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12955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评价标准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一、新产品研发管理新产品研发体系1. 企业应建立新产品研发体系,设置专门的新产品研发管理机构,配备的专兼职研发人员,实现整个企业新产品研发工作的统一管理;2. 研发体系包括研发战略1、流程2、组织结构、过程组织与评价、团队管理,并建立健全研发管理制度;新产品研发水平1. 产品研发战略应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的产品战略规划 ,按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结构;2. 产品研发应运用项目管理方法、采用并行工程手段,进行任务分解,制订实施计划,并能及时对研发方案及过程进行系统评价;3. 新产品研发资金占

2、销售比重和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应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4.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比重应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5.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3 应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新产品研发管理1. 研发工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院校、科研院所),拓展研发能力;2. 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工作,注重研发设施投入;3. 严格按照研发流程,实施研发全过程管理;4. 产品研发应采用按样品、小批等批量设计方案,并及时对研发成果进行鉴定与生产转换;5. 有妥善的技术资料的整理、总结、积累与保障措施4;6. 注重产品研发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巩固提升研发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注1:产品战略规划,应能从产品战略作

3、用、产品投资回报率、产品风险等方面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并结合企业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能力分析,进行资源调配。注2:新产品研发流程应包括:信息获取、技术分析、方案确定、新产品设计、新产品工艺设计、新产品试制、新产品试验与结果鉴定、产品的生产转换等阶段。注3: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本期投产新产品的品种数/本期开发的新产品品种数100%注4:技术资料的整理、总结、积累与保障措施应包括产品研发各阶段的技术数据资料及鉴定资料的管理、有权限共享以及专利、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与保护等措施。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二、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体系1. 企业应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以及时响应

4、顾客需求为宗旨的,能有效进行增值转换过程的生产管理体系1;2. 企业要有指定专(兼)职人员和机构,负责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优化;3. 企业要制定完整的,能保证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管理要求1. 企业要不断完善的生产管理流程2,以提高生产柔性,减少生产周期、资金占用和产品成本;2. 企业应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没有信息孤岛,数据完整、准确、及时的生产计划管理系统;3. 企业要通过项目管理、流程优化、全员改善、人才育成等管理方法,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产品质量;4. 企业要建立能准确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并具有可追溯性的,以制造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管理系统;5. 企业要通

5、过控制“三废”处理等工作,实现清洁生产,将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6. 企业要根据对各生产指标3的监测,优化组合生产各要素,建立作业工位的综合保障体系。生产管理工作1. 企业应通过优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各项工作,追求准时化生产,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2. 企业应运用各种工作研究技术对生产管理工作不断地进行持续改善,通过均衡生产,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 企业要注重和加强降成本工作,采取合理规划、物料控制、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效率等手段,来减少制造过程中的浪费现象;4. 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及时对现场布局、安全和环境、设备保全、劳动组织、能源管理、物料及产出等出现的偏差进行纠

6、正。注1:生产管理体系应包括:制造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均衡生产、编制能力需求计划、生产任务管理、车间管理、质量管理等。注2:生产管理流程:制定生产战略编制生产计划核定生产能力生产准备进度控制生产绩效的评价和考核。注3:生产管理的主要指标:u 生产均衡率各种产品每日完成产量的百分比(超计划的按100%计)/各种产品月计划规定工作日的总数u 生产效率(一天内必要的生产数量 / 一天内的生产能力)100u 设备利用率(设备一天内能正常运转时间 / 设备一天内应运转时间)100u 工时利用率(作业的实际工时/被加工产品的劳动定额)100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三、市场营销营销管

7、理体系1. 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包括树立营销理念,市场分析,确定营销战略和策略,制定营销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等;2. 根据企业长远发展规划,设置合理的营销机构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营销管理水平1. 营销理念应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具有科学性、创新性;2. 营销人员皆经培训再上岗,素质能满足岗位工作要求;3. 市场调研和分析要全面、准确、科学,计划、方案要健全、灵活;4. 营销策略与营销战略相匹配,应符合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要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5. 各项指标1满足企业持续发展要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市场营销管理1. 制定科学的销售计划,选择合适的渠道结构,及时监督

8、计划完成情况,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2. 对营销队伍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完备的激励措施和考核指标并实施,注重技术培训; 3. 制定科学的产品价格,严格价格管理,促销方式和手段要灵活多变;4. 运用服务营销,做好售后服务,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时注重信用管理;5. 加强与研发、生产、采购、财务、物流等部门的协同,实现一体化响应市场的运营机制;6. 建立营销信息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营销管理水平。注1:各项评价应包括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增长率、销售利润率、新客户增长率、顾客满意度、合同履行率、销售回款率等。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体系1. 应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

9、管理体系,应包括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管理、配置管理、考评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等;2. 应设置各级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3. 建立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要求1.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同时要具备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发展性;2. 应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设计符合业务流程的、科学的、合理的组织机构;3. 人力资源规划应科学、严谨、清晰并具有发展性,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4. 员工培训应与员工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工作;5. 各项激励措施应科学、有效,绩效考核指标应合理,考评活动应公开、公平

10、、公正;薪酬体现竞争性、公平性,福利措施要完善;6. 各项评价指标健全并能满足企业持续发展要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2. 注重人力资源资金预算管理并按规划重点保证培训费用;3. 建立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对管理者进行测评,研究业绩与素质的匹配关系,并以此进行人才招聘、引进、测评、选拔、培养等各项工作;4. 根据总体计划和素质模型,确定各部门KPI指标,对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完善目标绩效考评;5. 结合企业长远发展和经营需要,设计并建立、完善科学的激励和薪酬体系,并根据企业发展及时调整和改进。注1:人力资源管

11、理评价指标包括员工自愿离职率;大专以上员工比率;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培训费用占员工工资总额比率;福利费用与销售额比率;员工年龄结构;员工满意度等。注2: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即企业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五、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体系1、应建立各级财务管理组织,由专业人员负责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并建立各项财务管理制度;2、应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实施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

12、产管理、财务分析等工作。财务管理水平1、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2、应建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财务管理机制,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计划;3、筹资应科学,筹资前要进行周密、科学分析,确保筹资成本最低;4、应科学合理地安排资产结构,降低风险,提高生产运营效率;5、财务分析应及时、科学、准确,通过运用财务控制手段,降低成本、费用,增加利润,实现最佳效益;6、各项评价指标1满足持续发展要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财务管理工作1、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建立、完善财务预测系统;2、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对各种风险信号及时监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对策;3、实行资

13、金管理责任制,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严格执行成本考核,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做好成本管理;5、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注1:财务管理评价指标包括资金成本率、现金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等。类别评价要素评 价 标 准六、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体系1) 企业要建立能控制整个供应链成本不断降低的物流管理体系。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物料储备等方面的管理;2) 企业要有专门机构和指定人员负责物流管理体系的运转和优化,并制定物流管理及成本核算制度,保证体系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物流管理要求1) 企业应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符合精益生产

14、原则的,基于信息化管理的物流战略;2) 物料要有系统的编码管理体系,实现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消耗品的分类管理,产品结构明细(BOM)清晰明确;3) 物料供应有明晰的采购计划,供应商的选择应从质量、价格、服务与交货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考虑即时采购方式等方式,降低成本、加快流转速度;4) 生产系统库位布置合理,物流作业流程系统完善,信息反馈及时,保证生产配送、物料的备货、装卸、分拣、运输等具体物流活动的高效率和低成本;5) 企业要运用多种管理方法,不间断地对库存水平进行监控,实现库存物料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的不断降低;6) 各指标1应满足企业发展要求。物流管理工作1) 企业应采用信息化手段,如

15、MRP、ERP等信息管理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P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和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等,加强物流管理;2) 企业应使用看板和条形码等技术进行物流管理,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和准确性;3) 在仓库内合理划分各类储存和作业区域,仓库管理做到库号、架号、货号、位号四定位,有防护手段,物料贮存科学、合理、方便、整洁;4) 要建立物资管理台帐,指定专人保管;做到帐、卡、物一致,并定期对库存物料进行盘点;5) 相关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到物资运转器具齐全,搬运安全,成品、在制品等物料无磕碰、无损伤、无锈蚀。注1:相关参考指标为:u 库存周转率本期用料 /(期初库存本期进货本期用料)100u 库存损失率期内物资库存损失额/平均库存余额100u 材料综合利用率(材料年用量/原材料消耗总量)100u 盘点差异率(数量)=差异数量(绝对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