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 大作业.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110744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学 大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洋学 大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洋学 大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学 大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学 大作业.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学大作业一、必选向一个没有学过海洋学的人介绍(或陈述)并解释大尺度海流的与普通人直觉相悖的现象。(至少2个现象)1. 海水都是水平流动的?不,实际上,海水的流动包括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的流动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上升流和下降流的产生有很多因素,如:1)顺岸风 2)赤道南北两侧的同向风 3)气旋与反气旋4)辐散、辐聚等。2. 现象(南森):北冰洋浮冰随海水运动的方向与风吹方向不一致。这是风海流现象。埃克曼漂流理论:风把能量传给大尺度的海流运动的方式-表面流以约风速3%的速度向风吹方向45度流动。表层流速最大,流向偏于风向的右方45度,随深度增加,流速逐渐减小,流向逐渐右偏,至摩擦深

2、度D,速是表面流速的4.3%,流向与表面流向相反,可忽略。连接各层流速在平面上投影的矢量端点,构成艾克曼螺旋线。对于深海风海流垂直风向输送,北半球在风向的右边,南半球相反。3. 为什么水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形?惯性流是科氏力和加速度达到平衡。等角速度运动,流速大小不变,所以水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形的。二、可选类别一假如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为90度(现在是66.5度),海洋中的哪些现象、哪些海洋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和现实中的不再一致,具体说明原因。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到90时,也就是黄道面与赤道面重合,太阳全年直射赤道,将出现以下现象:1、全球昼夜等分,无长短变化2、全球各地将无四季更替现象3、全球

3、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恒定不变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到90时,理论上地球上海洋的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盐度也随之递减。海洋中,热带的面积大增,那么全球海域的盐度就会升高,温度就会增加。洋流会改变。海平面会上升。由于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移动,地球的3风带将固定,水热条件的恒定导致“季风”这一概念的消失。于是类似河流入海口的流量年较差将不存在,导致入海口的海水物质稳定,很多渔场将不存在。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增大到90时,气候的季节变化消失,对入海河流的径流产生的影响,(如河流入海口处携带的泥沙、无机盐等是形成渔场的一种重要因素。沉积下来的泥沙为鱼类等海洋生物创造了繁衍生息的条件,无机盐等为

4、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气候的季节变化引起海水温度等的变化,对于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与结构产生影响。)也将消失。极圈附近的冰层可能固定存在,而不是如现在一样有冰期和破冰期。类别二1.向一个没有学过海洋学的人介绍(或陈述)并解释潮汐现象以及你所知道的潮汐学知识。潮汐的概念:海面周期性的涨落叫做潮汐。有关潮汐的基本现象:1. 海面的周期性涨落2. 青岛一天之内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绝大部分地点一天有两个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的潮高和潮时不等。每天的高潮发生时刻不同。靠近陆地的潮差大,大洋中的潮差小。朔望大潮,两弦小潮,大潮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三、十八。潮汐的产生原因:引起潮汐现象的原动力是

5、天体引潮力。月球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地球上任一地点单位质量的物体所受的月球引力为f=kM/x2 方向都指向月球中心,彼此不平行,x为所考虑的质点至月球中心的距离。这个力的大小随着质点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变化。二、公转惯性离心力在地月这个系统中,地球除了自转运动外,还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这种公转为公转平动。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平动的结果,使得地球(表面或内部)各质点都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公转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此公转惯性离心力的方向相同且与从月球中心至地球中心联线的方向相同(即方向都背离月球),大小为f=kM/d2 式中M为月球的质量,K是万有引力常数,d为月地中心距离。潮汐的类型:1.正规半

6、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2.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每个太阴日内一般可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这类潮汐就叫做不正规半日潮。3.正规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象这样的一种潮汐就叫正规日潮,或称正规全日潮。4.不正规日潮这类潮汐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具有日潮型的特征,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接近零的时候)则具有半日潮的特征。2.我所知道的湾流与黑潮。湾流不是一股普通的海流,而是世界上第一大

7、海洋暖流,亦称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暖流。由北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汇聚于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后,经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称佛罗里达暖流。它与东南来的安的列斯暖流汇合后称墨西哥湾暖流,沿北美大陆架北上,在美国东海岸的哈特勒斯角附近偏向东北方向流,在北纬45的纽芬兰浅滩外缘,因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拆向东流,并在西经40附近改称北大西洋暖流。起源于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两股分支,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南分支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这股来自热带

8、的暖流将北美洲以及西欧等原本冰冷的地区变成温暖适合居住的地区,对北美东岸和西欧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成因:1.信风所引起的赤道海流在大西洋西侧积聚海水,使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水位抬高所致; 2.注入墨西哥湾的大河流(如密西西比河)将大量河水排入,引起水位抬高所致; 3.高纬度海域与低纬度海域的巨大水团的密度差引起。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其实,它的本色清白如常。由于海的深沉,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以及藻类等水生物的作用等,外观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北纬3

9、5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位于渤海的秦皇岛港冬季不封冻,就是受这股暖流的影响。它的主支向东,一直可追踪到东经160;还有一支先向东北,与亲潮(亦称千岛寒流)汇合后转而向东。黑潮的总行程有6000公里。黑潮是一支强大的海流。夏季,它的表层水温达30,到了冬季,水温也不低于20。在我国台湾的东面,黑潮的流宽达280公里,厚500米,流速1节1.5节(一节1.852公里小时);入东海后,虽然流宽减少至150公里,速度却加快到2.5节,厚度也增加到600米。黑潮流得最快的地方是在日本潮岬外海,一般流速可达到4节,不亚于人的步行速度,最大流速可达6节7节,比普通机帆船还快。整个黑潮的径流量等于1000条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