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13347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 班级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下面的词语中 划线 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 ) A 酝 酿 ( ni ng ) 卖 弄 ( l ng ) 贮 蓄( zh ) 絮 叨 ( d o ) B 粗 犷 ( ku ng ) 侍 弄( s )_ 菡 萏( h n )_ 窠 巢( k ) C 着 落( zhu ) 攲 斜( q )_ 皂 荚 树( ji ) 混 为一谈( h n ) D 争 执 ( zh )_ 荫 蔽( y n ) 一 霎 时( s ) 咄 咄逼人( du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

2、 ) A 遮蔽 骄媚_ 嘹亮_ 花枝招展 B 分歧 沐浴_ 吝啬_ 笑嬉嬉 C 高邈 搓捻 云宵_ 各得其所 D 萧瑟 化妆 彩棱镜_ 迫不及待 3. 下列句中 划线 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 ) A 小学毕业典礼那天,我们班的女同学都打扮得 花枝招展 的。 B 重庆的中午,真是高温难耐,观音桥步行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真是 人迹罕至 。 C 这一天,重庆图书馆门前 人声鼎沸 ,挤满了许多前来参加签售会的读者。 D 学习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 不求甚解 。 4.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_ ) A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3、 B 济南的冬天,作者朱自清。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 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彷徨呐喊。 D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海伦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她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5. 下列文段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_ ) 淡妆浓抹总相宜,美如诗画。 2016 年 9 月,演绎在西湖上的 G20 峰会文艺晚会,让中国文艺惊艳了世界。 A 在西湖夜色中,让漫山遍野的采茶女轻舞 ; B 彩扇徐展,乐舞蹁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让观众沉沦 ;

4、 C 水上的芭蕾经典天鹅湖,让欢乐的舞步在多情的西湖水面律动 ; D 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全场欢腾,那是因为它唱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对于祖国的热爱的原因 。 二、语言应用6. 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写出你对家的感受。 例句:如果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夜星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次次抚平你行走的创伤。 _ ,_ ,_ 。 7. 在学校开展的“海量阅读”活动中,你一定看了不少名篇佳作,你能从朝花夕拾和城南旧事这两本书中选一本,写80字左右的推荐语,把它推荐给同学吗?(要求至少从两个方面来推荐,如:内容、人物、语言等) 三、综合性学习8. 综合性学习 2016 年 9 月 15 日 ,“天宫二号”

5、在中秋之夜完美升空,中国航天自信迈向空间站时代。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项任务。 1.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 恰当 的标题。(不超过 25 个字) (央视记者 丁旭) 世界首套在轨脑机交互及脑力负荷测试系统日前随“天宫二号”飞上太空。待“神舟十一号”和航天员到来,“天宫二号”将开启人类史上首次太空脑机交互实验。此实验可将航天员的思维活动转化为操作指令,并监测航天员的脑力负荷等状态。 脑机交互将是未来人机交互的最高形态。脑机交互可以不依赖外周神经和运动系统,让航天员在太空环境里,思维活动转化为操作指令,同时又能监测航天员的脑力负荷等神经功能状态,实现人机互适应,减轻作业负荷,最终完成复杂作业。即将

6、开展的太空脑机交互实验,就是对这一技术在轨适用性的最为关键的验证。 2.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天宫二号”升空成功的 重要意义 。 材料一: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戴杰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太空能力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射火箭和第一颗卫星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显然是对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贡献。” 材料二: 20 多年前,当国际空间站还在筹备期时,我国就一直努力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却被美国以防止航天技术扩散的理由拒绝。“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完成了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我们要谢谢美国当年的不收之恩,把中国逼成现在这样的霸气。 材料三:

7、3.“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后,火箭飞控中心指挥大厅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清一色都是 30 多岁的小伙子。这一充满朝气的画面感染了某班的孩子们,他们打算策划一次主题班会。请根据活动相关信息,帮他们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简要阐明活动目的。 活动主题:砥砺青春,成就梦想 活动一:看视频,认识“天宫二号”的年轻科技人员 活动目的:展示年轻科技人员的魅力 活动二:_ 活动目的:_ 活动三:_ 活动目的:_ 四、名句名篇9.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星汉灿烂, _ 。(观沧海) (2) 我寄愁心与明月, 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夜发清溪向三峡, _ 。(峨眉山月歌) (4) _ ,落花时节

8、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5) 遥怜故园菊, 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_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 (7)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着事物发展规律的自然理趣,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_ , _ 。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情切的句子是 _ , _ 。 五、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

9、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 划线 词语 (1)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 (2) 太丘舍 去 : (3) 去后 乃 至: (4) 入门不 顾 : 2. 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 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 “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

10、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 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4.你能写出两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吗?请写出具体的人名和主要事件。 六、现代文阅读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下列小 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

11、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

12、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 将“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3. 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4.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下列小 题。 狗的哲学 (1)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