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神志清晰.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12655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人神志清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人神志清晰.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正常人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行为活动自如。如果有人“不明白了”,呼吸、心跳存在,按压或针刺“人中”穴无反应,有可能是昏迷了,昏迷时间越长,病情相对越重;2、正常成人的体温是36-37 ;3、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4、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5、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6、正常成人瞳孔直径2-4mm,等大正圆;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徒手心肺复苏术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徒手心肺复苏

2、术主要应用于猝死的病人。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等等。体位:病人仰卧于地上或木板上,头上不垫枕头及其他物品,这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体位,如果病人俯卧,应将其翻转为仰卧位,手法要轻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一定不能用力过大。如果病人躺在松软的床上,背部要垫上木板。 判断神志:呼叫无反应,手掐人中、合谷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 轻拍伤病者肩部(或面部),并在其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啦?”以试其反应。 7、正常成人体内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什么叫猝死?平常“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叫

3、做猝死。世界卫生组织把从发病到呼吸心跳停止在6小时内死亡的病例,定为猝死。猝死的原因绝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急性发作所致。冠心病引起的猝死有70%发生在院外。猝死的病人,神志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猝死的病人是可以抢救复活的。猝死的病人应立即就地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开通气道:仰头举颌(颏)法,先清理口腔异物(呕吐物、血块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使头后仰,一手托颈后,头后仰的程度以下颌和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直为宜,后仰不要过度。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看:胸部或腹部有

4、无起伏。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感觉:口鼻有无气流溢出。高声呼救伤病者对轻拍、呼唤无反应,表明其已丧失意识,立即在原地高声呼救:“快来人呀!救命啊!”若有他人,先拨打急救电话,后参与共同现场抢救。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员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既可以认定心跳停止(颈动脉位置在喉结旁2-3厘米处)。心外按压: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下1/2处。按压频率:每分钟60-100次。按压深度:3-5厘米。按压手法

5、:一手掌放于胸骨下1/2处,手掌与胸骨平行,另一手重叠在手背上,两手指交叉抬起,脱离胸壁,双肩绷直,双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压。注意事项:1、心外按压要不间断进行。2、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3、向下按压和放松时间均等。4、放松时手掌也不要离开胸壁。如呼吸、心跳停止,人工呼吸、心外按压时要同时进行。吹气时,停止按压。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一人做:按15:2的比例进行,即先吹两口气,然后胸外心脏按压15次。周而复始,直至有人接替为止。二人做:按5:1的比例进行,即一人吹一口气,一人心外按压5次。吹气的时候,停止按压。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直至专业

6、急救人员赶到为止。自救互救的同时急呼120。现场急救 第一目击者(first-Responder):急救现场强烈呼唤“第一目击者”,那么什么是“第一目击者”呢?就是经过短期培训,掌握相当医疗常识,甚至获得相关培训证明者。急救现场主张第一目击者实施救治。美国约二亿人口,有7千万人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比例约为4:1,美国的急救电话为911,美国的公共场所配置除颤器。挪威把心肺复苏纳入了中学课本。在德国,不会止血包扎不发驾驶执照 急救面对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人类近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扶摇直上,急救早已不单单是简单的止血包扎等外伤的处理了,而是着重对民众普及以心

7、肺复苏为基本内容,并辅以创伤救护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医学急救界正式向社会提出了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以争分夺秒不失时机地在现场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危在片刻的伤病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现场急救争分夺秒,在医务人员赶到之前,“第一目击者”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现场急救目的与原则: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3、减轻病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

8、再处理局部。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呼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语言必须精炼、准确,讲清重要的,无关的话不要说,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2、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有明显醒目标志处。4、意外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等造成有成批伤病员时,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溺水、触电等,同时要说明受伤人数、候车地

9、点、呼救人的姓名身份.心绞痛病人的抢救要点症状:脑血管意外(脑中风)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症状:突然发病,可有头晕、头痛、呕吐、失语、流涎、口角歪斜和半身瘫痪,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自救措施:就地侧卧、不搬动、如需搬动应平稳抬放;去掉义齿,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病人前额,以利降低颅内压,注意保暖;监测瞳孔、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指标,有条件的最好吸氧;紧急呼叫120。预防老人猝死 猝死是指事先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死亡。一些猝死的实际病例,多发生在下例一些情况:剧烈运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在跑步 ,游泳等运动过

10、程中发生猝死的事例。晕厥跌倒:有的人于夜间起床小便时,跌倒于床边而亡。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加之 尿夜排出后腹腔压力突然下降,由下腔静脉回到心脏的血夜速度减慢,使心脏和脑血液减少,发生缺血而晕倒。 暴怒生气:高血压、血管瘤等病人,切忌暴怒生气,否则容易发生意外。这是由于受到强烈刺激,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急剧加快,血管发生痉挛和压力变化,使原有血管瘤和高血压的血管破裂所致。疲劳过度: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冠心病并有心肌梗死病史的老人,在连续紧张活动,得不到休息的情况下,使心肌更加严重、持久地缺血、缺氧,从而促进猝死。饱食沐浴:食后沐浴非常危险。这是由于饭后,体内血

11、液有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胃、肠消化吸收食物之需,加之入浴后,全身小血管扩张,使心脏和脑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供氧不足所致。便秘用力:老人进食和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弱,极易发生便秘,在屏气用力排便的时候容易发生猝死。这是由于在屏气用力时,使胸、腹腔压力突然升高,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冠状动脉发生痉孪和心肌严重缺血所致。情绪压抑:患有气管炎、肺炎的老年病人,呼吸道痰液较多,肺功能减弱,无力咳出,使痰液堵塞气道发生窒息。也有因急性胰腺疾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发生猝死。针对上述情况,为防止或减少猝死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由于猝死多数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故应积极防治已患有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

12、冠心病等。据有关资料表明,因冠心病导致猝死的约有50%。(2) 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诱发猝死的因素。应注意身心修养,很好地安排生活,善于自我排除烦恼和制怒。(3) 因病服药,应按医生规定,避免引起毒性反应。夜晚失眠时,服镇静安眠药物,切勿过量。(4) 参加各项活动,应量力而行,切不要勉强。在跑步等运动中突然出现胸痛、心慌、头晕、呼吸困难时,宜立即停止运动。(5) 学点卫生急救知识,及时发现和抢救得法是至关重要的。(6) 老人日常活动场所,客房、卧室等家具物品应有适当安排和布置,注意防止有绊倒或滑倒的情况。气管异物 病人出现窒息痛苦表情,可有声音嘶哑、呛咳,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常用手拽自己的

13、颈部,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紫、严重可出现神志不清、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急救:神志清醒者可采取自救互救办法:用力咳嗽,力争将异物咳出。自我手拳冲击法: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脐上方),另一手将握住拳的手向后、向上猛烈挤压3-5次,也可用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他人手拳冲击法:他人可站在病人背后,双臂围绕其腰部,用上述办法急救。儿童气管异物可采取头低足高,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双肩胛骨内拍击。神志不清者的急救方法:腹部手拳冲击法:病人仰卧,双腿并拢,救治者跨跪在病人双腿外侧,双手掌重叠放在病人脐上方,向前向下快速冲击腹部,反复进行观察,口内如有异物,迅速取出。互救的同时急呼120。

14、一氧化碳(CO)中毒(有害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原因: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无色无味CO,门窗紧闭;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过量CO;使用燃料热水器方法不当;长时间使用空调、空气不流通;火灾后,现场产生有毒气体;长时间用燃料加热,使用涮、烤、烧食品。症状:1、轻度:头晕、头痛、乏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2、中度:除上述症状外,面部潮红,口唇呈樱桃红、烦躁、脉快、多汗;3、重度:昏迷、抽搐、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急救: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氧、注意保暖;昏迷病人头偏一侧,出现抽搐针刺人中合谷穴;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和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家庭急救九大禁忌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可随时也会有各种小的意外情况发生,如何准确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内实施急救,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一、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