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129338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总练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满word版)小学语文总练习题小学语文总复习练习题句子练习(缩句、病句、反问句、修辞)一、缩句练习1 、缩句方法及有关说明: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址的词等。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边的词语。“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对谁做”。2 、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a) 保持句子完满,注意主语。b) 留住句子中的“着,了”。c) 不改变句子原意。3 、练习:1 、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好多货物。2 、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喝采声。3 、这是一座拔地而起

2、、造型奇怪的新建大楼。4 、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组成了一幅美好特别的图案。5 、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旺盛的银杉树。6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7 、残暴的仇人奥秘地杀戮了我们党的优异领导人李大钊。8 、我国体育健儿坚毅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9 、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10 、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11 、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达成了当天的作业。12. 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13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小。14 、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15 、解放军叔叔在酷热的夏天练习射击。16

3、 、宋庆龄奶奶体谅入微地关心我们少年少儿。17 、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18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19 、相传许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平和的红罗女。20 、新开发的“绿色食品”碰到广大人民公众的欢迎。二、更正病句更正病句就像给病人治病同样,需要先诊疗出病因,再因材施教,只要方法合适,做起来就会十拿九稳。在小学阶段常有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满。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能够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

4、分,缺一不能。(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字更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同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节余。“我把不正确的错别(3) 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犯了句子的构造规律。如:“同学们热忱欢迎新老师。”“热忱”一词的意思是:有热忱、有兴趣、肯全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次序,这种次序反应了词语在词句构造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构造中都有它特定的地址,走开了自己的地址,就犯了词序不当的缺点。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

5、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5) 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讲话。”这句话中的“她”终究是谁表达上就不了然。更正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变动。它的详细步骤和方法是:读。读懂原句,推测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尔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种类,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负担、词序颠倒、自相矛盾,仍是分类不当。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更正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更正。改。运用更正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节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洁。补上句

6、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满。代替有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地址,使语序正确。对。把更正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订阅读。看看可否畅达,有无新的语病产生,可否把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若是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句子练习:1、昨天,刮了一夜的暴风。2、我许久没有听到小明宏亮的歌声和快乐的笑容。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4 、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仍是不如你。5 、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6 、张明被评为优异少先队员的称呼。7 、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8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9 、我们上街买了好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录本、橡皮

7、、文具及水彩笔等等。10 、近来几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1 、在会上,纷纷公布自己的建议。12 、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13 、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14 、这种不珍爱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15 、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16 、李明学习很勤苦,由于成绩优异。17 、她想方想法想尽方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18 、桃树上结满了许好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19 、我认真达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20 、她的家乡是北京人。三、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 、将必定句中的必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认词(不是、不能够、不会等)

8、。2 、将否认句中的否认词(不是、不能够、不会等)改为必定词(是、能、会等)。3 、在必定词或否认词前面加上“怎、怎么、莫非、岂”等反问语词。4 、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在改反问句时,将必定词“是”改为否认词“不是”,在句首加上“莫非”,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莫非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吗?又如:我们不能够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认词“不能够”改为必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1 、这幅画是我们班

9、蔡颖画的。2 、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够获取好成绩。3 、功课没做完,不能够去看电影。4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5 、我们不能够由于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6 、没有革命长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7 、小玲获取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8 、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9 、这润湿冰凉的地面不能够睡。10 、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11 、那安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12 、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13 、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14 、这本书真美丽,叫人喜欢。15 、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灵便可爱的小燕子。

10、16 、关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够容忍。17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18 、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认同,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19 、对少许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够充耳不闻。20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够参加祖国建设。四、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1 、将反问句中的必定词改为否认词,或将否认词改为必定词。2 、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莫非等)去掉。3 、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如:我们怎能反复无常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能”改为“不能够”,去掉“怎”,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我们不

11、能够反复无常。又如: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么不令我们感人呢?在改为陈述句时,将“不令”改为“令”,去掉“怎么”,将“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所改成的陈述句是: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令我们感人。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1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亲密,怎能不使我们感觉平和与愉快呢?3.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4. 我们碰到困难,怎么能退却呢?5. 不好好学习,怎能能获取好成绩呢?6.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7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8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9 、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10 、你怎么能

12、这样做?11 、别人能办到的事,莫非我们就不能够办到吗?12 、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由于水土不同样吗?13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莫非我就不能够办到吗?14 、不耕作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15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莫非不是真理吗?16 、诚然天山这时其实不是春天,可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五、常有修辞手法常有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详细的、简易的、熟悉的、形象鲜亮的事物去说明或描绘抽象的、高妙的事物。这样能够把事物的形象描绘得重生动、详细。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晨晖。b.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c. 小河清明见底,忧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看作人来写。即赐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b.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忧如在对你微笑。c. 沉寂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构造同样或相似,意思亲密有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能够加强语言的气派,表达强烈的感情,加强语言的传染力。例句: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