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入度的意义.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08800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入度的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针入度的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针入度的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入度的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入度的意义.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针入度 针入度越大,沥青标号越高,比如70号沥青针入度是70,90号沥青针入度是90,气候不同选择的标号不同,南方标号低点,北方标号高点针入度越大,表示沥青越软,软化点低,高温性能随针入度增加而降低,低温性能反之 针入度是沥青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在25和5秒时间内,在100克的荷重下,标准会垂直穿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为针入度,以1/10毫米为单位。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50克,另附50克砝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

2、为100克。仪器设有放置平底玻璃保温皿的平台,并有调节水平的装置,针连杆应与平台相垂直。仪器设有针连杆制动按钮,使针连杆可自由下落。针连杆易于装拆,以便于检查其质量。仪器还设有可自由转动与调节距离的悬臂,其端部有一面小镜或聚光灯泡,借以观察针尖与试样表面接触情况。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各项要求与此项相同,温度采用温度传感器测定,针入度值采用位移计测定,并能自动显示或记录,且应对自动装置的准确性经常校验。为提高测试精密度,不同温度的针入度试验宜采用自动针入度仪来进行。 试验规程一、制取试样,试样高度应高于预计针入度值的10mm,室温冷却1h1.5h,调整水温,将冷却的试样放入规定试验温度0.1的水

3、槽中1h1.5h。 二、取出试样,移入试验温度的平底玻璃皿的三脚架上,试样表面水层不少于10mm。 三、盛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放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针尖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拉下拉杆与针连杆顶端轻触,调整指针为零。 四、按下启动,记时开始,5s后自动停止。 五、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读数,准确至0.5(0.1mm)。 六、平行试验3次,注意测点间与盛样皿边缘距离不少于10mm。 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3.1.1 按本规程 T0602 的方法准备试样。 3.1.2 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 25,或 15、3

4、0,保 持稳定。 3.1.3 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人度值 10mm,并盖上盛样 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 15-30室温中冷却 1h-1.5h(小 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 2h-2.5h(特殊盛样皿)后移人保持规定试 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 lh-1.5h(小盛样皿)、1.5h-2h(大试样皿)或 2h-2.5h(特殊盛样皿)。 3.1.4 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 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 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2试验步骤3.2.1 取出

5、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 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 10mm。 3.2.2 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 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 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 示为零。 3.2.3 按下按钮,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 5s 时自动停止。 3.2.4 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 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 准确至 0.5(0.lmm)。 3.2.5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 3 次,各

6、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 于 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槽,使平 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 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3.2.6 测定针人度大于 200 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 3 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 留在试样中,直至 3 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4 。报告应报告标准温度(25)时的针人度 T25 及其它试验温度 T 所对应的针入度 P。 同一试样 3 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 计算 3 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人度试验

7、结果,以 0.1mm 为单位。 针人度(0.lmm) 049 50149 15049 250500 当试验值不符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5。 精密度或允许差 允许差值(0.lmm) 2 4 12 20 5.1 当试验结果小于 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 2(0.2mm),复现性试 验的允许差为 4(0.1mm)。 5.2 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 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 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 8%。针入度的意义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道路沥青的评价体系有三种,即针入度分级体系、粘度分级体系和PG分级体系。 道路沥青的针入度分级体系是

8、根据沥青针入度的大小确定沥青所适应的气候条件和载荷条件。针入度分级体系的主体是人们所熟悉的拉(延度)、扎(针入度)、落(软化点),辅以沥青的安全性指标闪点、沥青的纯度指标溶解度、沥青的抗老化性能指标薄膜烘箱试验和对生产沥青所用原油的约束指标蜡含量等,构成了沥青的针入度分级体系。 在针入度分级体系中,沥青针入度试验是测定沥青稠度的标准方法。25的针入度给出了接近年平均使用温度下的沥青的稠度,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在25的针入度下降至20以下时,会出现严重的路面开裂,当沥青的针入度大于30时,会具有高抗开裂性能。沥青的延度与其路用性能有关联关系,有研究表明当13时的延度小于5cm时,道路温缩裂缝大量增

9、加。另有研究证实当沥青的针入度为30-50时,针入度相同的沥青,延度小的比延度大的使用性能差。还有人发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通过路面使用过程中回收沥青延度试验是判断沥青性能的重要方法。美国53条高速公路的路面回收沥青的性质发现,16时的延度下降至3cm或更低时,寒冷天气里将会发生严重的松散现象。由此可见沥青的延度,特别是沥青的低温延度,可以反映沥青的抗开裂性能。 在针入度分级体系中,沥青的高温性能是通过沥青的软化点表征的,在同样的针入度下,软化点越高,沥青的高温性能就越好。 即使针入度分级体系中许多指标是经验性的和条件性的,但由于方法和所使用的仪器相对简单,易于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对沥青质量控制的要求,目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现行标准仍保留针入度分级体系。我国的道路沥青分级体系,是在以上针入度分级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基本能够满足对沥青质量的控制,特别是15的延度大于100和蜡含量小于3%的技术指标,有效的实现了对生产沥青的原油的限制,保证了沥青的潜在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