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0651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 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2022年.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kV及以下备自投装置设备采购技术条件书广东电网公司2021年4月II目 次一、总 则1二、引用标准2三、技术要求43.1 环境条件43.2 电气额定参数43.3 技术性能53.4 装置的功能要求73.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8四、订货范围124.1 设备范围124.2 随机备品备件清单124.3 专用工具及仪器12五、双方工作安排13六、质量保证和试验14七、包装、运输和贮存16附件1、投标方应提供的装置功能及主要技术特点和参数表17附件2、技术性能偏差表17附件3、分项报价设备表17附件4、分项报价备品备件设备表18附件5、分项报价附加选择设备表18附件6、投标者应提交的资料1813一、总

2、 则1.1 本设备技术条件书适用于35kV及以下(35kV、20kV、10kV等,但不包括380V)备自投装置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 本设备技术条件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1.3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 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技术条件书的要求。如有异议, 不管是多么微小, 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设备技术条件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

3、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1.5 本设备技术条件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1.6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 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在本规范书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规范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14598.3-1993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GB/T14598.26-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GB/T11287-

4、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GB/T14598.9-2002电气继电器第22-3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7261-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2006电磁兼容

5、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DL/T478-2013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5147-2001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720-2000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860-2004/IEC 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871-200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DL/T526-2002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DL/T995-20

6、1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526-2002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南方电网调200611号中国南方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定(试行)Q/GD001 1176.03-2008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Q/GD001.1154.3-2005广东电网变电站GPS时间同步系统技术规范广电调继(2008)1号广东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2007版Q/CSG-GPG 2 12 013-2017广东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全息存储与交互规范广电办系20207号广东电网10kV备自投标准化设计要求(2020版)三、技术要求3.1 环境条件3.1.1 周围空气温度最高温度:

7、55最低温度:-103.1.2 最大相对湿度: 95%3.1.3 海拔高度: 1000m3.1.4 地震烈度:8度水平加速度:0.25g垂直加速度:0.125g3.1.5 防护等级IP303.2 电气额定参数3.2.1 交流二次电压:相电压:100V,V3.2.2 交流二次电流:1A/5A3.2.3 频率:50Hz3.2.4 直流电压:DC 110V/DC220V3.2.5 每套装置交流电压回路功耗: 不大于1VA/相每套装置交流电流回路功耗: 不大于0.5VA/相In=1A 不大于1VA/相In=5A3.2.6 最大允许电流:连续:2倍额定电流10秒:10倍额定电流1秒:40倍额定电流3.2

8、.7 最大允许交流电压:连续:1.2倍额定电压10秒:1.4倍额定电压3.2.8 装置动作时间:装置出口继电器的动作时间5毫秒 3.2.9 输出接点容量:3.2.9.1 用于跳合闸回路最大运行电压:160V/320V连续运行电流:5A触点容量:30W(直流有感回路T=510-3)3.2.9.2 用于信号回路最大运行电压:160V/320V连续运行电流:3A触点容量:10W(直流有感回路T=510-3)3.2.10 设备工频耐压3.2.10.1 交流回路对地:2kV/分3.2.10.2 直流回路对地:1.5kV/分3.2.10.3 交流回路对直流回路:2kV/分3.2.10.4 浪涌电压冲击试验

9、:5kV 1.2/50ms3.3 技术性能3.3.1 电源:3.3.1.1 直流电源:装置直流电源电压在0.81.15UN的范围变化时, 设备应能正常运行。在直流电源开合过程中、直流回路一点接地情况下、在直流电源电压缓慢或突然变化过程中, 装置不应误动作。当直流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时,装置应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每套装置应有独立的DC-DC变换器,当直流电源电压突然消失然后恢复正常时,装置DC/DC变换器应有自恢复功能。直流电源在纹波系数不大于5%时, 不应对装置正确动作有所影响。装置电源应采用优质的电源模块,投标方应明确声明其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3.3.1.2 交流电源:交流电源为3相4线, 50

10、Hz, 400/230V。辅助设备的端电压分别为380V和220V。由站用电源供电的所有设备和装置应能承受20%的电压波动和10%的频率变化。3.3.2 装置的硬件组成应模块化,各模块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3.3.3 断线闭锁及报警:CT、PT 断线、直流电源消失等严重影响装置功能的异常发生后,装置应有防止误动作的措施并闭锁相关功能,异常期间装置面板上的异常闭锁信号灯保持,异常消失后自动熄灭,并自动解除闭锁(直流电源消失除外),同时装置应留有相应记录并自动打印异常报告。3.3.4 装置具有对交直流系统操作和大气过电压以及系统谐波有抗干扰能力。在暂态谐波分量影响下, 装置不应出现误动、拒动、动作时

11、间延长、测量精度降低等情况。3.3.5 装置应有自检监测功能。当装置任一元件故障或损坏时, 相关切负荷、自投装置应被闭锁,发出告警信号, 并指示出故障部分。3.3.6 对装置出口回路接点要求, 所有输出接点必须是无压常开接点。装置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点供跳闸、信号、录波等使用。3.3.7 装置出口跳闸回路应有出口压板, 以便装置的投退工作。3.3.8 装置应充分考虑到运行的安全性、灵活性,装置应设有投退的软、硬压板和检修压板。3.3.9 装置直流逻辑输入回路必须通过光电耦合元件或转换继电器以便与外部回路相隔离以防干扰引入装置内。无论是开关量输入还是输出,计算机与外部的信号交换都须经光电隔离,不得

12、有直接电的联系。3.3.10 装置动作后应有就地显示,并打印有关信息。3.3.11 CPU应能自动复归:当CPU因受干扰进入死循环或“死”机后,应由硬件检查,并发出CPU复归信号,让装置重新进入正常工作状态。3.3.12 低通滤波:装置交流模拟量输入回路应加低通滤波,把高频分量滤除;并可进一步采取数字滤波。3.3.13 装置应有事故记录、数据记录等功能。并要求能通过USB口或串口调取录波数据、动作报文。3.3.14 装置应能实时测量有关线路的电压、电流,按当时的运行方式、故障型式,根据功能要求,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3.3.15 装置应在系统出现扰动和不对称分量,电流、电压突变等条件满足时可靠启

13、动。3.3.16 装置的输出信号回路应配有磁保持或机械保持的信号继电器或其它信号保持装置。3.3.17 装置应具有与站内独立组网的GPS同步对时系统的对时接口,应采用IRIGB(DC)对时方式,误差应不大于1毫秒。如对时信号消失则采用装置自身时钟,24小时误差不大于5秒。3.3.18 装置应能直接联入站内监控计算机以太网,数据应带有时标。装置提供无源接点和通信接口(不少于2个以太网接口)进行信号传送。通信规约采用DL/T60870-5-103(IEC60870-5-103)或符合DL/T860(IEC61850)标准的规约。当采用IEC 61850时装置应按IEC61850标准建模,并具有完善

14、的自我描述功能,厂家应提供ICD文件,完整的装置说明文档,包括模型一致性说明文档、协议一致性说明文档、协议补充信息说明文档等。3.4 装置的功能要求3.4.1 装置的功能逻辑要求应满足广东电网10kV备自投标准化设计要求(2020版)。3.4.2 装置应配置必要的通讯模块或插件,用以接入安自信息管理系统;硬件平台性能应能满足广东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全息存储与交互规范,实现远程监视和控制。3.4.3 装置应满足自主可控(安全可控)的相关技术要求,具体如下:(1)装置应采用国产操作系统或开源操作系统;(2)装置的主体软件程序完全由投标方自主研发;(3)装置所有的硬件(元器件、柜体所有零部件等)均满足自主可控(安全可控)的技术要求。3.5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3.5.1 对结构的要求:3.5.1.1 所有的设备应该是新造的、能够经久耐用。3.5.1.2 所有的设备在结构上应该便于拆装、检查和安装。3.5.1.3 制造设备用的材料应是对其性能经过严格检查后所挑选出的材料。3.5.2 涂漆和防锈:3.5.2.1 除了有色金属零件、镀锌钢件和机械精加工面以外, 其他所有的外露金属零部件应该先经过除锈处理后立即涂一层底漆。在金属零件的表面涂一道底漆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