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09702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主体教育概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论文-毕设论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级立项2010年立项编号sc73基于主体教育理念的普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路径、载体设计与实施【摘要】高效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普高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素质。本课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主体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德育规律,从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为突破口,设计并认真实施提高学生三种能力的教育和活动载体,在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作出了有益和有效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关键词】主体教育 自主管理 路径与载体一、课题的缘起(一)主体教育是教育回归本质的体现教育的本质是要关注人的教育,但从目前来看,在许多地方这一点被异化了。学生还是深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的压

2、力越来越大,学校面临升学的压力也把全部精力放到学科教学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的意识的教育。因此,高中新课改中,在对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公民责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关注学生的国际视野等。(二)学生的自主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独立生活

3、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我们提出的“自主管理”是要培养完全自我的人,即培养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和独特个性的人,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这正是回应了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三)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我校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我校地处中小城镇,受当地经济条件和地域文化影响,学生普遍体现出一种“思想有主张,生活依赖强,自主管理差”的现象。因为生源相对较好,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好,因此,对自己和学校、社会有比较高的期望值,个

4、性比较鲜明,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在高追求,高期望的背后,却是在生活上乃至学习上有较强烈的依赖,生活上依靠父母,学习上依靠老师,缺少主观能动性,自主管理能力较差。我们考虑通过一定时间的研究,通过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来解放学生,使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从而成为家庭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二、概念界定(一)主体教育理念主体教育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教育活动中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人的能动性影响到教育活动自身的性质、特点与规律。因此,“主动适应社会;培养主体性的人;坚持自身的规律和价值”是教育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的根本出路。经过思考研究,我们理解“主体教育

5、”理念是指学校等教育教学机构在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中所遵循的学生主体思想,具体而言,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主要内容应该是围绕主体性的三维结构,即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主体教育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和制度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价值性追求与工具性追求相结合,将责与权真正还给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优化育人环境,实现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有差异的发展”等。这样,“参与”、“体验”、“交往”、“合作”、“差异”、“个性”自然就成为“主体教育理论”的关键词和操作策略。我们旨在通过这项课题促成学生

6、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在自我完善自我独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二)高中生自主管理所谓管理,就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组织,使客观对象的“潜能”得以发挥,原有功能得以“放大”,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对于自主管理,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研究的是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所指的自主管理,就是发挥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注意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理解管理、感情上认同管理、行动上参与管理,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当代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他们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能够判断事物的是非与对错。因此,本文所研

7、究的高中生自主管理是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宏观调控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高中生在学习生涯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以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主动参与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巨大力量,使高中生在由他律转化为自律的过程中走向自主管理。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下,高中生的个体潜能将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也将得到最全面的提升。预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我们将在本校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学习、自主整理、自主教育等能力培养方面取得质的提升和突破。三、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通过“主体教育”,唤醒

8、学生的人的生命意识,使每个人的生命意识得到张扬,获得生命表达的新的形式;学生以自主教育为主,实现自理、自治、自我反省、自我建构,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人际关系和谐民主,使得整个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管理回归到学生生活世界,学校各项管理走上良性循环道路,最终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以提升学生价值判断,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和加强学生自我反思为三条主要途径,力图通过丰富多彩、饶有特色而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和规范有效的行为操作为载体,来达成提升学生自我意识,加强自我管理的目标。(三)研究的过程:本课题从2009年4月开始立项准备,到9月份完成课题

9、设计、申报、课题论证和课题组的组建等工作。提出课题构思,进行课题设计,确定课题方案。课题组成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成立课题组,确定各阶段的研究人员。聘请专家作为顾问指导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从2009年10月开始课题组教师按既定的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继续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减少课题研究中技术上的阻碍。定期召开研究人员会议,进行书面报告,交流经验,作出阶段实践小结,提出下一步实践操作设想。继续邀请专家讲学、指导,优化研究内容。2010年11月开始进行课题总结,课题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访谈,测评。各子课题小组及研究人员整理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10、课题组收集、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四、普高学生自主管理路径与载体的设计(一)设计的理念主体教育的理念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主体,需要提高和培养,这是主题教育的人性论的体现;学生又是未来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同时只有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培养主体性强的人,这是主体教育的基本策略。培养主体教育理念下的自主管理能力属于德育范畴。因此整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必须符合德育的基本规律。1“多端性”德育要素相互促进的德育过程从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来看,他可以

11、分成知、情、意、行等诸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发展。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学校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培养,考虑到学生原有意识和能力的差异性,以及本身学生在学校成长的期限短的特点,所以学校在设计过程中,认为知、情、意、行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培养,均可以作为突破点。2“螺旋式循环”的内容序列化模式德育基本内容的任何一项内容,决不是由单一的一个层面构成,而是有高有低、有浅有深的多层面构成的复合体。把德育内容的多层次性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的多水平性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组织在受教育者邻近发展阶段进行教育,才能适合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所以学校在研究设计

12、的时候既考虑到高一到高三不同年级的阶段特点将内容序列化,同时针对某些须长期形成的能力进行反复循环,并注重内容的前后连贯和由浅入深的序列,使重点和一般很好地结合起来。3以实践体验式为主的德育方法策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从知开始,以行结束。荀子认为道德教育要“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一般情况下,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可以在学生的实践中同时进行。更何况,高中生对于道德的认知基本没有问题,而缺乏的是一种情感、意志的体验,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趋向。加上现在学生因为学业的繁重,很少有足够的机会去进行体验。所以学校在研究设计的时候更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也就是实际锻炼的方法,它对于培养

13、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具有特殊的意义。(二)设计的框架我们认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能力通过教育者有效的措施和途径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的。当然,了解学生的起初情况,并制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途径是关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贯彻了内容分解、载体精致、循环反复的策略,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设计框架如下: 较低层次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自主选择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主体意识强自主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有效载体五、普高学生自主管理路径与载体的实施(一)路径一:以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为指向,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自我意识能力趋向分化

14、,其中“理想自我”即“我理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现实自我”即“我是什么样的人”的分化,使高中生规划、期待自己成为可能,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自我矛盾。在高中阶段,个体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价值判断,但这种价值判断受到学生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特征。另外,由于学生成长环境不同,特别是所受家庭教育不同,导致一些学生的价值判断比较模糊,甚至出现一些是非不清的情况。但由于整体独立意识增强,因此,对高中生进行价值观念的灌输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鉴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我校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现状,我们认为,在提升我校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的过程

15、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面对高中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自主鉴别和判断意识不断提升的现状,学校在设计自主管理教育内容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已有普适价值观基础,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将学校自主管理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意愿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每天的电视新闻播放,提供社会热点分析,道德两难内容等价值观判断素材,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生点评、辩论等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话题展开讨论辨析,以便所有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形成相对稳定的主流价值观。通过主题班会的序列化建设,提供三级主题菜单供学生选

16、择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用生动活动亦庄亦谐的主题班会形式达成对学生的主体教育目标。通过美丽人生的校本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人际关系、兴趣爱好、道德选择、心理健康等方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系统性钻研,打造科学的生活态度,提升学生的生命生活质量。通过一系列的优秀样本(校园十佳之星、阳光学子)评比展示,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发现自己身上潜在的优点,选择自己阶段性的努力方向和道德、才艺、学业追求。1载体1:“社会百科”视频短节目为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学校安排专门的老师进行视频材料筛选,并利用每天中午20分钟时间播放一则电视短片,在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把握社会动态,了解天下大事,知晓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接触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