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11304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出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塞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出塞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谁来试试,把这几句补充完整?(生答)2、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那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最为著名的边塞诗出塞,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手书诗题,齐

2、读课题。(板书诗题)二、解诗题1、“塞”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2、简介作者和背景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三、明诗意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准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3、生汇报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教

3、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齐读)四、悟诗境1、古人常说:“诗以言志”。就是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千年前的唐朝边塞,再度走进这首诗。请学生们齐读诗的前两行。读了这一句,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2、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的 萧瑟的)生读3、(配乐)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让我们和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行(师生同读)4、遥望明月,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凄冷的

4、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想到了故乡,想到了家人)因为太思乡了,所以,他们不禁回首向家的方向望去,他们望到的是什么?5、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资料)仅山东一地的戍边战士,能回家的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人,回家有希望吗?回首有用吗?正如唐代诗人高适所说:(课件出示)征人蓟北空回首。6、他们只能面对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前两行。7、人未还,心相系,和战士们同处在一轮明月下的亲人又是怎样一翻情景呢,高适又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少妇城南欲断肠。读着这一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一句?8、仅仅是少妇在盼吗?还有谁在盼?(父母在

5、盼,儿女在盼)他们那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可怜的妻子在哀怨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9、同学们,我想用一个字就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无奈,一个“悲”字。(板书:悲)10、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战争一直延绵不断,思乡的征人,除了想念家人,还在想念谁?(齐读后两行)师简介李广,出示李广资料。11、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行。12、汉代的将军李广,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启用良将)13

6、、老师想到了王昌龄的另一首诗从军行,诗的后两行是什么意思?(板书:终不还)这时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什么情怀?(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其实,王昌龄也和战士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怀,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齐读后两行)14、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生齐读)真的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悲壮。(板书: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板书:爱国)五、回顾全诗、拓展延伸。1、现在,你们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矗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生配乐齐读)2、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六、布置作业收集你喜欢的边塞诗,并摘抄到采集本上。板书设计:出 塞唐王昌龄人未还终不还悲 壮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