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100935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为何“若有所失”.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为何“若有所失”朱月君在提倡个性化阅读的今天,教师要着意培养的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意识和解读作品的能力。李森祥台阶主题的多元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解读的广阔空间。有重在把握父亲形象分析的,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的,有摆脱贫困要发展生产力的,有剖析农民谦卑心理的。但我觉得台阶充满着隐喻和象征意味,应从精神层面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位要强的农民,他不甘人后,有着要获得受人尊重的自强精神。为了能垒起象征受人尊重的九级的新屋,长年累月,捡砖拾瓦,抱土背石,在零碎的角票一次又一次填满瓦罐,在磨破的草鞋一年又一年高过台阶后,新房子终于开始破土动工了。伴随着九级台阶新屋轰轰烈烈的落成,父亲的青

2、春一去不返,点点滴滴的苦涩辛酸渗入黄土,渗入半个世纪的人生,滋润出了一种叫“尊重”的果实。低眉顺眼了一辈子的父亲终于感受到了“仿佛有许多目光在望他”,感到受人尊重的父亲露出了谦卑农民特有的“尴尬的笑”。读到这儿,我想每个人都会为父亲这种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所感动。然而小说并没有在此搁笔,而是把读者带入了更深的思考:拥有了九级台阶的父亲又会怎样?结果是:父亲坐在九级台阶上浑身不自在,一级一级往下挪,没有一级是合适的。父亲挑一担水回来,到第四级时,脚抬得很高,仿佛在跨一道门槛,显然父亲已习惯了原先的步伐,结果父亲闪了腰。之后父亲很少跨了自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

3、样。结尾是父亲自问:这人怎么了?让我们先翻开教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看一下对“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的解读:“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这儿不由得让人思考:父亲“若有所失”仅因为“不能干活”了吗?那为什么是在“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呢?可以想象,他出去本想细心体验一下被尊重的感觉,这位要强的父亲多么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但是地位再高,又带来什么呢?父亲老了,他所认为的辉煌,也已被失落所代替。再回观乡邻们对台阶的看法:“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

4、家有地位啊。”这“戏称”一词,也无不带有一些调侃之意。文章结尾写到,年龄与心境都已日薄西山的父亲,“将头深深地埋在膝盖里”,目标已达到,不再遥望台阶的父亲,却更加迷茫与空虚。“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问我:这人怎么了?”父亲想追寻原因,然而这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农民,他能想到如何的深度?看文章结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归途,父亲老了,不能劳动了,生活对他也失去了意义,这便是父亲找到的答案。但在文章淡淡的凄苦与辛酸中,我们该有更深入的思考。这位父亲有着成就事业所需要的持之以恒、励精图治的品质,九级台阶新屋虽已建成,但并没有真正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所以在同情父亲的

5、同时我们也该给农民指一条出路了,他们也应像鲁迅所写的那样“应该有新的生活”。教参写到,要发展生产力,才能尽快结束农民老牛拉破车的日子。但我觉得还有一层更艰巨的任务;要让农民摆脱封建的狭隘的精神追求。在这里,人们对于台阶高就象征地位高的思想已根深蒂固,之所以说它是封建的、狭隘的,因为,这种文化心理的形成在中国可以找到深厚的根基。比如,“阴阳八卦”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三、五、七、九是阴中的级别的象征,而一级是最低级别的象征,九级是最高级别的象征。“九”为奇数之最,代表着至尊,代表权势。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处处可见“九”的影子。文中的父亲要把自家的台阶从三级升到九级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封建民俗

6、作为一种“文化遗留物”,往往是和生产力不发达、精神生活不够丰富的社会阶段相适应的,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和漫长的历史沿革,使这种地方心理文化具有超稳性,这种封建等级观念会制约着他们的眼界和心胸,甚至支配着他们一生的选择和人生目标的追求。然而,父亲何曾想过,他所追求的不过是形式上的提高身份而已,就像祥林嫂的一个门槛换不来她和别人的平等,闰土的香炉和烛台祈不来生活的安定幸福,父亲的九级台阶又怎能真正筑起受尊重的地位呢?还是再来品品这句话吧:“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遥望台阶的父亲啊,你是否明白,你那渴望别人尊重的希望,就像你头顶的旱烟雾,飘散开去,台阶能代表什么?这山区里朴实的人们,那一双双皲裂犹如枯藤的手,苦涩的皱着岁月沧桑纹路的面孔,被大山困住,走不出黄土地,走不出五千年文化与封建桎梏的阴影。由此我们非常自然地想到鲁迅先生关于拯救中国民众的深邃见解:要救中国民众于水火之中,首先必须拯救中国民众的意识,从民众最深厚之处来改造国民的精神。教参中把改变农民处境公从发展生产力来分析未免过于简单化了。台阶一文可谓意蕴深远,在解读父辈为提高社会地位以及改善生活的执著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台阶”上领会台阶的隐喻与象征意义,从精神层面上以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