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103815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能力课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培养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最难教的莫过于作文;对于学生,最怕的莫过于写作文。 这也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实践需要的问题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主修改的习惯,这对学生来讲将是终生受用的,它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诸多实践也证明,培养学生作文自主评改能力,确实是优化作文教学,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学生习作 培养 引导 指导 合作 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语文教学的难点。目前,小学生习作批改由教师独掌大权,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要求教师要对学生习作详

2、批详改,工作量不堪重负,每每提起作文评改,很多老师都为批阅学生的作文感到头痛。因为作为评改费时费力,它不仅成了语文老师的精神负担,还给语文老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每次作文后,老师们挑灯夜战评改完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作文,作文本批改后发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对教师的辛劳却不闻不问。因此,少数教师不负责任,放弃批改,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鼓励而厌倦习作。周而复始,学生习作也会越来越差。那么,怎样才能走出习作批改的误区呢?通过三年多来我校对学生习作自主评改的实践性研究和老师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条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新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年级阶段“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3、也就是说,学生应该从三年级开始培养自我批改作文的习惯。到了高年级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这与中年级相比,要求更高也更全面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现我就我校老师们对学生习作自主评改探究中所获得的经验点滴总结如下: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1、引经据典,明确重要性。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写完,并不意味着其过程的终结,还有修改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典范很多,通过讲解这些事例,唤醒自主意识,让批改之路在思

4、想上畅通无阻。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名言警句和典范材料十分丰富。如鲁迅曾说过:“写完文章至少要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对三个典型材料的提炼等等。让学生认识到“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的道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著名作家都这样重视修改文章,我们初学写作的学生,也要像那些著名的作家那样 ,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篇习作,反复地去修改,使自己的文章尽可能的完美。2、重褒轻贬,帮树信心。 修改习作,即是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写。学生初学写作,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因而,修改时,我们很容易就盯上这样那样的不足,而忽视,文章的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在修改习作时,到处都是“

5、数落”声,试问:作为“定力”不强的小学生,哪还有心情平心静气的修改自己作品呢?“数子十过,不如夸其一长”,确实如此,大人都喜欢听好话,何况孩子?有人说:“自信是通往成功的桥梁”。学生有了自信,也就乐于习作,乐于修改习作了。 3、教给方法,及时鼓励。 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作示范。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孩子看,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修改作文四字诀,即:换、添、删、调。 换就是去掉作文中的错别字、不恰当的词,以及病句和不正确的标点,代之以正确的字、词、句和标点。训练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就要从字、词、句、标

6、.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抓起。添就是充实作文内容。有的学生作文,重点段落写得不具体,笔总落不到实处,空话多。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实重点段落的内容。对一些作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不仅要指导他们扩写好重点段,还应指导他们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删就是压缩语句,删掉多余的部分。有的学生作文,由于没有注意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不该详写的地方却写得很细,致使文章重点不突出。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撤掉非重点段落中琐碎的情节,使文章结构更严谨,中心更明确。调就是指导学生调整自己作文中的某些语句和段落,把文章写得有条理。 在修改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调动积极性。通过修改,孩子们明白了什么是改,怎样改,

7、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学会了迁移。修改起习作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整个修改过程中,孩子们都情绪高涨,兴趣十足。同时,在修改的工程中,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精辟的看法,大胆的意见适时鼓励,这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合作修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读作文,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再进行修改,或请一位同学朗读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小组对这位同学的作文进行评议,加以修改。学生参与学习小组互换习作细读,讨论修改,他们既当“读者听众”又当“评委老师”,学会指出习作的优点,又学会找出现问题或不足之处,在互评互议互改中,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既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二、循序渐进,授

8、之以渔小学生自改作文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发于低年级,发展于中年级,形成于高年级。而自改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因此教师有必要把握三个阶段的特点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低年级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多读多悟多说多练,在读中感悟语言规律,在说的实践中不断内化吸收,形成一定的修改意识和习惯。中年级教学中首先教会学生修改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删、增、调、换”法。修改训练需要老师在阅读与作文修改两条线上训练,经过多次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到了高年级,由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时、平行地增长,由于有了前面的蓄积与沉淀,加上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

9、种各样的修改练习,就能为学生所掌握,形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多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写作竞赛、征文竞赛、读书活动,等等,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磨练,成长起来。三、务实求活,扎实训练所谓“务实”就是教师要整体把握课程标准对作文修改要求,把自改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训练有计划、有梯度地落实到教学中去,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求活”指的是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1、局部入手。从局部段落入手是初学写作者常用的修改程序。初稿完成后,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然后从整体着眼,看看中心是否明确,材料是否真实,段落、层次是否清晰,

10、详略安排是否得当等。2、即时点拨。也就是学生作文时,教师不要闲着,要仔细巡视,发现个别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指出,或用符号画出来,学生及时修改。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则选择合适的时候,把问题摆在黑板上,大家来探讨议论,解决问题。3、下水示范。下水示范就是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学生的习作交上来查阅后,找出共性的问题,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或投影给学生,在课堂上修改,根据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激烈争论,在修改实例中自觉自主地获得修改作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4、读读改改。读,至少读两遍

11、,可小声读,也可以不出声。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就会发现。有些错别字、漏字、笔误及重复的句子,只要学生自读几遍就能发现并纠正过来。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有利于找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使习作达到文通字顺。5、对话交流。有时候,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够具体,究其原因是主要是观察事物比较笼统,不够精细,这时教师与学生有必要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有针对性地指导,唤起学生对作文材料的记忆,再现当时的情景,认识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重新选材构思,安排详略,修改后的作品就生动具体了。四、耐心引导,指导方法课程标准对小学中高年级段习作评改要求分别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

12、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标准提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1.评改标点。知道逗号、顿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分号、句号、感叹号、问号等的用法,根据所给习作,一是指出其标点所用错误之处,并说明其理由。二是指出其标点所用佳妙之处,并说明其理由。2.评改字词习作中字词的运用,首先是达到规范正确;其次是追求正确、生

13、动、形象。评改中要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对习作中不规范的,不正确的字词指出其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习作中用得准确、生动形象的字词,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指出其运用巧妙所在。3.评改句段习作中的句段,首先是达到规范、正确、有条理;其次是追求生动具体,会用修辞,对习作中的语句指出其病因(一般含有前后矛盾、意思重复、搭配不当、缺少成分、词序颠倒、关联词用错等),提出修改建议;对习作中的句段描述不够生动具体的,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对习作中精彩的句段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指出其运用巧妙之处。4.评改篇章我们凭着写法、评法相通相融的理念,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体裁的习作的评法,教给学生思考的角度,写好评语。

14、(1)记叙文习作评改方法。评改结构评改习作结构,是指对习作的开头、结尾、段落、过渡、照应等方法作出评价,或提出修改建议。评改时要把握三点,一是让学生知道文章的结构一般有哪些方面;二是让你学生懂得这些结构的意义和作用;三是懂得评改结构时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评改习作的开头习作的开头很重要,要让学生懂得它应该新颖别致,引人注目,能够抓住读者,启发读者思考与想象,使读者迅速“进入”作者的习作中。常用的评改开头的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说明情况,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评改习作结尾习作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使学生明白,它或是问题的解决,或是故事的完结,在文章中具有

15、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草草了事,虎头蛇尾,会损害文章的内容,要是画蛇添足,拖泥带水,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读者生厌。精彩的结尾,既能叫人回味全文,又能使人联想开去,更好地领会全文,更深地认识生活。常用的评改结尾的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有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水到渠成?照应开头,留有余味?评改表达方法评改习作的表达方法是指对习作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作出评价或指出恰如其分的修改意见。评改时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知道有哪些表达方法;二是让学生懂得这些方法的意义和作用;三是让学生知道评改表达方法的角度与方法。(2)说明文习作评改方法在自主评改说明文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评改说明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说明文为了说清事物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能,而运用的表达方法常见的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评改说明的顺序使学生明白说明文总有一定的条理或包含着主次相关的几个方面,或包含着前因后果的几个阶段,因此它总有说明的条理、层次。评改说明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给读者留下正确、具体、清晰的印象,在评改中注意有无把事物的特点说清、说全。有时也可参照记叙文的有关评改,(如参照记叙文的结构、表达方法的评改。)(3)应用文习作评改方法在自主评改应用文时,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