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09366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的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提纲 八年级历史的复习提纲 鸦片战争 1、1840年6月1842年8月 2、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3、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

2、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其中,“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

3、尔,严惩了洋枪队。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时间:1894年1895年。 2、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4、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标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产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侵略程度更深一层,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台湾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经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4、是说颐和园里还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英、法、俄、美、日、德、意、奥) 1、义和团“扶清灭洋”。 2、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并占领北京。 3、辛丑条约(1901年)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四次大

5、规模侵华战争给我们的深刻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 3、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曾国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创办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筹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 5、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

6、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公车上书:1895年,由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9月(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2、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3、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7、: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 4、失败原因: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破坏。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 5、谭嗣同的绝命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回答:“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谁?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维新派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些什么?

8、学习为他进步事业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精神;甘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主义精神。 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创办于美国檀香山。 中国同盟会:(1905年) 1、地点:日本东京;2、领导人:孙中山 3、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发,史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的成立:19

9、12年1月1号(即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x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x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又有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7、失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力量过于强大;民族资产阶级

10、的软弱性、妥协性。 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1.利用符号记笔记 在课本、参考书原文的旁边加上各种符号,如直线、双线、黑点、圆圈、曲线、箭头、三角、方框、感叹号、问号等等,便于找出重点,加深印象,或提出质疑。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当然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但最好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 2.分类抄录笔记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3.规律记忆 历史知识虽然浩如烟海,但是如果我们依据历史自身的规律进行记忆,常常能起到触类旁通、

11、一石三鸟的作用,还可能帮助你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如分析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的原因时,虽然引起起义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其根源无外乎:(1)封建暴政;(2)土地兼并;(3)自然灾害等。 4.运用概念分析问题 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复习中的理想境界。如运用“分封制”的概念来分析周朝分封、秦不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汉初分封等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运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来分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 5.课下及时交流难点 老师在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很多,可能一下子难以掌握,课下基础差的同学,应主动基础好的同学请教,针对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新知识

12、点及时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收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教材内容,为以后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怎么学好初中历史 读历史材料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关注历史年代 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

13、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温故知新、勤于思考 历史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整理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总体复习 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明晰的学问网,把握住历史学问的纵横联络,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