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117678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防城港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2B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

2、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图为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该反应可以不加催化剂C该反应中分子、原子个数均不变D该过程可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Pb)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5B+6C+7D+8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下列现象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

3、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略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4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5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氯化钠D铁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蒸气B氮气C氯化钠D铜7如图所示,在蒸馏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 a出C图中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插入液态水中D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垫上石棉网8生活中的下列变

4、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融化B湿衣服晾干C自行车胎爆裂D食物腐烂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解释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AABBCCDD10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B碳C氮D氩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A液氧 澄清石灰水B稀盐酸 过氧化氢溶液C洁净的空气 冰水共存物D矿泉水 医用消精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足量红磷在装满氧气

5、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13下列有关液体药品的取用说法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药品时一定会用到胶头滴管B在加热液体实验中,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最多是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没有说明液体试剂的取用量时,一般按45毫升来取用液体试剂D定量量取50mL以下的液体试剂,都用50mL的量筒14某粗盐样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泥沙。常温下,将20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5g泥沙和1000g溶液,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2.4g,钙元素2g,氯元素63.9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A87.8

6、%B65.8%C43.9%D41.8%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或操作,其中符合事实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C蜡烛熄灭后产生了白雾D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药品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制取氧气可以选用装置_,装置A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3)若用装置B收集氧气验证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木条重新燃烧,证明氧气收集己满。(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实验结束时应先

7、将_,然后再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_。(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_。18(8分)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化学式为: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计算:(1

8、)黄曲霉素B2的相对分子质量_;(2)黄曲霉素 B2中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3)15.7g黄曲霉素B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_;b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搭建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_(选填“前”或“后”)放置。II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得到二氧化锰的操作步骤顺序是_。(请填写编号)洗涤 过滤 烘干 溶解(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

9、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4)选用F装置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也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_,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为_。(5)选用C装置,将一定量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总质量m/g5049.048.147.346.846.8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II分解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摩尔?(列式计算)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答案解析】过氧化氢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

10、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题目详解】A、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为分解反应,故A正确;B、反应是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可以不加催化剂,故B正确;C、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分子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故C不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可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故选C。2、B【答案解析】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6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3、A【答

11、案解析】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故选项解释正确;C、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是因为夏天温度高,温度升高引起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略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4、C【答案解析】A、织布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耕田只是土壤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

12、项错误;C、生火是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D、灌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5、C【答案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题目详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A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

13、分子构成的,故B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选项正确。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C。6、C【答案解析】一般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则该类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题目详解】A、水蒸气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B、氮气是由氮气分子直接构成的,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直接构成的,故C正确;D、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较简单,学生应熟悉常见的构成微粒及常见物质的构成。7、C【答案解析】A、对于过热的液体

14、,继续加热会骤然剧烈地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暴沸,蒸馏时,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此选项正确;B、实验时,为了增加冷凝效果,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为b进 a出,此选项正确;C、图中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此选项错误;D、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瓶均匀受热,此选项正确。故选C。8、D【答案解析】A、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湿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自行车胎爆裂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过程,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9、C【答案解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