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121474 上传时间:2024-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历史故事.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字经历史故事三字经的历史故事导语:基于历史原由,三字经不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到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依旧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其实不停流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赏识三字经的历史故事吧。文章希望大家喜爱!三字经的历史故事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初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感觉那个地方不合适给孩子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街坊家的少儿学起商人经商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还是感觉这样不好,

2、于是又搬到了学校周边。孟子这才开始喜爱读书,变得守次序、懂礼貌。这时候,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孩子合适居住的地方!”有一回,孟子偷懒不学习,孟母就当着他的面划断了正在织的一匹布,说:“学到一半就停下,和这块织了一半就断开的布有什么差别,还有什么用!”孟子听后,不再偷懒了。三字经的历史故事“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说的是汉朝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很懂事了。每当炎炎夏季到来的时候,就给父亲母亲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冷清畅快,把蚊子赶走,让父亲母亲睡个好觉;到了严寒的冬季,他就先钻井被窝里,把被子暖热,让父亲母亲睡得暖和。黄香的故事流传到了京城,京城人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

3、香。”三字经的历史故事“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是两个关于勤学的故事。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困,没钱买灯油,又想夜晚读书,于是在夏季的夜晚,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略微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季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明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勤学/1/7之人。三字经的历史故事人之初,性本善,性周边,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里涉及到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孟子的母亲,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小的时

4、候,孟母靠织布养家供孟子上学,但是孟子贪玩不爱学习,孟母一开始以为是邻家小朋友带坏了孟子,就乔迁了。搬了新地方,孟子依旧贪玩不爱学习,孟母连续搬。孟子依旧不改,孟母再乔迁。但是,贪玩是小朋友的本性,已经搬了三次家了,孟子依旧不爱学习,孟母以为不是街坊影响了孟子,而是孟子自己不爱学习。于是就”断机杼“,杼这个字是指织布机上的梭子,没有梭子就没法织布。孟母用这类方式告诉孟子,我在织布供你上学,你若不上学,我还织什么布?孟子茅塞顿开,认真修业,终成一代大儒!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十国后晋时期的人,家住今每天津蓟县。古代称蓟州渔阳。古时属于燕国,地处燕山,因此称他窦燕山。他出生荣华之家,但为富不仁,

5、坑蒙诱骗,昧良知做事,很缺德。30多岁了都没有一个儿女,窦燕山很忧愁啊,忽然一天做梦,梦见了父亲,父亲托梦说:”你干的坏事太多,因此没有儿女,要赶忙行善积德,悔悟自新,才能悔悟呈祥“。今后,窦禹钧开始每天做好事,就像换了一个人,铺桥修路,营救贫困,还帮没钱的孩子出学费让他们读书,大积阴德。不久老婆,连生五子,窦禹钧就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培育五个儿子,结果五个儿子都先后考取及第,长子、次子、四子都中进士入翰林,三子/ 五子也在朝当官。这就是"五子考取“的来历!三字经的历史故事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能够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

6、师友,习礼仪;这几句是交口夸赞的名句,特别是第一句,当父亲的要注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但是给少儿子吃穿不愁,却不好好教育,就是父亲的过错,除了要养少儿子,还要教育少儿子。假如,老师管教不严,就是老师懒散。在家听父亲母亲,在校听老师,所谓师傅,源于”师父“,古代拜师今后,就以师为父。逐出师门,就跟间隔父子关系相同,被视为奇耻大辱!现此刻,少儿子还有敢训骂老师的,在古代就等同于训骂自己的父亲!三字经的历史故事2/7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里又有两个典故,第一是东汉黄香,是此刻湖北

7、省云梦周边的人。东汉和帝时的官员,他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很孝敬,怕冬季太冷冻着父亲,就帮父亲暖被窝。他的事迹被太守知道了,12岁就被太守招去当官。事迹被流传到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最后官至尚书令,子、孙皆是朝廷重臣。东汉后期的孔融,本是孔子的第20世孙,父亲孔宙是泰山都尉,父亲拿了一盘子梨给孔融和其兄弟们,孔融就挑了个最小的梨,父亲问他为何。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哥哥们年纪比我大,应该吃大的。“这就是孔融让梨的典故。孔融官至虎贲中郎将,大中医生。最后因冲犯曹操而被杀。曹操派人包围孔融家,孔融的两个孩子依旧在嬉戏,一点也没有逃跑的样子,孔融对使者讨情,说:“有罪

8、也是我的事情,这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8岁,就不要治罪了吧。”话音刚落,大儿子就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也是出于孔融。三字经的历史故事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江指长江,河指黄河,淮指淮河,济水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这条河也很出名,发源于河南流入山东,最后入海。河南的济源,山东的济南、济宁、济阳,都是由于济水而得名。汉朝今后这条济水由于黄河改道,夺了水道,逐渐枯竭,到了清代时期,只有济源周边还有水,水量仅能称为“渠",名叫千仓渠。而当年跟长江并称为渎,渎是指有独立的发源地,并最后入海的河流。这里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山南水北谓之阳“,济南就是在济

9、水之南,而济阳是在济水之北。三字经的历史故事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做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做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这里将了一个知识,什么是四书,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孔子说过的话,也许就叫孔子语录。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写的,中就是不偏,庸就是不变的意思。大学是曾参3/7(这个字年”申“)。是孔子的弟子,72圣人之一。孔子临死时,将儿子孔鲤的儿子孔伋交付给了曾参。曾参写了大学,孝经,参加编写了论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孟子在孔伋去世后30年,才投入到孔伋的门人放学习,孟子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高子、尽心。每篇又分为上下。比方一句名言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出于孟子梁惠王。4/75/76/7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