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08414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裕农民,首先要减少农民”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民增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总人口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口23510人,劳动力1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劳动

2、力1360人。近两年年来,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其中2001年转移4933人,创外出劳务收入万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2002年转移1009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万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今年 上半年全县劳动力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从事第一产业235人、第第二产业77人、第三产业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加大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力量常抓不懈。积极在土地地、税收、服

3、务等方面制定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 投资建设。 等企业相继继落户 。截止目前,全县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农村劳动力760余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经营,努力开辟农民劳务空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 等特色农业业综合开发企业, 已成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

4、户之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以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到万亩,占总播面积的%。带动农户986户,吸纳纳农村劳动力235人。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措,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到万头,同比增长%,年内内出栏牲畜10万头。肉类类总产3390 吨,增长长%,奶类产量600吨,增长%,禽类产量8988吨,增长10%,各种禽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牲畜

5、达万头,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到24 %,畜牧业收入占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提供了就业岗位。依托旅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人员3127人,其中544%来自农村

6、;私营企业331户,其中26%来自农农村。总收入达到万元,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纯收入的%。实施科教兴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科技文化素质。认真贯彻实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农民的综合素质。我们虽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7、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劳动力资源浪费。四是农村村富余

8、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民与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给签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村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

9、快的农民增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动力沉积在农村,农民增收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和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劳动动力转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展阶段。xx年我县农村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xx年农牧民人均纯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标,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采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动力有序转移。进一步提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共管的工作机制。要从

10、全面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政策、工作目标及优惠政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大力发展一、二、三产业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施农

11、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一是要大力发展各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借助于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村经济中的比重。引导有条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地 镇的小城镇建设。把小小城镇建设发展与旅游业结结合起来,拉动

12、相关产业的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构调整力度,通过 等农产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服务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布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各乡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结构、文化程度、技术

13、特长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发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优质服务。 鼓励兴办农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在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

14、劳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训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进行培

15、训,使其在短期内获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地流转工作。在尊重农民自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人员安心在外。加快建立立、健全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业服务体系。发展统一、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就业市市场,消除对民工在就业上上的歧视。按照城乡统筹就就业的要求,取消各种歧视视性就业准入条件,清理现现行县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人人员就业的限制性措施,逐逐步建立城乡就业的平等竞竞争机制。认真落实劳动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政策规定。与农村劳动力及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实行行同工同酬待遇,依法保障障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动条件。逐步健全完善劳务务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制度,切实保障劳动力转移移人员的合法权益。 1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