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12007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jj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市金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培训港沟镇实验小学 朱晓慧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爱在身边、第二单元保护自己、第三单元我是中国人、第四单元我长大了。每个单元下设23个学习主题。一、教材的单元内容结构图品生二年级下册爱在身边保护自己我是中国人爱向我走来爱心故事会 认识它们很重要自我保护不麻痹我做升旗手我爱我的祖国有规律地生活为了更大的进步 爱心故事会学会自救把我的进步告诉你我长大了二、教材的设计理念和基本特点: 1、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 从内容看:将思想品德、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 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 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2)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 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 过去那种唯一、绝对的教材观念是不恰当的,

3、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2、教材的基本特点: (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 。 突出养

4、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 。 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 (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教材以图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教材画面有利于儿

5、童全面把握图像所表示的内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运用教科书兼备的表征功能、想象功能、审美功能和价值功能。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 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三、单元内容分析:第一单元爱在身边(一)单元内容结构图爱在身边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我是中国人爱向我走来爱谁还给我爱校园友情我能为你做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做张贺卡送给你爱心故事会开始了搜索故事浓浓的亲情(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爱自己的家庭,爱亲敬长,热爱自然。行为

6、与习惯: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林的动物等。知识与技能: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探究、解决问题。(三)单元设计思路及特点:“爱在身边”是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一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本单元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1、我们按照,“发现认知

7、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思路设计本单元内容。在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切入,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有意义的内容,增加活动的形式,凸显活动性、趣味性及品德教育等,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实践。2、在材料的呈现上,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教材力争做到图文并茂,更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易于阅读和主动学习。如:我们用四个固定的卡通形象统领本单元的各个学习活动,既形象又清晰。3、注重儿童学习方法的指导,使“教材”变“学材”。如:我们以“小指南”的形式,对儿童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指导,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8、4、注意了综合性原则上的体现,通整各方面内容,插入了许多儿歌、歌曲、故事、美文等,以避免内容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同时,也给儿童的学习创设应有的活动空间,力争实现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活动型综合课的教学目的。(四)主题活动设计:1、爱向我走来在“浓浓的亲情”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充分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爱。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庭成员有哪些,以及发生在家中的快乐的事情。利用学生感受深的照片或者实物来引导学生由自身感受出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所谈事例不分大小,所谈人物也可宽泛至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只要是学生自己感受到的亲情都可以进行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

9、亲情的表达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家人都是在默默地照顾着我们,这是一份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用心体验自己在家人关怀下的幸福生活。“校园友情”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在学校,老师帮我学知识,帮助我成长;同学与我团结友爱,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体会校园中时时处处充满着爱。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在学校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快乐。可以是歌曲的形式,可以是讲自己在学校中受到老师关心、同学帮助的真实事例,还可以动手来画一画本主题活动的关键是鼓励学生把发生在校园中的爱心感受都表达出来,努力寻找校园每一个角落中所能涌现出来的爱心故事。“谁还给我爱”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生活中除了

10、亲情、友情之外所能感受到的更为宽泛的爱,社会来自各方面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关心、爱护着我们。利用教材中恩情故事为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对故事的感悟。让学生讲述自己经历或亲眼目睹的爱心故事。活动过程设计:活动准备:日记、家人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是爱给了我们力量,是伴随我们成长。今天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爱。二、模拟情境,亲身感受。(一)、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1、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涛涛有这么多亲人的关爱,他多幸福呀!2、我

11、想大家也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人吗?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二)、那么,同学们,你的家人也疼爱你吗?有谁愿说说你的家人是怎样疼爱你的?4、学生自由发言,相互交流,说出家人疼爱自己的具体事例。三、课件呈现一段抒情文字。 1、朗读小短文。2、你知道妈妈的爱包含在什么中吗?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还能用这种形式说出其他家人的爱吗?学生畅所欲言。四、教师小结:家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不计回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应怎样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1、小组讨论、交流。五、课后延伸:为家人做一件事,感恩父母。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谈到

12、爱,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亲人之爱,可是,大家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来自校园中的友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这些爱,同样也是我们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爱心故事恩情。1、教师讲述故事。2、故事听完了,你知道故事中的“我”所感受到的恩情都是谁给的吗?3、学生谈谈听了故事的感受。三、那么,在社会,在学校,在我们的身边,你都感受到了哪些爱呢?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爱存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亲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例,说说自己感受到的爱。(1)、在学校里感受到的爱。(2)、来自社会

13、上他人的关爱。五、教师小结:大家都说的太好了!其实,我们能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爱,无处不在,爱,无时不在!但愿我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六、悄悄问自己:我该怎样回报他人给我的爱呢?指名回答。七、课后延伸1、快快行动,把你亲自感受到的爱的故事写进日记吧!2、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爱。2、爱心献给你在“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身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教科书中宝宝和贝贝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宝宝和贝贝做出评价。引导学生评说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让学生模拟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人物,你会怎么做?在本主题活动中

14、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自检,自己在生活中帮助周围人们所做的事,把自己最难忘的一次助人经历记录下来。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指导学生意识到花草树木和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在向周围的人们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应该关心、爱护动植物,向它们献出我们应有的爱心,初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动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同时大家还可以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动植物的具体做法。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濒危动植物资料,引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动植物的爱。组织学生写一封“倡议书”以少先队的名义向社会发出“关爱动植物”的倡议

15、。在“做张贺卡送给你”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活动来向身边的人表达自己的爱心。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可以提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稍微复杂些的贺卡。3、爱心故事会在“搜索故事”、“爱心故事会开始了”这两个主题活动中主要在于通过爱心故事的搜集和讲述,让学生感受更多的爱心故事的同时,学会活动的组织方法及学习搜集材料的办法。教师首先要指导好活动前的准备,同时在学生的搜集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课,调动情绪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小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人人献出一点爱 是啊,如果人人都能多一点爱心,那么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中,幸福之花便真的能够处处开遍。二、明确内容,做好准备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欣赏到更多的“爱心之花”,老师决定带领大家召开一次“爱心故事会”。让我们共同搜集身边的爱心故事,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动听,谁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