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089814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章发布于:2009-07-02 09:33:51 来源:国资网 - 字号:大 中 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股份制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个渐次深化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也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党的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关于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参与重

2、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党组织如何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新要求,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切实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还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认识上有差距。在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中,部分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法明确规定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法人对生产经营的过程和结果负全责,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多此一举。基于这种认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有些企业对重大问题认识不清楚,造成主次不分,参与不到点子上。一些党组织负责人

3、在企业中地位低微,更谈不上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了。2、素质上不适应。就目前来看,很多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对主体的素质依赖性很高。调查表明,党委书记如果是从行政岗位尤其是从行政一把手岗位上转过来的,往往比较容易赢得行政领导的信赖和支持,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和威信,能够较好地履行党组织的职责,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同时行政一把手的党性观念比较强,思想认识到位,也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也有少数党组织负责人缺乏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专业知识,驾驭市场的能力较差,找不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因而参与决策的点子不多、方法不活,直接影响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

4、大问题决策的水平和效果。3、参与方式上不规范。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企业法人责任主体地位的影响,许多企业把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看作个人行为,在做出某项重大决策时,只让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参加讨论就算是党组织参与了决策,决策前党委会没有进行讨论,更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因而大大减少了参与的有效性。二是由于党组织参与决策缺乏法律的保障,参与决策的方法较难把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董事会成员在决策中要表决签字,表决了就要负责任。如果党员董事按党组织的意图表决,一旦决策失误了,甚至造成了重大损失,责任由谁来负?因此,一些国有企业党委成员的董事反映,他们在决策中左右为难。 4、上级党组织检查督

5、促不够。企业上级党组织在检查考核工作时,只注重下级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程序和办法,对参与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的考核重视不够。对实际工作中参与不到位的、参与效果差的、不接受参与的以及在参与过程中意见不一致的,检查督促、考核协调得不够。 (二)对策建议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目的是支持和帮助董事会(经理)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正确贯彻执行,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此,企业党组织和企业上级党的组织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参与意识。公司法第十九条要求公司“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

6、”。党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因此,必须切实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认真解决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上认识不到位、思想不一致的问题,增强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实行“双向进入”,完善领导体制。在新的领导体制下,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应搞好“双向进入”,即:根据工作需要,党委成员依法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其中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并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让符合条件的党员行政领导进入党委会,适当增加党员行政领导在党委会中的人数。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中,董事会成员

7、应有一半或一半以上为党委成员,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行政职务由党委成员担任。这样做有利于使党组织的决策意图融入最终决策之中。 3、明确参与方向,规范参与内容。为了便于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实际操作,必须参照企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范围以及行业特点,明确界定出重大问题的范围。一般来说,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重大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投融资规划;企业生产经营方针、企业财务预决算、重大项目的审计方案;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企业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企业重要人事任免及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应提交股东会、董

8、事会和职代会审议决定的其它重大问题。当然,党委参与决策的重大问题,要与企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既要对“重大问题”有一般的规范的细化规定,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理出重点,对症下药。 4、建立参与制度,明确参与程序。为了保证党组织有效地参与决策,必须建立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经理定期向董事会、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政联席会制度、党政负责人重大问题决策前碰头磋商制度、党委参加经理办公会制度等等。与此同时,要认真研究制定落实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把握好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三个环节。这个程序应该是:决策前,董事会要及时书面向公司党委报告将要决策的重大问题内容,党委召开会议,通过充

9、分讨论研究,形成党委对该项问题决策的建议意见。董事会在决策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特别要认真考虑党组织成员董事的意见。董事会决策后,要将决策的结果及时书面通报党委。党委一方面要制定措施,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调查了解职工群众对该项决策的意见,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将情况书面反馈给董事会。对于职工群众意见大,又有明显失误的决策,要做好董事会的工作,通过董事提议,董事会对该项决策进行复议。 5、落实党建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企业上级党的组织要从落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入手,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工作,组织指导企业党组织有效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10、在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尤其要帮助企业党政领导理顺新老“三会”的工作关系,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各自的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要教育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中的党员负责人,增强党性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尊重职代会履行民主管理的权利,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坚持企业正确的经营方向。要善于抓点带面,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推广企业党的建设和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成功经验,支持企业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级党组织要把国有企业党的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党组织是否有效地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作为考核企业党组织工作实绩

11、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关于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问题 (一)存在问题 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管干部问题,既是一个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问题,又是一个在新时期需要不断研究探讨与完善创新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不顺畅,存在不到位和越权问题。市国资委成立以来,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经过多次调整变更,管理权限进一步明晰。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着落实文件规定不严格,工作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国资委对市直属国有企业副职的选拔、任用、管理、考核工作力度不大,有的不到位;二是在市属重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上,个别市

12、直属企业存在越权现象。 2、选任工作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匮乏。近年来,尽管我们一直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用上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公开选拔、聘任制、任期制等改革措施,但公开招聘的企业领导人员所占比重不大,委任制仍然是最主要的任用方式。对国企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基本上还是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管理模式进行。选任工作市场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部分企业领导人员的能力与素质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真正能够挑起国企改革发展重担的人才比较匮乏,特别是缺少领军人才和熟悉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业务的管理人才,以及熟悉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能够担任出资人代表的人才。 3、考察模式陈旧

13、,现行考评体系难以对国企领导人员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在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绩效考核中,虽然在部分企业中实行绩效考核和薪酬试点,增加了一些可供量化的经济指标,但还没有全面实施,没有形成符合国企特点的、以经营管理业绩考核为重点,包含德、能、勤、绩、廉等内容的考评体系。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还存在“重使用、轻管理、轻培训”现象,对企业领导人员的日常管理关心不够,能力培训提高不够。 4、激励监督不够,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很多国企领导人员个人收入与其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称,与资产规模、经营绩效不挂钩,造成了新的平均主义。同时又缺乏有效监督的机制,这是导致企

14、业腐败的重要因素。 5、市场功能不全,导致国企经营管理者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目前我市尚未建立起规范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全市统一、规范、开放、有序的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尚未形成。不少企业对企业内部后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能上能下的机制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后备人才的脱颖而出,制约了企业的改革发展。 (二)对策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职业经理人才市场配置企业管理人员成为必然趋势,必将成为企业用人的主渠道。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积极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只要善于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使国有企业焕发新的生机

15、和活力。 1、进一步理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法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做到依法监督管理,确保国资委能够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企业管理,明确市国资委管理国有企业的范围,实现出资人对国有企业“管人、管事、管资产”真正意义上的相统一。 2、改革现行企业干部人事制度。必须保证所有者“在位”,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立党管干部的主体,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出资人选择管理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起来,按照“谁出资、谁派人;谁控股、谁管理”的原则,逐步按产权关系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 3、坚持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资质测评和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市场认可和出资人认可,代表着两类不同的评价主体对经营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工作业绩的一致性肯定。可以借鉴西方经理人才测评办法和企业内部考核方式,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评价和业绩考评制度体系,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