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10757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健系统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一年来,XX卫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指导下,以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年初工作目标,以健康XX建设为主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能力建设为抓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稳步推进全年工作任务落实。一、担当作为创事业,真抓实干见成效,2019年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新进展。深化医改工作统筹推进。一是加强医共体建设。组建XX第一、第二医共体,出台了全面落实区域医疗共体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组织部、宣传部、编办、人社、医保、卫健、财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医院

2、管理委员会,设立医管办,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XX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了远程影像中心,通过信息平台联通了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放射科,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影像诊断诊断1143例。落实医共体内对口帮扶服务,两个医共体牵头单位累计派出专家716人次到13家基层医疗机构坐专家门诊,开展教学查房,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科援建工作,XX市第一人民医院援建XX中心卫生院胃镜室、XX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中医医院援建XX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使用品规和采购金额达“双”60%以上政策,压缩医院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推行

3、药品购销“两票制”,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落实单病种付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疗费用平均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为患者“降费减负”。三是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19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应用“小薇社区”工具,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为重点,推行手机APP签约服务,全市签约总数达21.43万人,为2175名患者提供了绿色通道转诊服务,基本实现了首诊在基层、大病不出市的目标,上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数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0%。四是推动薪酬制度改革。结合医疗服务收入、人员结构等因素,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

4、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两个允许”制度落地实施,允许卫生医疗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激发了医务工作者干事创业精神,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XX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农商行合作,建设银医通项目,实现自助挂号、预约挂号、自助缴费、诊间支付、检验报告查询、住院充值、费用明细查询等全流程一站式自助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2019年,线上预约挂号XXX人次,诊间支付XXX人次,自助机支付XXX次,掌上医院支付XXX次,非窗口支付占比达XX%。优化结算支付服务模式,开通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功能

5、,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精准扶贫等各种医疗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服务能力巩固提升。一是加强项目建设。投资XXX万元的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XXX万元的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楼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2月底竣工。二是推进重点专科建设。XX市第一人民医麻醉科通过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XX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药学、急诊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截止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有省级重点专科XX个,市级重点专科XX个。三是实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所有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所有村卫生室达到“五化”标准,3个社

6、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到达甲级A档。以“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开展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省级联系点工作,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XX卫生院分别达到省级联系点“推荐标准”和“基本标准”。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引进硕士生XX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XX人,充实了基层人才力量。开展卫生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全科医生转岗培训XX人,专业技术人员供需科目培训1300人,上级医院进修培训54人,院内业务培训14420人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继2018年依托XXX学院全日制培养XX名大学生村医后,2019年继续培养XX名大学生村医。开展在职村医培训活动,对241

7、名在岗村医实行了9轮次的线上线下培训。五是落实乡村医生待遇。及时兑现乡村医生日常运转经费补助政策(每年3650元/卫生室),出台XX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待遇实施方案,市级财政为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和参保情况分别给予生活补助。“健康XX”建设有效开展。实施“健康XX2030”行动纲要,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一是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结合卫生健康纪念日、健康教育主题日,组建“XX健康巡讲讲师团”,举办健康义诊、健康咨询活动58场次,开设健康讲座36场次,惠及人群达6.5万人次,邀请XX电视台、XX广播电台、“云上XX”同步宣传。二是扎实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政府主导,

8、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原则,大力开展“健康服务进机关”“健康服务进社区”“健康服务进学校”“健康服务进企业”“健康服务村湾”等“健康五进”活动。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指导、健康素养水平监测、促进心理健康等服务活动,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的规范化健康率达到80%以上。三是推进健康小屋建设。建成16个健康小屋,各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和1名健康促进管理员,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自助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服务,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发现率和管理水平。四是加强健康促进单元创建。大力培育健康“细胞”,积极开展健康单位、健康广场、健康步道,健康食堂、健康超

9、市和健康家庭创建工作,新增健康单位2个,健康食堂、健康超市、健康家庭12个。五是开展卫生乡镇活动。XX镇争创国家级卫生乡镇,XXX镇争创省级卫生乡镇,目前均已接受了省、市爱卫办的暗访。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贯彻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精神,全面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一是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村医、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以及医疗服务窗口向居民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单2.8万份,健康知识宣传折页4万张,实现医疗机构、乡镇、村全覆盖。二是加强贫困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20个重点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五化”、“七有”标准,每个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保证贫困人口就近就医。三是开展贫困人

10、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康扶贫人口信息动态管理台账,组建责任服务团队,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83%,65岁以上贫困老人免费体检率达87.1%。四是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制度。组建大病集中救治专家团队,开通就医绿色通道,25种大病专项救治598人,做到了应治尽治;做细农村贫困人口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优先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患者,签约8512人,签约服务率达100%;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保障制度,重病兜底政策不断完善。五是执行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一票制结算”制度,极大方便了

11、贫困人口就医。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考核办法,强化政府主导和过程督导指导,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保障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96.3%,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45.9%,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32.7%、83.5%、88.6%、94.6%。落实“五免一补”健康工程,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全市无孕产妇死亡病例,5岁以下儿童、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33、

12、2.48、1.86,优于省控标准。落实重大疾病防控联防联控措施,7例艾滋病、118例结核病新感染病例全部给予免费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疫情得到有效处置,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计生服务管理转型创新。出台XX加快落实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实施方案,制订孕期保健补助、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耳聋基因检测、精准扶贫户住院分娩补助、0-3岁托幼补贴、智慧计生等六项优惠政策。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175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44例。在公共场所建母婴设施24个,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配置率85.71%,申报省级示范爱心母婴室4个。以合作共建模式,建3个0-3岁托幼机构试点,开展0-3岁婴幼儿照料服务,解决152个家庭的托

13、育需求。落实基本生育免费服务,为全市12916名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提供全生育周期的基本生育免费服务。为1235名计划生育对象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发放奖励扶助资金278万元。开展“幸福计生、关爱关怀”,行动,落实联系人制度,通过送温暖、结对认亲、情感关怀等,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困难,走出情感孤独。医养结合工作成效显著。围绕“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目标,大力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一是引导大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办医”)。XX社会福利院、夕阳红老年护理院、XX护理院等3家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养老、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目前已入住XX人。二是鼓励小型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

14、构建立医养联合体(“签约医”)。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以政府购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等方式,由医护人员定期到养老机构开展健康检查、健康管理和护理指导。三是支持公立医院开办养老服务(“医融养”)。在市直医疗机构均设老年病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爱心病房”,开通绿色通道,重点开展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四是完善社区居家养老签约医疗服务(“医入户”)。依托社区各类服务和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团队家庭签约和乡村医生家庭签约“双签约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已有209名失能老人签订了居家养老签约服务协议。行业监管全面加强。推进政务服务窗口

15、“一张网”改革,受理事项1708件,当月办结率100%,实现了“三个一”(“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开展依法执业监督检查,出动执法人员773人次,随机抽查单位387个,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2份,整改完成32项,立案18例,取缔个体诊所4个,行政处罚2.3万元。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对510名对象实现重点防护监测。加强饮用水质卫生监测,对9个乡镇集中供水点和80个村级分散式供水点设置监测点,落实日间水质安全监测制度,每日公示监测结果,确保居民用水安全。“创文”工作有序推进。出台XX卫生健康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

16、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包保责任,大力推进“创文”工作。紧紧抓住宣传教育这个“牛鼻子”,印发创文宣传折页10000余份,市民公约5000余份,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282个,建筑外墙刷写标语62条,固定电子显示屏播放固定创城标语,制作“创文”视频、音频12个,播放2000余次。积极开展控烟、除“四害”工作,张贴禁烟标识13279个,配备灭烟筒48个,设置吸烟区18个,安排吸烟劝阻员755人,添置毒饵站500余个,投放溴敌隆毒饵150公斤。深入开展“五小”行业整治活动,开具卫生监督执法文书342份,责令限期整改到位。主动对接包保网格,积极开展卫生环境整治和文明行为宣传。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市委主题教育办和指导组要求,扎实抓好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主题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市指导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