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杜甫教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10888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岳杜甫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望岳杜甫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望岳杜甫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望岳杜甫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望岳杜甫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岳杜甫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岳杜甫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杜甫优质教案望岳杜甫教案【篇一:望岳教案】乐 雅 学 校 语 文 集 体 备 课 教 案八年级班第( 3)周【篇二:望岳教学设计】望岳教学设计单 位:唐庄乡初级中学授课人:李金朋课 型:新授课时 间:2013 年 10 月 10 日望岳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这首望岳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第五单元,这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借助注释读懂诗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诗文的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再结合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基于学生只在七年级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的现实,我想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学习目标

2、:1、在了解杜甫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体悟诗歌内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理解 “钟、割 ”的妙处和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学习重点:理解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难点:理解青年杜甫的豪情。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 25 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 “安史之乱 ” / 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

3、;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二、了解作者和文体常识:1. 介绍作者:杜甫公元 712-770 字 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 “诗史 ”,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 “诗圣 ”。2.介绍古体诗。古体诗,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 “岱宗/夫/如何?齐鲁 /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三、朗读诗歌1、学生齐读望岳。2、老师指导、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3、全

4、体学生自读、齐读。四、了解诗的内容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问题及解答。(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五、再次朗诵,研讨品析1、理解诗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 “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岱宗 ”两句是远望; “造化 ”两句是近望; “荡胸 ”两句是细望; “会当 ”两句是愿望。2:知识补充:望哪里?你从何得知?泰山。从 “岳”“岱宗”“齐鲁”得知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出示问题,小组研讨: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

5、一联说一说。(1)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 “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4、请你描述登上最高峰 “一览众山小 ”的景象和感受。5、尾句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哲理?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6、诗中 “钟、割 ”二字用的非常好,请你分析好在哪里?钟 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的有情有义; “钟 ”: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6、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六、感悟作者情感和抱负1、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还能联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诗句?(王之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从杜甫身上学到了什么?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3、思想感情:诗人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

7、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齐读诗歌,读出感情来。课堂检测:1、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2、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3、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4、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5、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篇三:望岳 ,教学设计】篇一:望岳教案 公开课教案望岳教案【教学目标】:a、 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b、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c、 理解并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重点】:a、重点字词的含义;b、诗

8、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教学难点】:a、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ppt 、道具【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 “五岳 ”导入。2.欣赏泰山景色并描绘泰山。(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下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笔下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二、作者并背景介绍1.指名简介作者。师补充要点:杜甫人称 “诗圣 ”;与 “诗仙 ”李白齐名,世称 “李杜 ”。2.背景:应试落第。三、初步朗读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2、全体学生齐读。四、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2.快速抢答,字词解释。五、深入研读师:

9、诗题叫望岳,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1.首联“岱宗 ”两句。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字词解释,梳理大意。重点: “岱宗 ”、“夫如何 ”、 “夫 ”、 “齐鲁 ”、 “青”、 “未了 ”。 指导概括并板书:远望 青翠苍郁、绵延不绝。齐读。2. “造化 ”两句。字词: “造化 ”、“神秀 ”、 “钟”、 “阴”、 “阳 ”、“割 ”。指导概括并板书:近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板书“近望 ”3. “荡胸 ”两句。字词: “荡胸”、“决眦” 入“”看 ppt 图片,演示 “决眦入归鸟 ”。指导概括并板书:细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六、名句赏析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 ,如此神奇秀丽 ,如此巍峨高大

10、,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 一览众山小。2、 “会当 ”两句释义。3、抒发了杜甫怎样的情感?讨论后明确: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启示。七、总结课文1.完成填空: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 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远大抱负。八、背诵竞赛九、作业:1.字词解释抄 2 遍。2.抄写原诗并翻译。板书:望岳(唐)杜甫 - “诗圣 ”首联: 远望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颔联: 近望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颈联: 细

11、望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尾联: 不畏艰难俯视一切附原文: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篇二:最优秀的望岳教案望岳教案一、教学目的:1、 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 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3、 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三、教学难点 :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四、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这次放假过的开心么?那么像这种短假的话我们只能在家里玩,如果是长假你们想不想去旅游啊?说起旅行,我

12、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什么最有名气啊?正如 “五岳归来不看山 ”。 “五岳 ”!五岳: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五岳之首是哪座山? 泰山2、介绍 “泰山 ”,(二)讲授新课:我们一起来看标题,看,望分两种,一种远望,一种近看;岳:在这篇里指泰山,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望岳共三首,还有两首是写西岳华山和东岳衡山。望岳选自 杜诗详注,那么这个杜指的是 杜甫。了解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唐大诗人,世称“诗圣 ”(, 诗仙是?)杜甫和李白合称 李杜。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 “三别 ”( ),他的诗被

13、后人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 “沉郁顿挫 ”四字准确概括他的作品风格。杜甫虽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但是却经历过了唐玄宗时期的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 762 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14、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亲眼见到了战乱过后山河破碎的祖国和饱尝战乱之苦的黎明百姓,自己更是经历了妻离子散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我们要学习的杜甫诗三首分别写在不同的时期,望岳 开元盛世;春望和石壕吏写在 “安史之乱 ”前期。提出疑惑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文章叫做 望岳,那么作者全文是不是要围绕望展开?望什么?泰山。可是同学们看下全文有没有过一个望字啊?没有望字是不是就没有体现作者望泰山了呢?还是说望岳二字隐含在文章中呢?带着这个疑惑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故不可使用 “颔联 ”“颈联 ”等名称)我先朗读一遍,请同学们注意听字音,做标记,注意停顿和节奏。请同学们大声的有感情地读四遍。字音字形:岱宗 dai 夫如何 fu 未了 liao 生曾云 ceng 绝眦 zi1 解题:诗题叫望岳,诗中句句都是写 “望 ”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逐句诠释: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找同学翻译。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开篇以设问起句,接着解释 “岱宗 ”一词,再问: “夫 ”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 “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