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095201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上学期环境创设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总结幼儿园环境与创设教学活动教学计划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本学期我在教授幼儿园环境与创设这一学科时,不断地让学生感受、理解环境对幼儿的作用及意义,并注意培养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修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随着幼儿园的发展,我们认识到环境不再是“绿化”、“美化”、“儿童化”等外在的装饰,而是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满足

2、幼儿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环境,让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使幼儿在积极主动与环境交互中得到身心和谐发展。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环境创设大多以教师的设想为主,幼儿只是一个观赏者,虽然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得到美化,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来看,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实效性。因此本学期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 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操作材料的环创设由以往老师提供材料,幼儿接受学习逐渐演变为依靠幼儿亲身实践进行发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这观念上基本能实现转变,在为幼儿创设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能树立以儿

3、童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渐提高自己把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低层次教育目标,向教育目标的内容与要求物化在操作材料中过渡。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教师对各区域的材料设置进行分类,分量投放;从而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调动与激励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发展。二、 帮助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技巧,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活动区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幼儿在生活中、操作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此项工作,一定要学生学会今后从事工作时,让各班负责教师介绍本班活动区环境创设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你的创设意图、理念

4、。由全体教师对该班活动区环境创设情况进行研讨,大家针对每个区的设置以及活动区材料的投放等都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建议,这样老师通过研讨,既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三、 让孩子自主创设孩子的世界”。过去我们的环境创设是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制作的,幼儿只占小部分的参与。环境布置好后,让幼儿充当观赏者,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被动的。虽然所创设的环境均称得上结构布局合理、色彩和谐悦目,但无论从环境创设的高度、意图等到方面都未能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精神。因此作为学前教育的学生要扭转观念,一改往日创设环境的方式,本着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共同与孩子创造一片欢乐天地。例如各班活动室创设的方式是:大部分贴在墙上的

5、作品是幼儿通过剪贴出来的图画或由幼儿收集的一些活动资料,设计自由的涂鸦墙给幼儿自由创造,自由装饰所布置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幼儿努力的成果,老师设计背景,幼儿想象具体内容等多种形式并用。既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促进了全体幼儿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又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满足了幼儿的喜好、需要和情趣,从而让幼儿享受一种美的熏陶,提高幼儿的审美的能力。 总之,在孩子们的活动环境里,随处可见他们的创作成果。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也由原来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由原来孩子的主导者变成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孩子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日趋明显,就算是小班的孩子,他们也有能力参与到环境的创设活动中来,成为环境

6、创设的小主人。相信孩子,他们能行!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整体布局的改观更加需要我们学生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只要学生心中有了一个前进的目标一切为了孩子”,为孩子创设更好的生活环境。2015年6月15日篇二:小班区角环境创设与指导总结小班区角环境创设与指导总结科研论文:浅谈幼儿园小班主题环境的创设浅谈幼儿园小班主题环境的创设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发展。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实践和反思,我深深感受到了幼儿的发展就是在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因此,我们以互动式主题墙为主要切入点,根据小班

7、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发展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主题环境与幼儿一日生活、教育教学以及家园间的多元互动,重视对主题环境的利用,尝试让主题墙“说话”,大胆在实践中诠释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原则,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真正实现环境与幼儿间互动。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环境 小班正文: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是幼儿每天会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级主题墙已成为孩子们在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班级环境一般都是由教师布置后,就基本保持不变

8、,而正是因为这样统一的环境,幼儿没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失去了自主参与的机会;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纲要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了班级主题环境。一、情感的渲染,智能的启发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这一理念告诉我们,让课程的价值在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体现,把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的建构性要素,让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发展互动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周围的环境,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正如新纲要所说,要

9、“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挂在班级走廊上的线描装饰画,如:美丽山水、童趣世界和我们教师精心制作的手工艺装饰,如四季特色、热浪天空等,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而在我们班级内,由师生共同制作完成的组合粘贴画作品,让孩子们体现了表现美,创造美的乐

10、趣,也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其次,班级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了着重于情感渲染的同时,我们还关注幼儿的智力启发,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绿色环保主题如:绿色的世界、秋叶、我和动物做朋友等。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

11、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抓住兴趣点,呈现动态化过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家庭较为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在“亲亲热热一家人”的这个主题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家中有谁?有些什么?爸爸妈妈喜欢做什么?等等。然后与幼儿一起收集“家”中的一些物品(例如:全家福照片、娃娃喜欢玩的玩具、喜欢吃的糖果),最后营造了温暖的“娃娃家”,让孩子们在“家”中感到安全、自由;有玩伴、能活动。随着幼儿不断发展,他们有条件也有能力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因此应关注幼儿的发现,关注幼儿自发生成的问题。环境创设应蕴含在幼儿的发现、关注点上。在班级区域的设置上,我留有幼儿自发形成的观察区

12、,即幼儿觉得有趣、奇怪的物品都可以放置这个区中进行观察。实录: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蝌蚪的?为了布置班级自然角环境,我请孩子们带了各种小动物和小植物。这天,想请孩子们相互观察、欣赏各自带来的东西,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突然说:“老师,小蝌蚪变了”“老师,小蝌蚪会变成什么呢?”“它吃了什么东西会变身?”话刚音落,孩子们围在一起对小蝌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发现幼儿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价值,动物是幼儿生活中十分熟悉、接触频繁的,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蝌蚪却日渐变少。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在自然角里多放了一些小蝌蚪,还和幼儿一起定时观察蝌蚪的变化,记录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孩子们说我画图的形式记录。一时间里,整个教室就像

13、个“科学观察室”,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和幼儿一起观察,关注幼儿的提问,让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把个别幼儿的兴趣引伸为大家的兴趣,让幼儿对进一步探索“动物”产生了可能。透过班级环境创设,可了解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看到幼儿学习的过程,看到不同幼儿在同一个活动中的个体反映,环境创设中幼儿们的学习热点。同时,也由幼儿的“关注点”、“发展情况”、“个体反映”、“学习热点”等再一次引发新的班级环境创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例如,我们在开展 “好玩的玩具”主题活动时,与幼儿一起布置了一个“玩具之家”,那里面的各种各样玩具都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小朋友可以到“玩具之家”里找“玩具”朋友做游戏,当玩具没人整理时

14、,“玩具”要找自己的小主人。在这个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幼儿对车特别感兴趣,但又不认识。于是,我们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区角“汽车部落”,以满足幼儿的兴趣,求知欲。三、实现多元互动,共创成长之路1. 生生互动陈鹤琴先生说:“室内布置应以幼儿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才可以鼓励儿童。”因此,每次在选择主题环境布置内容时,我不是将主题所需要的内容用同样的方法展示,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来展示他们不同阶段的作品,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篇四:2015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2015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第1篇:2015年幼儿园环境创设总结环境

15、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自然接触中认识各种事物,获得各种感受,理解各种现象,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一学年来,我园以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为目标,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天地。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着重从以下几下方面进行小结。一、为幼儿提供有效的操作材料。操作材料的环创设由以往老师提供材料,幼儿接受学习逐渐演变为依靠幼儿亲身实践进行发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我园教师在这观念上基本能实现转变,在为幼儿创设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能树立以儿童为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渐提高自己把高

16、层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低层次教育目标,向教育目标的内容与要求物化在操作材料中过渡。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教师对各区域的材料设置进行分类,分量投放;从而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调动与激励幼儿在与环境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发展。二、帮助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技巧,激励教师不断创新。活动区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为幼儿在生活中、操作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此项工作,我园采取了无定量式评价方式,即让各班负责教师介绍本班活动区环境创设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你的创设意图、理念。由全体教师对该班活动区环境创设情况进行研讨,大家针对每个区的设置以及活动区材料的投放等都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建议。老师通过研讨,既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三、让孩子自主创设孩子的世界。过去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