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105917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第一本书教师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狄小园 学科组长: 马晓青 审查人: 授课人: 年 月 日教师寄语: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海伦凯勒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3了解“第一本书”深刻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用心感悟生活中的人间真情,努力学习,学会感恩。教学重、难点: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3、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4、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

2、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知识链接】1、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2、名人说书:(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英】培根(2)、书是知识的宝库,不读书将永远是精

3、神的穷人。-莫应丰(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4)、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苏联】高尔基学习流程【导入课文】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板书文题、作者)预习导学1、课前收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

4、、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2、阅读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3、熟读课文23遍后完成预习作业。(1)标清段序,勾画字词并识记。(2)填空:我的第一本书是-。并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那些事? 明确:“父亲”:考书问书 灯下补书 携子读书 “我”: 裁书送书 爱书赠书 转学带书(4)根据课后习题预习课文。(5)写出预习中你的疑惑:二、预习检测 见练习册基础训练部分三、学习探究案探究点

5、一:整体感知。 1、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一段怎样的故事?请用概括的语言复述。(要求:A、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B、读音准确,口齿清楚,声音洪亮。C、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对学+群学):(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明确:“我的第一本”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现时感

6、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探究点二、揣摩情感。过渡: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1、请用“读着,读着,我被其中的 之情感动了”的句式组内交流,小组选取喜欢的精彩语段设计朗读展示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a文中展现的父子深情打动人。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我

7、”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问清原委后,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b文中的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

8、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这句话虽有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邻村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c关注文中补叙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的语段。人狗合演“双簧戏”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深深感动于儿童时代的那份稚真的童趣,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恶劣、生活窘迫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2.作者为什么对他的“第一本书”一生都难以忘怀?“我的第一本

9、书”不仅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作者人生的第一本书,它承载了父亲的爱,它是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修补而成的;它承载了同学的期望和友谊,元贞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他该多少羡慕作者;它更承载了童年的苦难生活。作者觉得正是这一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因而永志难忘。探究点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团结就是力量)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明确: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穷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

10、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明确:这里的“枉”可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的,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

11、,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本”既指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探究点四:质疑解惑。在全文中你还可以找到值得探究质疑的点吗?请以问题形式提出,并作出解答。示例: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

12、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答案: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你也来试一试吧!课堂小结: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四、课堂小结 反思整合五、达标测试 反馈提高练习册阅读训练(一)课内阅读六、课后反思七、一课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