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10758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一个真正人读后感培养一个真正的人读后感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孙云晓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等。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培养一代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这对于中华民族优良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

2、惯的最佳期。习惯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21世纪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习惯问题。成年人也要有好的习惯,成人的言行是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教材。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老师与父母应该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但是,习惯不是一般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可以说,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因此,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工作,是家校合作的一个最

3、佳结合点。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读了此书,更加坚定了我当一名好教师的信念。我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我要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

4、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 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我要做一名“真”教师。“真”教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心里有孩子,无论是多还是少,总想着如何让孩子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即使孩子调皮、捣鬼得让你发了疯,最终都能因为他是孩子而对他有所原谅。有些教师,身在学校心在外,更多的是为了外部的某种目的,而把孩子作为一种手段。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类型的教师不是一名“真”教师。我要做一名“活”的老师,而不是“死”的

5、教师。臧克家先生有一句诗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的“活”,不仅是生命的存活,更是指一种精神或道德的追求。进一步来说,就是教师要对孩子敏感,对于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敏感。在现实中我们有一些教师,对于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事物变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一颗敏感的教育之心在丧失,这意味着其作为教师这种职业的个体的生命正在死去。常怀一颗敏感的心,就是在学校教育生活中去主动感受孩子的鲜活与生动,从孩子的调皮捣蛋中感受他们生命的旺盛与生机。做一名“真”教师,要求我们心有孩子;做一名“活”教师,则要求我们心系孩子。我还要做一名“美”的教师。当然这里不仅仅是教师要仪表美、心灵美,更在于要求教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天生万物,物物不同。人贵为万物之灵,从其最原始的存在形态来讲就是美的。就如同着名的艺术家罗丹所说,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教师而言,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而你每天都要把自己看作一名发现美的伯乐。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不难,重在我们在每天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却脚下最普通的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着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源自房地产资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