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的程序 职业教育教学模块基本分为原理性教学、技术性教学、操作性教学三个方面,但都要经过有效的程序才能发挥每个阶段的教学功能。 31课程准备 课前由教师交代模块(或单元、分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学习方法、发展动态等。以事例、问题、提问等形式导入,讲明每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教师抛题,学生

10、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问题,进行前期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学习重点集中答疑。在集中学习、实践训练之后,回答学生疑问、总结知识点、落实核心知识。 32技能(实验)示范与训练 基本原理明晰后,教师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技能标准示范,学生进行(实验)反复训练,及时反馈,教师根据课题要求,对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点进行考核。并针对实验与训练过程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主题讨论、说明、再实践,以拓展项目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把其中重要和突出的问题作为个案,进行集体思考和解决,强化实践能力。 33综合技能实习 为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安排学生到现场进行短期见习或长时间的综合技能见习,或参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在积极参与中判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职业教育正以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前进,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但只有时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职业教育才能完成培育高素质人才与高技能人员的需求。综上所述,只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改革研究方面的总体构想,其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与实施会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让每一种方法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只有职业教育人不断行走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才能让职业教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坚实的支柱。1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