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2777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近视手术的发展与飞秒激光的安全性。近视手术是一种美容手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近视眼矫正手术也开始迅速发展。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近视矫正手术发展到现在的近20年里已历经了开拓期、普及期、提升期和尖端安全期四大阶段。从近视眼手术“鼻祖”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到目前最新一代的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的成熟应用,无论是从治疗设备的改进、手术方式的创新、医生的经验以及手术安全性等方面都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一、手术方式的改进:从有刀到无刀,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早的RK、ALK用刀片切割角膜到20世纪90年代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 、LASIK的出现

2、,再到宇航飞秒激光的横空出世,无论是手术方式还是治疗理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近视手术是依靠刀片(板层刀片)切削角膜,再以激光束照射角膜基质,精准地削切角膜,达到改善角膜屈光度的目的。飞秒激光手术摒弃了传统使用板层刀切削角膜,而是完全在“无刀”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进行的全激光手术。与传统手术采用的机械性角膜板层刀相比,飞秒激光能制作出精确性非常高的角膜瓣厚度,其精度是传统角膜刀100多倍,切割时更加准确,可以切削更薄的角膜瓣。由于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瓣切削的深度均匀,损伤的神经和血管较少,所以,飞秒激光的运用也大大减少了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这就使得近视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实际上消除

3、了由于使用手持角膜刀而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加上飞秒激光治近视手术是全激光手术,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二、治疗设备的改良:全程可视 掌控术中安全。1、设备升级、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台LASIK手术登陆中国大陆,到2006年最新一代IntraLase FS Laser(60KHz)上市,再到2011年洛阳博爱眼科医院引进最先进的瑞士ZIEMER飞秒激光(LDV),经历了广泛的发展和严格的临床试验的近视眼矫正手术设备已发生质的蜕变。从前用机械角膜刀做瓣,需要手脚并用,双手操作刀头要稳,脚踏控制负压泵要准;而用飞秒激光做角膜瓣则把医生的手脚解放了出来,整个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就像从

4、刀耕火种时代一步跨入了电子时代,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从计算机控制准分子激光做角膜塑形的软件来看,越来越趋于完美的角膜塑形程序让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准分子激光可以在角膜上做任意的形状再塑,进而达到矫正较高的屈光度,获得更完美的视觉享受。2、全程可视化易于掌控经过近20年的临床使用表明,近视手术设备发展的核心总是围绕着安全掌控。飞秒激光的出现,真正实现了Intralase手术中角膜切削全程可见,术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有效地避免了术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使手术质量得到保障。因此,术后在裂隙灯检查时可见每一只术眼制作的角膜瓣表面光滑,均匀,非常完美,几乎接近角膜原态。三、医生诊疗水

5、平的提升:10余年经验积累技术更精熟激光近视手术是医生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精确切削组织的特性,用准分子激光束重塑角膜的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其本质上相当于在患者的角膜上切削出一个度数合适的凹透镜,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完成一个优质的激光近视手术,不仅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和评估,还要有先进的手术设备、正确的手术方案、准确周全的参数设计、娴熟精致的手术技能、洁净舒适的手术环境、细致扎实的术后随访。因此,手术医师的经验对手术的安全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目前,就医生水平来讲,经过10多年的不间断的近视手术研究实践,以及在对新技术尝试推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了手术经验,医生的诊疗技术也有了大大提升。比如,豫西飞秒第一人、洛阳博爱眼科医院首席近视手术医师沈鸿波主任,不仅是国内第一批接受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培训的医师之一、也是能熟练操作ZIEMER飞秒激光唯数不多的专家之一,成功实施近视手术逾20000例(飞秒激光手术1000余例)。他对手术前验光、手术设计度数有着更准确的把控;在手术中,更有效地预见与规避手术风险,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理想的术后效果。在对并发症的处理上,也能够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使患者的风险降到最低甚至为零,确保安全并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